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新技术条件下关于医患沟通的调查与思考*

2017-06-01 11:31文亚名刘伶俐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医患医学

文亚名,刘伶俐

(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重庆 400038,2506622863@qq.com;2 第三军医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重庆 400038)

医学高新技术条件下关于医患沟通的调查与思考*

文亚名1,刘伶俐2**

(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重庆 400038,2506622863@qq.com;2 第三军医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重庆 400038)

目的 了解医学高新技术条件下患者对医患沟通相关问题的看法,为加强医患沟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重庆某三甲医院234名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并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均认识到医患沟通对诊病治病(97.87%)和改善医患关系(95.73%)的重要性,希望与医生进行充足有效的沟通;84.19%的患者希望医生在开出仪器检查单前做出必要或详细解释,并征得患者同意;64.53%的患者对医患沟通现状感到满意;制约医患沟通的最大障碍是医生工作太忙(70.09%)和患者医学知识欠缺(56.41%)。结论 在医学高新技术条件下,患者对医患沟通有较高的认知和需求,但医患沟通的现状离患者需求还有距离,需要医方从多方面努力,增强沟通的有效性。

医学高新技术;医患沟通;医患关系

随着医学高新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广泛应用,医学技术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但医患之间的沟通却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医患沟通不良已成为引发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医学高新技术条件下医患沟通的现状,笔者对重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以下称“三甲医院”)的患者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加强医患沟通提供依据。

1 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重庆某三甲医院的234名患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意识清醒,无语言障碍,且已与接诊医生有过直接接触和交流,对医患沟通有一定的直观感受,以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 调查内容及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场随机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对高新技术及医患沟通相关问题的看法,本次就医与医生的沟通情况等。调查组成员进入住院部8个不同科室和门诊部各楼层检查等候区、大厅休息区等处,对符合调查标准的患者或其家属讲明调查目的,征得同意后发放问卷并说明填写要求,患者或其家属当场填写。少数文化程度较低又乐于接受调查的患者,则由调查员以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并代为填写问卷。所有问卷均于当场填写完毕后收回。

本次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40份,有效问卷234份,有效回收率为97.5%。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将所得数据进行录入、核对和分析。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34名受访者中,门诊患者120人( 51.28%),住院患者114人(48.72%);男112人(47.86%),女122人(52.14%)。其他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n=234)

3.2 患者对医学高新技术的态度

考虑到患者对医学高新技术的概念及内涵并不了解,故将本问题融入患者就医感受中进行调查。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患者是因为医生技术水平高(85.90%)、医疗设备先进(75.21%)而选择到三甲医院就诊,其比例远远超出了其他选项。而在实际就医过程中,也分别有78.21%和70.09%的人将该两项作为最满意的选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患者对医学高新技术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和认可度。

表2 患者对医学高新技术的态度(n=234)

调查结果还显示:患者生病后首选到三甲医院就诊的占42.31%,首选一二级医院的占25.22%,视病情而定的占32.05%。可见,不管病症大小,追求“最好”成为近一半患者的选择。而超过一半的患者则是因为自感病情较重或因下级医院无力处理才选择到三甲医院就诊,其迫切、焦虑与无奈的心情应引起医生的重视。

关于“仪器检查结果显示身体并无大碍时的心情”,70.09%的受访者选择了“心情愉快,总算可以放心了”,25.64%的人选择了“说不准,根据自己的症状和医生的解释情况而定”, 3.42%的人选择了对结果心存怀疑,仅0.85%的人会埋怨医生让其白花钱。可见,大部分患者对三甲医院的高新设备和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信任度,对医生运用高新设备为其进行检查持理解和接受态度,但也有近30%的患者需要医生给予适当解释才能消除疑虑。

3.3 患者对医患沟通相关问题的认识

3.3.1 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患者均认为医患沟通对诊病治病和改善医患关系很重要,选择比例分别为97.87%和95.73%。

3.3.2 对医患沟通的需求情况。

在沟通时间上,8.55%的患者认为5分钟以内即可,29.49%的患者认为5~10分钟较为合适,17.09%的患者选择了10~15分钟,39.74%的人并不在乎时间的长短,认为只要效果好就行。

