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亚:战略对接正当时

2017-06-03 00:11王聪
世界知识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中亚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

王聪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举办的最高规格国际论坛,多名中亚贵宾出席会议共襄盛世。中亚各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中亚国家独立25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始终处于上升轨道,双方在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政治方面高度互信,中國与中亚五国都建成了战略伙伴关系,中哈更是建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分别建有副总理级的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则分别有部级的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经贸领域互联互通,中国已成为中亚不可替代的商品出口地和资金来源地,双方贸易额在20多年内增长了近一百余倍。人文交流沟通民心,截至2017年4月,中亚共有13所孔子学院和22个孔子课堂,中国则有四所哈萨克斯坦文化中心和多个中亚国家语言教学机构。可以说,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与中亚各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有可能实现战略对接

相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中亚国家先后提出了自己的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对接提供了可能。如哈萨克斯坦的《2050战略》、塔吉克斯坦的《2030年前发展规划》、吉尔吉斯斯坦的《至2040年前发展规划》(制订中)、乌兹别克斯坦的“五年计划”等。这些战略或规划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均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发挥市场调控功能,注重民间资本和政府财政的合理共存。也正因为如此,中亚国家的发展战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2016年9月,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哈国民经济部签署了《中哈政府间“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第一次从政府合作协议层面确定了战略对接的法律地位。未来,中国与中亚国家还将在这一方面继续展开合作。

产能合作方兴未艾。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访问中亚,首次提出产能合作倡议,得到了各方积极支持。目前,中国与中亚各国均拟定了规模不等的合作清单,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和农业等。其中采掘业包括中哈钢铁、有色金属等;制造业有江淮汽车制造厂等;农业领域则有中国与哈、吉、塔的粮食合作,等等。应该说,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下,将中国优质产能与中亚工业建设缺口结合的模式开创了区域合作的新局面,提升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水平。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与产能合作一样,交通基建也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字招牌”。按照规划,各方将推动全频道合作。公路方面,各方加快“欧洲西部—中国西部”公路(简称“双西公路”)建设,推动中吉乌公路改造。铁路方面,各方将继续中吉乌铁路的商谈事宜,加快发展中欧、中亚铁路货运班列等。航空领域,中国将与哈萨克斯坦加强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空管合作,共同打造信息交流平台。

金融合作反哺实业。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当实体经济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将产生金融合作。中亚是中国在欧亚地区的重要金融支点,这在一定侧面也能反映出区域内实体经济的高融合度。目前,中国已经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进行了规模不等的本币结算业务,在哈萨克斯坦的中国银行分行成为中亚地区人民币清算行,驻哈中资企业可在哈本地银行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哈企业也可选用人民币作为外币储备。

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在中亚访问期间首次提出的,中亚地区是实践这一倡议的重要地区。尽管目前相关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前进道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决定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不会一帆风顺。

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在中亚暂时还有认知上的误区和盲区。目前,中亚各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认知有四个层面:职能部门的高度赞同、经济实体的积极参与、学者的褒贬不一以及部分民众的认知盲区。政治层面,中亚各国高层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持欢迎态度。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多次表示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回应了塔吉克斯坦的现实需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塔姆巴耶夫强调,吉方愿意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由于中亚国家的政治体制突出“中央的绝对权威”,高层的认可直接决定了职能部门的自觉意识。经济实体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谋求共赢,以“共赢”的姿态提供市场主体所需的各类要素,中亚企业对此认同和赞赏。相比于政商两界的关注和热情,中亚各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似有分歧。一般而言,学者的负面观点主要基于“零和博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过度演绎。他们认为,中国在中亚国家的投资会加强中亚国家对中国的依附关系,不利于中亚各国独立自主开展外交。如果说学者们的负面观点源于战略层面的担忧,那么部分民众的负面观点则完全出自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不了解。

二是中亚国家整体经济下行。经济下滑会带来两个截然不同的影响。一方面,经济不景气将迫使各国更加青睐于能够拉动投资的产能合作项目,但另一方面,各国经济政策变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以哈萨克斯坦为例,中哈战略对接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与“光明大道”新经济政策的对接。2014年,哈出台“光明大道”时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中性的货币政策,但是近年的经济危机使哈逐步收缩这两个政策工具。以利率调控为工具的货币政策完全盯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2016年哈央行四次调整基准利率,均与价格指数波动相关。而在财政政策方面,哈萨克斯坦也倾向于紧缩财政。2016年11月,哈议会通过《2017年?2019年预算法修订案》,2017年财政赤字设定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2018年?2019年进一步降至GDP的1%。由此可知,当年的宽松财政背景已经不复存在,这是双方合作所需要考虑的前提。再如吉尔吉斯斯坦,2015年底的国家负债率约为40%,目前已经上升至65%左右。发债搞基建,这是符合吉国情发展道路的。但是在吉目前创汇能力较弱的背景下,能否继续走这条路也是值得思考的。

