寻觅通往文本深处的阅读小径

2017-05-31 05:50陈祥奔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引导学生方法

陈祥奔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引领学生重视文本细读,这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那么,如何才能走进文本,沉入文本语言,细读文本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具体从以下方法入手:沉醉美读、重视比读、细节品读、拓展延读。

关键词:细读文本;引导学生;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64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语境下,文本细读的主体是学生,要求学生走进文本,亲近言语,通过文本的仔细阅读,读出字里行间生命的律动,品味出字词中的精妙韵味,感悟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生命体验。但我们不能就因此而片面地理解为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可以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的。深入入文本言语的细读,要求坚持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积极寻觅通向文本深处的阅读小径,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表现力,品味语句内涵的无限美趣,最终获得对人生、社会的启迪与深思。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寻觅到几条文本细读的途径,下面就让笔者以几个片段为例,泛细读之舟,觅文本深处的那一份美趣。

一、沉醉美读

语文教学呼唤朗读。文本细读,以“朗读”为先。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只有通过朗读,来一次心灵的对话,才能激活文本,文本才能获得生命,其思想性艺术性才能飞扬起来。朗读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通过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人物或作者的爱恨情仇,因为人的情感能够最细致地表现在声音上。

《散步》一文中对于透过形象和细节渗出的亲情,虽然可以通过分析去把握并得到合理的判断,但笔者认为朗读会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更多感性的亲和力,从而更有利于对作品的整体感悟。在学习这一课时,笔者让“朗读先行”。“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笔者指导学生朗读:“太迟了,太迟了”语速低缓,读出凝重的语气。“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但是春天总算来了”,要求学生的语调抑而又扬,吐气舒缓如释重负,凝重的语气趋向欢跃。在笔者听来,这不仅是语音技巧的准确应用,分明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一次生活场景的闪回。当文中的一家人面临“大路还是小路”的选择时,“母亲摸摸孙儿的脑袋”,“摸摸脑袋”的动作体现了老人的慈爱,此时笔者要求学生回想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情节,体会那种感觉再去读句子,“我的奶奶也常常拍拍我的头,很温暖”,一个学生这样说。在他们深情地朗读时,脸上无不洋溢着一丝甜蜜。“我”和妻子蹲下来背母亲和儿子,那一蹲要蹲得小心翼翼,蹲得坚如磐石,只因为背起的是生命的昨天和明天。于是,“慢慢地,稳稳地”,笔者指导学生读得轻而缓,柔而实。学生在笔者的指点下读得那样细腻、那样呵护有加,接着,文末“整个世界”四个字,举重若轻,气息和声韵散淡开去,进入了一种陶醉的境界。

朗读,是不讲之讲,是还原人物的心声,让学生走进人物或作者内心世界,走进文本的最深处。朗读语气的轻重缓急,声音的抑扬顿挫,无不传递着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感悟、与态度。在“文本”那里,学生找到的可能是自己的形象,也可能是一束思想、一点灵光、一些智慧、一种情怀……

二、重视比读

语文的载体是语言,离开了语言教学的语文课不能称之为语文课。王崧舟老师说,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是常人,而是做“超人”去发现文本的妙处。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笔者重视对文章语言的揣摩、推敲。在课上,笔者运用“删一删”“换一换”等方法,通过改动文段中的字词、句子等,与原文比较,让学生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学习布封的《马》这一课时,文中写到役马的悲惨遭遇:“它们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笔者引导学生比较朗读,去掉文中的“一道道”“一条条”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学生通过比较,各抒己见。“这两个数量词说明了马受的鞭斥很多”“表现了马受到的悲惨遭遇,笔者认为应该缓慢、重音朗读,读出触目惊心”“我觉得这几个词语还表达了作者对奴役的马的同情。”通过比较、揣摩,學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入语言的深处,深刻感受役马的悲惨命运以及作者对它们的同情、对其主人行为的鞭挞。

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景物描写这一段落,品味语言时,笔者就运用“换一换”的方法:笔者提问: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把“窜”改为“飞”好吗?学生通过比较朗读,发现“窜”字不仅与前文的“轻捷”“忽然”相呼应,同时也表现了“我”内心的惊喜,对自然的喜爱。紧接着,笔者把两组句子进行比较朗读,加深学生对用词准确的理解、情感的体会。

通过比较阅读,可以促进学生进入较高层次的鉴赏阅读,并感悟作品更深层次的内容,达到精读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的精妙之处,让他们在自主的学习体验中获得美感,加深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语文的快乐给学生。

三、细节品读

钱梦龙老师说过:“一种凌空蹈虚的所谓感悟只会害了语文。语文学习还是要通过对语言的体悟和揣摩来落实,来不得半点架空。”文本细读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细节品读。文学作品的动人美丽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即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探幽发微,推求细部与细部之间的关联,领会其中的隐藏着的美丽情感,从而品味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学习《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宣布下课的情形: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笔者设疑引导学生认真品味:韩麦尔先生为什么没有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呆”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生一:“韩麦尔先生只是一个平凡的教师,面对国土的沦丧,普鲁士的入侵,尽管心中有无限的愤慨,但更多的也只能是无奈”,生二:“他尽管没有在学生面前表现的破口大骂,义愤填膺,但呆呆的神情表达了对祖国、母语深深的眷恋。”……通过品读,学生深切感受到这是一个平凡的人物面对国土沦丧,母语被剥夺时内心的无限悲痛与无奈,此时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因此,教師在文本细读中,让学生抓住细节,把握细节,读出字里行间跳跃着的生命的律动,加深对生命与生活的感悟。

四、拓展延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资料链接也是细读文本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指课堂教学解读文本的同时,引入相关的材料,即作者的经历,写作意图,还有专家对这篇文章的评论,使语文教科书的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地链接,使阅读的触角伸向文本的文化源头,作者的生命体验。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知其人,论其世”。

在学习《好嘴杨巴》一文后,笔者引导学生总结杨巴的性格:聪明、机灵、同时也善于巴结讨好。适时引导:

师:你觉得就善于巴结、讨好这一方面,可以用那些成语来形容?

生:逢场作戏、八面玲珑、见风使舵、左右逢源。

师:那么你喜欢这他吗?

学生一下子懵了:……(这与前面的肯定形成鲜明的反差,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这一追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笔者适时引入相关资料:

(投影)作者冯骥才对友人谈及《俗世奇人》的创作意图时说:“鄙人写完《神鞭》与《三寸金莲》等书后,肚子里还有一大堆人物没处放,弃之实在可惜。后来忽有念头,何不把一个个人物写出来。各自成篇,互不相关;读起来正好是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作者题外话》)

师:作者就是借杨巴的形象表现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

旧天津卫的码头社会,竞争与机遇并存,在这个地面上混的人物,全凭能耐说话, 他们要想在码头上立足,只能在技能上下功夫,靠手艺说话。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学会圆滑世故,委曲求全。

在本文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杨巴的性格重在“好嘴”敢说、快说、巧说,这样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是肤浅、单一的。本课原也可以这样结束,但出乎学生意料的一个追问“那么你喜欢他吗?”随即引发学生对这个人物的重新认识,此时引入背景资料(作者的创作意图)立足于文本,又超越于文本的深层解读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思考人生。

此外,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联想、想象、评点等,只要教师抓住文本细读的关键点,运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品味语言,一定能够让学生贴着语言的丛林,走进文本深处,与作者对话,从而主动地、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进而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宜山一中 325800)

猜你喜欢
引导学生方法
学习方法
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教材中的语言美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