在沟通内容上,95.3%的受访者希望医生在开出仪器检查单前征得患者同意;84.19%的受访者希望医生做出必要或详细解释。其中,54.27%的人希望医生详细解释检查的必要性、费用及相关事项。同时,患者对接诊医生的信任远胜于对助手的信任。

关于“医生与您简单交流后,就开出一堆检查单,您的感受如何?”34.19%的人选择了怀疑,有“医生是否搞清楚状况”的疑问;30.77%的人选择了理解,认为看病本来就该做检查,病人太多的情况下,少交流几句也无妨;21.79%的人选择了“不一定,根据医生的态度、解释而定”。当然,也有13.24%的患者选择了失望或愤怒。可见,医患沟通不足,解释不到位,对医患关系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医生恰当的态度和语言可以减少或消除患者的疑虑。同时,面对医生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沟通时间不足表示理解。

对于“医生建议用新型先进技术(如新药物、新手术)为您进行治疗时,您最关心的是什么?”,选择最多的依次为:治疗效果(61.54%)、有无风险或副作用(56.84%)、大致费用(32.91%)。可见患者在对高新技术寄予厚望的同时,也很关注它的风险和费用。

3.3.3 关于医学高新技术对医患沟通的影响。

当被举例问及“医学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医患沟通有无影响”时,55人认为影响非常大,114人认为有一定影响,两项合计占74.35%。在被追问“有什么样的影响”时,48.72%的人选择了“正影响(沟通加强,更有效)”;31.20%的人选择了“不一定,不同的医生效果不一样”;仅5.98%的人选择了“负影响(沟通减弱,低效或无效)”。这说明,在医学高新技术条件下,如果医生能结合自己的技术优势和高新设备得出的准确数据,用恰当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将会使沟通更有说服力。但如果过于依赖高新设备和数据,不注重患者的感受,效果却大相径庭。

3.4 患者对医患沟通现状的评价

对于本次就医时的医患沟通情况, 50人表示非常满意,101人表示满意,两项合计比例为64.53%。感觉一般的占29.49%,不满意的占5.13%,非常不满意的占0.85%。

关于医生的沟通能力,问卷从医生的表情、语气、语言、内容、态度等方面列出了7个选项,请受访者据实打分。与选项内容越接近,分值越高;最高5分,最低1分。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医生的沟通能力总体评价较好,各项平均3.9分左右,尤其是语言的通俗易懂方面,满意度最高。但对照各项,评价为1~2分的,仍有一定比例,这反映了一些医生在沟通态度和技能方面还有待加强。具体见表3。

表3 患者对接诊医生的沟通能力评分情况/n(%)

3.5 患者对医患沟通影响因素的认识

关于影响医患沟通有效性的因素,本调查问卷从医方和患方角度分别列出8个选项,供受访者多选。从表4可以看出,“医生工作任务太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是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首要因素,选择比例占到70.09%。其次,对仪器设备过于依赖,缺乏同情心和耐心,对沟通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沟通技巧等,也是影响医患沟通的较重要医方因素。

表4 影响医患沟通的医方因素(n=234)

从患方来说,影响医患沟通的主要因素是“对医学知识不了解,专业术语听不懂”,选择该项的占56.41%;而患者文化层次相对较低、表达能力有限等,也成为影响医患沟通的较重要原因。具体见表5。

表5 影响医患沟通的患方因素(n=234)

笔者也注意到,因为医生太忙而不敢或不忍心与之多交流,得到不少患者的共鸣,两项共占59.41%。可见,医生工作任务太重,是制约医患沟通的最大障碍。

4 讨论与思考

医学高新技术,是现代高新技术与医学技术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系列医用技术群。它不仅包括各种高精尖医疗设备,也包括医务人员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目前在三甲医院,医学高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如CT、核磁共振、电子胃镜、各种微创手术等。

