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多元统计研究

2017-06-05 15:02邓秀武滦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平方和特征值方差

文/邓秀武 ,滦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的多元统计研究

文/邓秀武 ,滦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食品关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问题,政府应尽到监管作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保证食品安全,使人民群众吃到放心食品。在现如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中仍有大量问题存在,本文通过多元统计对食品安全进行相关研究,结合相关实例对食物中毒问题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取相关有效的措施使食物中毒问题得到解决和预防,使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明确食品安全监管方向。

食品安全;多元统计;食物中毒;解决和预防措施

0 引言

社会上陆续出现了大量恶性食品安全问题,例如“三路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甚至影响到社会安定,做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已刻不容缓。《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彰显了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法律上的依据,为食品安全提供法律上的保障。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食物中毒的产生。食物中毒是指人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了受细菌或化学物质污染的使食物从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症状,严重会导致中毒性休克,甚至会对人体生命造成威胁。故此,做好对食物中毒的数据统计分析,探寻食物中毒原因和解决预防措施,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进行,保证食品安全。

1 多元统计的概念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多元统计作为一种综合分析方法,是由经典统计学发展而来的一种统计方法。多元统计可以在统计对象和指标较多时,对统计对象和指标进行快速有效的统计分析,得到准确的统计规律。多元统计主要是对多元正态分布及其抽样分布、多元正态总体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多元方差分析、直线回归与相关、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Ⅰ)和(Ⅱ)、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Shannon信息量及其应用进行分析,主要的多元统计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应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因其特点在食品安全统计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食品安全统计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统计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2.1 K均值聚类分析。

K均值聚类分析原理:以K个研究对象为聚类中心,即为均值,对K个研究对象进行分配,使K个研究对象离聚类中心距离最近。适用于数量较多、研究对象之间相互不独立的研究对象,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首先,将研究对象按一定标准分为K个初始类;再对K个初始类进行相关计算,使K个初始类中的某一个类分配到离中心最近的聚类中心中,当K个初始类都被聚类后,重新对聚类中心中的现有类进行计算分配;最后,当初始类不能再分配时,停止计算。

2.2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原理:将研究量以相关性大小为标准对研究量进行分组,获得相关性比较高的有公共因子的同组研究量和相对独立的特殊因子。适用于研究量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的研究对象,应用较少。

因子分析方法:(1)通过对样本进行方差和均值的计算,对样本进行处理,使样本标准化。(2)获得样本矩阵,对样本进行矩阵计算;(3)通过计算得到样本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4)得出研究量公共因子的个数;(5)对公共因子的共性方差进行计算;(6)计算公共因子的载荷矩阵;(7)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3 多元统计的数据分析

本文以全国各地区在1991年至2000年之间的食物中毒情况为基础数据,应用计算机和分析工具根据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通过运用K均值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对食物中毒现象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对食物中毒的病因和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到食物中毒统计分析结论。

3.1 食物中毒的病因。

在因子分析界面中输入相关数据,根据上文的因子分析的方法步骤,对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计算结果为:1991年,初始特征值合计为2.479,初始特征值方差的%为61.996,提取平方和载入合计为2.479,提取平方和方差的%为61.996,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为2.469,旋转平方和载入方差的%为61.731;1992年,初始特征值合计为1.521,初始特征值方差的%为38.014,提取平方和载入合计为1.521,提取平方和方差的%为38.014,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为1.531,旋转平方和载入方差的%为38.269;1994年,初始特征值合计为2.440E-16,初始特征值方差的%为6.099E-15;1995年,初始特征值合计为-1.953E-17,初始特征值方差的%为-4.882E-16。

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年份为公共因子,由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前两个年份的特征值都大于1,故有两个公共因子。旋转载荷矩阵,可以得出相关性较强的因子,分别为“沙门氏菌”和“金黄的葡萄球菌”。

3.2 食物中毒的整体情况。

在K均值聚类分析界面中输入相关数据,根据上文的K均值聚类分析的方法步骤,对相关数据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

通过统计计算可以得出两个聚类中心。

聚类1 2 704 19284 145中毒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1393 37786 305

3.3 食物中毒的结论。

全国各地区在1991年至2000年之间的食物中毒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和“金黄的葡萄球菌”导致的。前五年的中毒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都要远高于后五年。

4 结束语

通过多元统计可以对食品安全进行快速有效的统计分析,为食品安全监管从数据统计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明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向,更好的处理和预防食品安全问题。

[1]黄丽彬,李柏林,齐凤兰,陈有容.食品工业中HACCP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J].食品科技. 2001(02)

[2]李清光,李勇强,牛亮云,吴林海,洪巍.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空间分布特点与变化趋势[J].经济地理. 2016(03)

猜你喜欢
平方和特征值方差
利用LMedS算法与特征值法的点云平面拟合方法
概率与统计(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单圈图关联矩阵的特征值
凯莱图的单特征值
利用平方和方法证明不等式赛题
方差生活秀
求矩阵特征值的一个简单方法
关于四平方和恒等式及四平方和定理的趣味话题
四平方和恒等式与四平方和定理
揭秘平均数和方差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