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论坛》2009~2015年载文统计分析

2017-06-02 00:09陆宝福吕观盛
今传媒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因子期刊

陆宝福+吕观盛

摘 要: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运用计量学方法,对《旅游论坛》2009~2015年期间刊载的学术论文进行总体回顾和客观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年际变化、载文的学科分类、基金资助情况、核心作者、关键词、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等方面,为该刊的学术影响力提供量化依据,同时对旅游学术研究注重前沿理论动态和有效地利用学科文献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旅游论坛》;载文统计分析;CNKI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067-03

《旅游论坛》(双月刊)原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创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08年第4期开始更改为现名,开设栏目有旅游业研究、旅游市场研究、旅游者研究、旅游理论研究、旅游资源研究、旅游文化研究、国际旅游研究等。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该刊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综合性旅游学术刊物,为国内五大旅游学术专业期刊(为《旅游学刊》《旅游科学》《旅游论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旅游研究》)之一,在旅游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从邮发情况看,《旅游论坛》读者对象主要是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和学生、旅游行业的研究者和管理者,以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人员。

评定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除了依据专家学者的主观评判外,更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本文以《旅游论坛》2009~2015年发表的论文为样本,从该刊载文的年际变化、载文的学科分类、基金资助情况、核心作者、关键词、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学界业界提供旅游科学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参考,同时为期刊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所载的文献和相关统计为对象,收集样本数据,进行量化分析。2017年1月10日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出《旅游论坛》2009~2015年发表的全部文章,经人工筛选,去除征文启事、目次、会议综述等无效信息,得出有效论文852篇。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样本框,得出期刊载文量、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统计指标,为本文开展期刊载文分析及影响力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二、期刊载文分析

(一)载文数量统计

载文数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期刊刊发全部正式论文的总量,它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对信息的传播能力,是衡量期刊传递信息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1]。2009~2015年《旅游论坛》平均每年刊发论文121.7篇,呈逐年下降之趋势,2009年载文190篇,而2015年已减少到88篇。原因主要在于:当前中国许多非旅游专业学术刊物,尤其是综合性期刊,调整办刊思路,或开辟设了旅游研究栏目,或增加了旅游学术文章的刊载量,直接导致《旅游论坛》优质稿源减少;同时该刊为保证所载论文的学术水准,调整策略,有意减少刊载量。

(二)载文的学科分类

对《旅游论坛》刊发论文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载文4篇以上的学科为22类。其中,旅游864篇,超过刊载的论文实际数量852篇,说明该刊只发表与旅游研究相关的文章,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学术期刊;紧随其后的是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124篇,服务业经济81篇,贸易经济44篇;另外有企业经济38篇,市场研究与信息38篇,数学33篇,文化20篇,资源科学19篇,农业经济18篇,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12篇,职业教育10篇,高等教育10篇,经济体制改革8篇,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外国语言文字7篇,文化经济7篇,建筑科学与工程6篇,交通运输经济6篇,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5篇,投资4篇,体育4篇。上述22类论文共计1366篇,占总载文量的135.2%。必須指出的是,许多文章研究是跨学科的,本研究只是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大致分类。

(三)论文基金资助统计

基金论文通常代表了某研究领域的新趋势、制高点,获得资助项目级别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论文的学术关注度和项目研究的程度[2]。基金论文比指某期刊所发表的文献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一般说来,基金论文比越高,说明该期刊与研究热点问题联系越密切,所刊发论文的研究价值越重要,因而社会影响力也就越大。《旅游论坛》7年间共发表基金论文256篇,年平均36.57篇,基金论文比年平均达到28.73%,低于中国科技期刊基金论文比的平均值35.1%[3],但呈现可喜的增长态势,由2009年的22.11%,增长到2015年的45.45%。

根据“中国引文数据库”中的《旅游论坛》“基金载文排名”统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分别达80篇、70篇,占全部基金论文发表量的58.59%;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7篇)、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6篇)、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5篇)。一方面说明《旅游论坛》已成为刊发国家重要科学基金论文的重要期刊;另一方面说明该刊在吸纳省(区)级、市厅级基金论文的能力不足。

(四)载文研究热点

研究热点是指某一时期内学科发展与学术研究的重点问题和重点领域,表现为数量相对多的论文所共同探讨的科学问题。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能够准确反映整篇文献主题。通过对关键词的统计与归类,能够发现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与热门问题,并对学科研究趋势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从而有利于指导未来的研究。

表1显示,7年来《旅游论坛》的研究热点与该刊的办刊宗旨高度一致,紧紧围绕旅游、旅游影响、旅游业等主题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现高频关键词及其词频,表中列出了词频≥7次的高频关键词。其中,词频“旅游”高达43次,是该刊论文的主要研究话题;“影响因素”“旅游业”“对策”的词频依次为23,20,20,“乡村旅游”“入境旅游”均为是16次,均属于该刊高频关键词。值得关注的是,关键词“广西”“桂林”仅分别出现9次和7次,说明《旅游论坛》作为地方刊物,在为广西、桂林等本地区旅游发展提供学术交流和经验借鉴的能力方面有待提高。

(五)载文作者情况分析

1.高发文量作者

高发文量作者即核心作者,是指发表论文数量多、质量高、影响较大的作者。为确定《旅游论坛》核心作者群,利用CNKI对发文量及作者人数分布进行了统计,共有27位作者在该刊发表论文4篇以上,其中发文8篇以上依次为马耀峰(14篇)、王艳平(13篇)、卞显红(8篇)、郑向敏(8篇)的4人。27位作者发文量共152篇,占总发文量17.8%,比例很高,形成该刊绝对的核心作者群。

