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药学专业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的构建

2017-06-05 15:02赵伯南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药学有机

牟 杰,高 剑,高 干,刘 杰,赵伯南

(1.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2.江苏省新药研究与临床药学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000)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药学专业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的构建

牟 杰1,2,高 剑1,2,高 干2,刘 杰2,赵伯南1

(1.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2.江苏省新药研究与临床药学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000)

为提高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按照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文献检索和专业英语相融合,形成有机-药化课程群。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构建一体化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经过两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创新能力;药物化学;课程群;网络平台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的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社会对药学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传统的培养模式已被“生物-医学-药学-社会”的“大药学”教学模式取代[1]。按照“大药学”模式培养复合型、创新型药学人才,以拓宽药学人才就业面的理念也已被社会广泛接受[2]。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淡化课程意识,注意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使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素养相渗透的课程群建设,已经成为目前药学教育的发展趋势[3]。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4]。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药学专业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5]。为适应教育模式的转变,我们在利用精品课程、慕课等网络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提出“一个中心、四个结合”的“大药学”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建设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的必要性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药学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药物化学是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6]。但两门课程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这两门课程逻辑性强、实践性强、知识点多,学生普遍感觉学习难度大。其次,我校采用大班授课,每个授课班级人数超过200人,教师无法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次,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很少应用微波、超声波、光催化等新的实验技术。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既不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适合学科特点、知识体系的网络平台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进行原创性科学研究,培养出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7]。

2 构建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的探索

2010年起,我校药物化学教研室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药学人才为目标,开展了有机-药化课程群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改革。有机-药化课程群的主要课程包括:药物化学、有机化学、文献检索及专业英语。其中,药物化学是主干课程,有机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程,文献检索及专业英语是后续辅助课程。

有机-药化课程群的构建以化合物结构为切入点,以新药研发为主线,教学内容涵盖药物的设计与发现、药物合成原理以及药学文献与英语的应用,各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相互渗透。

为强化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资源共享和使用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整合有机化学实验和药物化学实验,形成“有机药物合成实验模块”,使实验内容有一定的连贯性,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加大了综合性、研究探索性实验的比重,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学时数。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构建思路见图1。

图1 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构建思路

3 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的特色

3.1 建设共享后台,实现智能推送

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不是教学资源的简单堆砌,而是整合课件、教案、教学案例和测试等多种数字资源,以资源的知识属性为线索建立各种资源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网络,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向师生提供服务。例如,学生需要学习羰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将相关课件、实例、习题等资源按相关程度依次推送给学生,假如学生想进一步学习,网络平台会把药物化学中利用羰基缩合、重排等反应制备药物的相关内容推送给学生。依靠这种内在的知识网络,网络平台可以以知识为线索提供持续不断的智能推送服务,使教学资源库转变为学习资源库。

3.2 作业分类解答,师生评价反馈

学生向网络平台提交作业后,教师将有代表性的作业在公告板上展示,有利于学生将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归类,避免错误重复产生;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加以重点讲解,强化认知,也可以发现拔尖学生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同时,建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系统,原始数据不公开,经数据分析后以等级形式将学生评价结果在公告栏发布。

4 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的优化

4.1 课程内容必须规范化、特色化,格式统一化

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的课程内容必须统一化,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且格式必须统一。课程相关内容采用主题词的形式建立有机联系,方便检索。此外,学习辅导、习题解析、重难点释疑、实验项目、教学录像等也必须采用统一格式。但课程不同,侧重点不同,要注意保持课程内容的特色。

4.2 围绕“新药创制方法与原理”,在课程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相互渗透

将药物的作用原理与发现过程、药物合成原理、构效关系的探索以及文献检索、药学英语有机融合,适当补充医学伦理学等人文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4.3 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

从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药学教学要求出发,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培养科学素质及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培养科研探索精神,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上,及时更新学科新发展、新成果和新技术,处理好教学内容和前沿知识的衔接。

5 使用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的效果

通过对我院2013—2015级药学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给予了较高评价。2014—2016年,我院共有12支学生团队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资助;1支团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得江苏省一等奖;1支团队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铜奖。以上结果说明,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的构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1)学生对药学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明显提高;(2)学生的综合知识与技能明显提升;(3)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增强网络平台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以期能将该模式推广应用到药学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1]李范珠,冯健,柴国宝,等.药学大类实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探讨[J].药学教育,2007,23(2):39-41.

[2]任悦欣,房泽海.构建综合型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3.

[3]丁林,孙珊珊,王慧云.关于建设药学专业双语实验教学课程群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6,32(5):66-68.

[4]王志强,刘晓宁,韩永.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71-72.

[5]徐进宜,尤启冬,姚其正,等.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J].药学教育,2005,21(2):23-26.

[6]周红.有机化学教学与药物化学的交叉渗透[J].职业技术,2008(11):39.

[7]武智,周晓玲.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校园英语,2016(23):31.■

G40-057

B

1671-1246(2017)10-0031-02

国家级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1510313028);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10783;201510313028Z);江苏省新药研究与临床药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ZR-XY201403);徐州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Xjy201518);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专项立项课题(Xjyppzx201608)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药学有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