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埔军校对中国军政体制的影响

2017-06-05 22:07李雯
丝绸之路 2017年10期
关键词:黄埔军校

李雯

[摘要]作为中国军事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军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一方面,培养出来的人才,毫无疑问是中国军队里的灵魂人物;另一方面,其军政体制对共产党、国民党两党创建军队影响深刻。由此可以说,黄埔军校是培育两岸中国军队军政体制的摇篮。

[关键词]黄埔军校;中国军事;军政体制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33-02

孙中山先生在他的革命过程中,多次遭到旧式军队的背叛而中途夭折。特别是陈炯明的背叛,则让孙中山先生感到应该建立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才能使革命取得成功。黄埔军校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为培训革命军官而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它模仿苏联的做法,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军校中实行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育方针。黄埔军校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军事史、政治斗争史及军事制度史方面尤其如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是黄埔军校所采取的各种军事制度是中国军队中以往从来没有采用过的,使人才层出不穷,“桃李天下,业绩冠四海”。因此,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军队,从根本上改变了旧式军队固有的陋习。同时,由于方针明确,措施得力,思想政治教育得当,后勤保障工作出色,使黄埔军校迅速成为当时世界最著名的军校之一。黄埔军校的军政体制可以称为中国军队体制的始祖,共产党、国民党两党以后所创建的军队性质、路径虽不相同,但他们的政治体制始终与黄埔体制一脉相承。

一、创立党代表及政治部,加强了对军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力度,保证了军队的忠诚度,为革命胜利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1924年7月,苏联军事总顾问巴甫洛夫在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六项基本建议之一:在“联军”中设立政治机关,在军、师一级单位中派注党的负责代表,在黄埔军校附设培养军政工作人员的短训班。从此,黄埔军校建立了党代表及政治部这一互为并存的制度。设立党代表制度,是中国旧式军队及西方军队所没有的。党代表直接参与军校的领导工作,推行党的主义及政策,一切有关军校建设的重要内容都需要由党代表签署。而政治部则是为了协助党代表进行工作,对党代表负责,在党代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校内党务、组织、宣传等工作。此制度彻底解决了旧式军事学校中没有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尴尬局面,使学员在精神上有了明确的指引,同时也正式确立了中国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制度的雏形。其意义并不在于说是这一制度的创立,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确立和保证了“党指挥枪”的政治原则。

黄埔军校学员通过加强政治学习和训练,逐步树立了为国牺牲、尽忠革命的信念。所以,他们是国民革命军建军最早的原始积累。而后来国民革命军演变成国民党军队,最终与人民军队对立,与人民为敌,则是蒋介石欲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的结果。从国民革命军建立后,中国在形式上取得了统一,但国内军队派系众多,他们之间因利害关系时而联盟、时而分道扬镳。关于“核心”和“统一”的问题,蒋介石在1928年7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前提出:“当军政之事最急者有二,一是军队的党化,二是党的军队化,惟有将全国现有个人系统之兵,地方系统之兵及学系之兵,全而治之,方能以党为中心,以国家为前提,造就严守党纪之国军。”因此,从1926年1月国民革命军第一次大整编至1949年5月国民党军队撤离大陆前的第七次大整编,从当初的党代表与政治部并存到后来的由“中统”和“军统”掌握军队思想动态等,都离不开政工制度。乃至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北复“总统”职后,国民党军队进行岛内第一次再编造,在“国防部”内组建了“总政治部”并设立了政工制度,并由蒋经国担任主任。其初期的起意虽然是为了防止“共谍”及加强对军队进行整治及控制,但是在后来对军队的整肃工作完成以后,工作任务就转为对军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并在军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体系,保证了国民党在军队中的影响,同时也保证了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军事基础。

而人民军队对政治工作更为重视。1927年国民党清党后,国民革命军迅速分化,大部分成为了新军阀的工具,还有一小部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起义,并参加了红军,在继承黄埔军校政治工作制度的同时,发展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三湾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创立了新的政治思想教育体系,对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1931年,人民军队还设立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负责管理全军党的工作和组织全军进行政治工作。毛泽东同志就政治工作在军队的重要性,建国之初曾指出: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建国后,我党、我军把政治部并列为军委直属的四大总部之一,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决议和指示,确定全军政治工作的方针任务,并指导下级机关执行,保证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军队的各项任务的完成。为实行政治保障制度,人民军队设立了领导部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职能人员:政治委员、教导员、指导员等,以及党代表的第一助手政治部主任。同时,由于我军一直没有放弃对军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定时定期地以各種方式、不同的内容对士兵、军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不同方面保证了政治思想教育系统的运作。“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确立和完善起来的。这一项制度的确立,是从黄埔军校那里借鉴来的。

二、借助苏联军事人才,引进近代先进的治军、训练方式,使军队的战斗力迅速上升

由于中国近现代军队的出现及组建比西方晚了近200年,军事教育制度严重落后。因此,黄埔军校在建校初期就聘请了苏联的政治顾问、步兵顾问、工兵顾问等作为军事教官。这些教官都是经过苏联政府严格挑选的高级将领和军事专家,有的经过实战,有的既经过战斗又从事过军事教育,许多人还曾任大兵团指挥官职务。他们是一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专家,不仅把苏联红军的各种宝贵经验介绍到军校中,还帮助军校建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制度,并且身体力行,亲自讲授,指导训练和参加演习。学员们学习期间学以致用,在两次东征、两次北伐以及平定商团叛乱等多次战斗中,帮助制定和修改作战计划,亲临前线,参加战斗。他们在实战中,一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培养了实战能力,为毕业后胜任军职打下了基础。所以,黄埔军校成功的军事教育,促进了国共两党军事人才的迅速成长,培育了众多国家栋梁之才。而国共两党的主要军政领导多出身黄埔军校,或是与黄埔军校有着极深的渊源。例如建国后人民军队里的五位元帅、三位大将、八位上将都出自黄埔军校,未授衔的黄埔学生则更多。而国民党方面,军队系统中95%以上的将军均是出自黄埔军校及其后续学校,而集团军总司令、兵团司令官以上职务的更是有90多人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在后来的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其中有蒋介石、周恩来、廖仲恺、邓演达、何应钦、张治中、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陈毅、林彪等赫赫有名的人物,可以说完全是在一种新的军事制度下产生的人才。

猜你喜欢
黄埔军校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团级以上的黄埔师生 (不完全统计)
仿佛在黄埔军校上课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师级以上的黄埔师生(不完全统计)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浅谈黄埔军校卫生与营养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记百岁黄埔老人、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夏世铎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走进“传媒艺术黄埔军校”——广视学院
周恩来与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新创设
熊雄在黄埔军校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