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公里轨道线上的城市生活

2017-06-05 14:59刘汪洋
今日重庆 2017年4期
关键词:快节奏号线站台

◇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图|游 宇 刘汪洋

200公里轨道线上的城市生活

Urban Life on the 200-Kilometer Track

◇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图|游 宇 刘汪洋

重庆2016年人均GDP57902元,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4115.10亿元, 全市GDP增长保持较快的增长水平。在这一连串的经济大数据背后,快节奏已经成为重庆人生活的常规惯性。在213公里的重庆轨道中,人们喜怒哀乐,正幻化成以分钟计算的轨道速度,每天在这拥挤的车厢中反复上演。

3月10日,这个连续数日阴雨偶有阳光晒出的早晨,清晨6点30分两路口轨道换乘站的卷帘门缓缓升起。上百万的重庆人,一天的开端从此处开始,通过长长的轨道线,涌入城市的每个角落。而此时身穿制服的轨道服务人员,已经站定在岗位之上,等候第一班乘客的到来。

以分钟变化为单位的运行时刻屏幕上,不停用柔和的言语,提醒着下一班列车的到来。已经排成长队的乘客,在列车等候停止线外,不骄不躁地静候着属于自己的那班列车。“先下后上,请不要拥挤。”24岁的站台乘务员叶舟,手拿着白色喇叭在列车靠站门外,一站就是1年多的光景。2月底,因高校学生返校与春运尾声返程高峰的叠加,进出站30万人次的客流高峰,使得进出站高峰限流,叶舟和他的同事成了哑嗓子。而这样的状态,在他看来已经是家常便饭。

“站台乘务就像是一个小棋子,在整个庞大的轨道交通体系中。每个人就像个机器,反反复复周而复始地做着同样的动作,为的就是能让列车到站精确到秒,乘客能安全快速地到达目的地。”作为刚出社会的小伙子,叶舟虽觉得这项工作非常磨人,但相比越来越智能化的交通运营,依旧代替不了人工勤务参与。

每日的通勤人潮,以秒计时的运行时刻,乘客很快学会了遵守规矩,形成了轨道与乘客的特殊关系,两者都追求着时准。截至2016年12月底,重庆轨道交通最高日客运量达261.82万乘次。每天上百万的乘客,川流不息地在轨道线上涌入挤出,却依旧能享受到片刻独特风景带来的赏心悦目。

当轨道2号线的列车,朝着李子坝站的楼房一穿而过。瞬间从半空中,驶入楼房体内的奇特感受,堪比影院中的3D动作大片。这样的画面,也让2号线成为全国最具悬疑的轨道线路。早在13年前,当重庆人还不知道轻轨为何物之时,沿着嘉陵江畔依山而建的轻轨2号线,就以全国首条跨座式单轨线路的身份,一下子成为了当时的“网红”。而后续依次建设落成的3号、1号轨道线,却用另类的方式,让重庆这座依山而建的城市,增添了别样的个性色彩。

即便是在快节奏的轨道上,赶往生活的另一端,人们总能在这些轨道线路上找到别样的乐趣。1号线小龙坎车站,拱形的售票大厅有着蓝天和飞鸟的彩绘,站台的立柱上彩绘上大树与森林的模样。磁器口站厅,捡和、乱劈柴的言子儿连环画,就像顽皮的孩子,爬满了整面整面的墙壁。而通身粉红的6号线,把粉红的余色,渲染到了台阶、电梯扶手等等你能看到的角落。

在看似枯燥的路途之上,爱玩的重庆人,总能为自己找到乐子。这些迎合着年轻人口味的装饰元素中,任谁都能找到自己钟爱的那一款亮色。而叶舟却很专一地喜欢着两路口的风景。“作为一个好吃狗,即便是不出站,我也要在这里为吃啥子纠结半天。”作为微胖界的一员,叶舟极爱站厅中的美食。从早上两路口站台开门,一字排开的美食门面里,就充斥着各种香味。面包店里就能买到油条,卤味店里还有热腾腾的茶叶蛋。

以快为主题的一切活动,在这长达数百公里的轨道线上,都能风景美食甚至是娱乐相得益彰的巧妙融合。一天中至少有两餐,我会在这里解决。即便是啃上两口面包,叶舟也会在工作的间隙中掏出手机,玩一下手游。而这样的娱乐,追溯于3年前,依旧是非常奢侈的东西。因为在那时,轨道连手机信号都屏蔽得非常严重。

一个叫“嘿快”的轨道APP,这款来自轨道交通集团自主开发的APP,不仅成全着年轻人见缝插针的娱乐,也让快节奏短暂的变成了慢生活。这款来自轨道交通集团自主开发的APP,成为了叶舟以及乘客们手指上的一种习惯。

“看电影、玩游戏,这个网速都不成问题。”摇晃手机,叶舟朝列车站厅愉快地说了声“拜拜”,此时已经是夜里11点。明日的阳光还会推着这座城市高速地运转,但被城市发展推着走的人们,总是会在片刻的轨道之上,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在213公里的重庆轨道中,人们喜怒哀乐,正幻化成以分钟计算的轨道速度,每天在这拥挤的车厢中反复上演。

猜你喜欢
快节奏号线站台
一种基于GPS和RFID的智能公交站台定位方法
跟我一起……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松弛
轮式战斗车辆在快节奏的动态演示现场
另类的公交站台
相遇
站台上,送走喧哗
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