三是外部倡议的干扰。目前在欧亚地区存在着诸多一体化或者准一体化的战略、倡议和组织,如欧亚经济联盟、“新丝路计划”和中亚国家联盟。欧亚经济联盟是以俄罗斯地区一体化战略为主导的地区组织,也是目前中亚地区最成功的一体化组织,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成员国。“新丝路计划”是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提出的倡议,主要以中亚—南亚输电项目CASA-1000和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项目(TAPI)为依托,将中亚与南亚连为一体。中亚国家联盟最早由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于2005年提出,旨在打通中亚内部经济要素障碍,后因欧亚经济联盟的成立而搁浅。2016年,乌兹别克斯坦完成政权交接,打造中亚国家联盟的构想再度被提上日程。应该说,这三个战略和倡议均有其实现的背景和条件,也在不同程度上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成竞合关系。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各个项目的最终目的都将是中亚地区的稳定和繁荣,这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宗旨殊途同归。

具体实施与前景展望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方面拥有十分优越的先天优势。天时、地利、人和悉数在列。从天时看,中亚国家均面临经济下行风险,合作共赢成为共识。从地利看,特殊的地缘位置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石之一。中亚位于欧亚腹地的中心,中国屹立于欧亚大陆的东侧。这种地缘格局奠定了双方相互依存的大前提。从人和看,中亚是中国战略伙伴关系覆盖区。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焕发新生的光明前程是可以期待的。但是,如何完成这一伟大目标则成为考验各方“大智慧”的最佳试题。

一是把握道义制高点。凡是有利益的地方必有博弈。中亚作为欧亚大陆的腹地,任何跨区域合作项目都会引起第三方势力的反应,从而引发国际政治斗争。“大道贵和,同仁共进”,只有占据了政治道义制高点,项目的推进才能更加顺利;也只有民心相通了,“国之交”才能更顺畅。

二是正确处理“一带一盟”对接问题。欧亚经济联盟是该地区最成功的一体化组织,这使得在中亚的任何合作都绕不开这个庞然大物,解决好对接问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理解对接的含义。“一带一盟”对接就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五个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的合作,或者说是中国与五国在欧亚地区的合作,只有把握这点,才能更好地进行对接。其次,不以损害欧亚地区其他国家利益为前提。也就是说,要正确处理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國的关系。虽然这三国不是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但却是欧亚地区重要国家,也是中国在欧亚地区的重要伙伴。最后,应该处理好战略项目与一般项目的安排。战略项目优先考虑政治层面,充分考量地缘政治因素;一般项目需优先考虑市场条件,充分考虑比较优势因素。通道建设侧重战略意义,产业合作侧重经济效益。

三是重视与欧亚开发银行和欧亚稳定发展基金的合作。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重视跨境开放性金融合作,另一个是重视地区资本的共同参与。资本从来源看可分为私人投资、开发性金融和政府财政。三者的风险喜好截然不同。中亚地区的基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各国又很难提供全额的主权担保。在这种大前提下,介于私人资本与政府财政之间的开发性金融资本就显得尤为重要。欧亚开发银行和欧亚稳定发展基金是地区内最重要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从功能类比上看,欧亚开发银行相当于地区的“世界银行”,而欧亚稳定发展基金类似于地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亚地区的跨境开放性金融资金多在这两家机构间运转。而一般而言,当外来资本过分占据本土市场时,一定会与原著资本产生利益纠纷,差距和矛盾也随之出现。只有当外来资本与本地资本共享发展成果,才能真正实现利益共同体。因此在欧亚地区里,中方应该重视与欧亚开发银行和欧亚稳定基金的合作。

四是做好与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和香港金融中心的合作。目前,哈萨克斯坦正在全力打造AIFC,以海洋法系(即英美法系)为法律蓝本,构建内陆型金融特区。从地域分布看,AIFC确有其独特优势。一是在伦敦和香港之间长达八个时区跨度的区域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是在独联体内也没有大规模的金融中心。因此,如果能处理好与位于东5.5时区的孟买金融中心的竞合关系,AIFC完全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那么如何发展AIFC呢?首先,加强与香港金融中心的合作。国际金融中心按照融资主体和资金运用主体的划分,有金融大国型中心和离岸型金融中心。前者比如纽约、东京,后者是香港和新加坡。AIFC属于后者,即离岸型金融中心,特征是非国(地区)内居民之间的交易占据主导地位,融资主体主要在外,资金运用主体也主要在外。因此,AIFC与香港金融中心的定位十分类似,双方可在金融人才和机构聚集等方面加强合作。其次,必须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土木项目和里海的能源项目。因为只有在土木和能源项目的共同刺激下才能做到资金大规模聚集,形成金融人才和机构的蓄积,从而出现金融中心的雏形。

猜你喜欢
中亚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пояс Шелкового пути" дает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шанс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МЦПС "Хоргос" дает много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бизнеса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ям из Китая и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上海合作组织促进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出口的影响分析
金融中心形成机理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