医患沟通作为贯穿整个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连接医患双方的桥梁,更是决定医疗活动能否正常进行、医学目的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1]。本调查结果表明,在医学高新技术条件下,患者对医患沟通有着较高的认知和需求。绝大多数患者均认识到医患沟通对诊病治病和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希望与医生进行充足有效的沟通。对于医学高新诊疗技术,患者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和认可度,但并非盲目接受,95.3%的受访者希望医生在开出仪器检查单前征得患者同意,84.19%的患者希望医生同时做出必要或详细解释;部分患者对它的治疗效果(61.54%)、风险(56.84%)及费用(32.91%)等有较强烈的沟通需求。

从调查结果还可看出,医患沟通的现状离患者需求还有距离。虽然大部分患者(64.53%)对医患沟通现状感到满意,但仍有约1/3的患者感觉一般甚至不满意,需要引起医方重视。影响医患沟通有效性的因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医生工作任务太重,没有时间和精力与患者进行充足有效的沟通。而优质高新资源过度集中于三甲医院以及患者对医学高新技术的过度追捧,这些均是导致医生不堪重负的直接原因。二是患者医学知识欠缺,理解专业术语存在困难。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医学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本来就很复杂的医学变得愈加高深难懂,这对医生的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复杂的医学信息清楚地传递给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患者,是医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部分医生并未真正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以至于过分关注甚至依赖技术,不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不主动学习和提高沟通技巧,从而导致医患沟通不良。

基于上述结果和分析,笔者认为,虽然医患沟通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但由于医生掌握着诊断-治疗-康复指导等几乎所有环节的话语权,在沟通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医方应从以下方面努力,以增强医患沟通的有效性。一是强化沟通意识。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沟通需求,尽可能地说明病情、检查目的、治疗方案、预期结果以及所需费用等,并提供最大限度的指导[2],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二是提升沟通能力。医务人员应主动加强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的学习,同时,也需要医院加强培训和管理,并从制度上加以激励和约束,以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能;三是拓宽沟通渠道。充分利用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手段,以及宣传栏、宣传画、意见簿、电话等,建立医疗信息沟通和意见反馈平台[3],以弥补医患当面沟通的不足;四是减轻沟通压力。一方面,可在门诊增加助手,协助沟通;另一方面,可在推进分级诊疗的基础上,采取技术帮扶等形式,逐步将高新技术资源带进基层医院,使患者不用到大医院,就能享受到高质低价的高新医疗技术[2],从而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留在基层医院,以减轻大医院医生的工作压力,将沟通时间真正还给患者。这是改善当前医患沟通状况的根本措施,但涉及医疗体制机制的调整,需要卫生管理部门和各级医院的共同推进。

[1] 姜源.患方视角下关于医患沟通的伦理学思考——基于对Z医院的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5):574-576.

[2] 刘伶俐,文亚名.医学高新技术临床应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3):391-393.

[3] 陈军.关于患者视角下的医患沟通需求及现状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4):566-568.

〔修回日期 2016-10-24〕

〔编 辑 曹欢欢〕

Survey and Reflection o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tech Medicine

WENYaming1,LIULingli2

(1RadiologyDepartment,SouthwestHospital,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China,E-mail:2506622863@qq.com; 2Schoo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views of patients about the related issues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tech medicine, and thu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strengthening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Methods:Using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e conducted a field investigation among 234 patients from a 3A hospital in Chongqing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data with Excel.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97.87%) and improvement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95.73%) and hoped to communication with doctorsadequately and effectively. 84.19% of patients stated that doctors should make necessary or detailed explanation before prescribe the equipment checklist and obtain their consents. 64.53% of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The biggest obstacle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was that the busy work of doctors (70.09%) and lack of medical knowledge of patients (56.41%). Conclusion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tech medicine, patients have higher cognition and demand o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b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still have a gap from patients′ demand, which needs doctors to endeavor in various ways and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communication.

High-tech Medicin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第三军医大学人文社科基金课题“医学高新技术应用中的医患关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XRW08

R-052

A

1001-8565(2017)01-0091-04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1.21

2016-06-27〕

**通信作者,E-mail:tmmuliull@163.com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医患医学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高校医患关系研究反思
医学的进步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剪影(二)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剪影(一)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