2.作者的研究机构

从研究机构地域分布来看,《旅游论坛》的发文机构遍布全国。华东师范大学(45篇)、陕西师范大学(38篇)、中山大学(37篇)、上海师范大学(25篇)、辽宁师范大学(23篇)载文量位居2~6位,5家单位合计载文168篇,占7年载文量16.63%。这些单位由于拥有一批科研能力强的专家学者,并形成各自的研究团队,因而发文量较大。根据查询结果,该刊论文覆盖面广,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但各地发文量悬殊。其中,发文数量最多的是广西,其后依次是广东、上海、辽宁、北京、陕西,表明这些是我国旅游研究比较活跃的地区,也是该刊发文的主要来源地。

需要指出的是,主办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现更名为桂林旅游学院)载文量以102篇高居榜首,占载文量10.10%,但自2011年达到峰值(25篇)后逐年递减,至2015年仅为2篇。说明《旅游论坛》不因为刊发本校论文(经查询,主要是被引率相对低的旅游教育类论文)而情愿降低学术质量,反映了该刊载文更加客观、更加公正。

三、期刊影响力分析

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是指期刊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某段时间内促进相关学术研究与应用的发展的能力,它体现文献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大小[4]。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与期刊的质量、特色、社会信誉度、读者认可度、传播渠道等密切相关。评定期刊影响力的大小除了专家评议外,更多的是通过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指标反映出来[5]。这些指标值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某个期刊论文被引情况,体现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一)被引频次

被引频次是指期刊论文发表后被其他论文引用的次数,是衡量论文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被引频次能够客观地反映该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近年来高被引频次论文成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科研水平的评价标准[6]。

2009~2015年《旅游论坛》发表的852篇论文中有831篇被引,占发文量97.54%,总被引6120次,各年被引总量呈直线下降趋势(见表2),表明该刊所载文献的总体影响力下降,这与该刊年载文量逐年递减有直接关系。

(二)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由美国人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是指一定时间内某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其计算公式为:影响因子=期刊论文被引量/前两年期刊论文可被引量。一般来说,期刊的影响因子越大,表明该期刊在本学科研究中的相对影响也就越大。尽管影响因子评价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它依然是目前国际通行的期刊评价的重要指标。根据统计源的不同,影响因子又分为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其中利用复合影响因子来综合评价期刊影响力是惯常而简单的做法。

7年间《旅游论坛》的复合影响因子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如表3所示),说明了该刊的影响力有减弱的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有:①自身的努力不够,吸引高质量稿件的能力下降;②当前发表旅游学术论文的期刊数量增加,对优质稿源的争夺加剧;③与当下高校的职称晋升、绩效奖励体系有关。由于《旅游论坛》不在中国三大核心期刊(CSSCI、CSCD与中文核心期刊)之列,而只属于省级优秀刊物,作者辛辛苦苦完成的论文如果发表在《旅游论坛》上,其职称晋升、绩效奖励规定的科研工作量将因此受到影响,造成许多作者宁愿发表在影响因子相对低的非旅游学术期刊但属于中国三大核心期刊名录的刊物上,而不愿意赐稿于《旅游论坛》。

应该指出,2009~2015年中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除了《旅游科学》略有增长外,其余都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和《旅游论坛》降幅相对大,分别由2009年的1.177和1.160,降到2015年的0.554和0.807(见表3),这种结果客观上与旅游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弱势地位有关。在我国,旅游学属于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其学科地位不能与经济学、地理学等相提并论,因此,学术论文整体影响力逊色不少。《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商业研究》《生态经济》等影响力高的非旅游学术期刊“抢夺”了许多高质量的旅游学术论文。

四、结 语

上述统计分析显示,《旅游论坛》是围绕旅游研究问题,立足于服务地方的学术期刊。该刊载文专业性强,学术质量较高,作者来源范围广,基金论文比例较高,在中国旅游学术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原有的基础上,为了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旅游论坛》需要做些调整,建议如下:

其一,立足广西,与时俱进,开设特色栏目。除了开设现有的“节事与会展旅游”栏目外,还可以依托主办单位桂林旅游学院作为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和中国-东盟旅游研究基地的有利条件,开辟相关的“东盟旅游研究”栏目;依托国家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开辟“珠江旅游研究”栏目等。

其二,完善约稿制度。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增加专家约稿数量;继续承办和完善“相思江中国旅游青年学者论坛”,建立期刊人才智库;鼓励青年才俊,给予作者更多的关怀。

其三,鼓励多种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学术观点的百家争鸣;加强对外交流和对话,引进国际学术论文。

其四,调整政策,努力使该刊进入CSSCI、CSCD 与中文核心期刊等来源期刊名录。尽管目前我国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评价有着多种不同的声音,但进入这三大来源期刊名录就意味者期刊的影响力高,就能吸引更多的作者。这种现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可能都会存在。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有理由相信《旅游论坛》能够调整方略,励精图治,获得更大和更好的发展空间,为中国旅游研究提供更大的学术贡献。

参考文献:

[1]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2014-2015年度CSSCI来源期刊[EB/OL].http//cssrac.nju.

[2] 董留群,施正洪.《地理学报》80年载文统计分析[J].地理学报,2014(9):1385-1390.

[3] 本刊编辑部.《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简报[J].上海国土资源,2014(4):20.

[4] 张积玉.学术期刊影响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70-76.

[5] 王华菊.《贵州民族研究》载文分析及影響力研究(2010—2015)[J].贵州民族研究,2016(10):235-241.

[6] 张建合,任长江.《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2):207-210.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因子期刊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期刊审稿进度表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图的齐次因子分解
巧解难题二则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总局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资质审核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