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Quest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6-05 15:02李晓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评判护理学思维能力

李晓琴

(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

MiniQuest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晓琴

(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

目的 探讨MiniQuest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实验组在教学中实施MiniQuest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在教学前后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理论考试中相关试题的得分,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实验组对MiniQuest教学的反馈情况。结果 教学后,实验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寻找真相、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理论考试中相关试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0%以上的学生喜欢本组教学模式;80%以上的学生认为MiniQuest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结论 将MiniQuest用于儿科护理学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促进其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MiniQuest;儿科护理学;应用效果

MiniQuest是由WebQuest发展而来的,Mini是微型元件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MiniQuest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设计的微型在线教学模块,使学生参与到一个真实主题或问题的研究中,从而促进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和知识建构能力的发展。MiniQuest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1]为理论基础的,自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传入中国之后,逐渐受到中国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目前,不少教师已经参与开发了相关的案例和专题性的网站(惟存教育网、现代教育实验室、罗湖教育信息网等),但国内研究者指出,MiniQuest的设计与应用目前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占所获案例总数的89%),高职院校案例仅占11%[2],涉及的学科分布差异很明显。国内许多医学课程[3-8]也已尝试MiniQuest,但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却未见报道。鉴于此,笔者将MiniQuest教学模式引入高职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实践中,以探讨MiniQuest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教学实验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我校高职护理2013级4班56名学生为实验组,6班50名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年龄均在16~17岁。其中实验组女生55名,占98%,男生1名,占2%;对照组女生49名,占98%,男生1名,占2%。两组均在第7学期开始学习儿科护理学,由同一教师授课。两组在年龄、性别、学习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并结合多媒体进行讲解。实验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与MiniQuest相结合进行教学。在本教学开始前,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估。教学结束后,再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两组学生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相关试题的得分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实验组学生对MiniQuest这种教学方式的反馈情况。

1.2.1 MiniQuest的教学过程 首先获取实验组学生的知情同意书,然后根据其特点和教学方法实施相应的专题教学。

在进行MiniQuest教学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使学生详细了解什么是MiniQuest、如何从蓝墨云班(以下简称云班)APP查阅MiniQuest学案、如何根据学案开展学习活动以及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等。按照异质分组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为10组,每组5~6名学生。教师根据儿科护理学的课程标准、教学的内容及难易度、学生的学情选择可以作为MiniQuest专题教学的主题,依据MiniQuest的模板要求精心设计学案,上传至云班。

学生从云班下载学案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每次分工的不同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再通过小组讨论对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整理,解决好每一个基础问题,在记录单上做好记录,并发至云班活动中的小组作业,以便教师审阅。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最终任务,如学术报告、论文、健康宣传海报、剧本等,并在班级里进行展示。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对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对成果进行修改完善。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云班给出小组任务、进行讨论和头脑风暴等,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以此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每一次探究活动中,教师都会在学生中开展自评、他评、组间互评。在成果汇报时,非汇报组成员和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汇报组的作品进行评价。汇报结束后,各小组进行组内他评,组长汇总后根据贡献率评价标准对每位组员的贡献情况进行打分。在自评环节,或是要求每位学生写学习心得,或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自评。每次专题教学活动结束后,都会借助云班进行随堂小测验,教师根据云班软件对随堂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掌握较差的知识点进行集中讲解。

1.2.2 效果评价(1)采用香港理工大学彭美慈等翻译和修订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中文版为测评量表[9],该量表共7个维度70个条目,每个维度10个条目,每个条目的选项从“非常赞同”到“非常不赞同”,分别计为1~6分,各维度得分为10~60分。<30分表明没有相应的评判性思维能力,30~39分为评判性思维能力处于中等水平,40~49分为正性特质表现,≥50分为相应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强。CTDI-CV总分为70~420分,其中<280分表示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弱,280~349分表示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350分表示评判性思维能力强。两次共发放问卷212份,回收有效问卷21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2)理论测验。同一教学内容结束后,分别在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理论测验,比较两组的得分情况。

1.2.3 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选用内部一致性较佳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Likert)的5点计分法,设计了MiniQuest教学模式应用反馈调查问卷。受试者根据题目所描述的具体内容,在5个不同的选项中勾选出一个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向实验组发放问卷56份,回收有效问卷5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整理,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与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教学前后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教学前后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表1 教学前后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教学后比较,*P<0.05;与实验组教学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教学前比较,○P<0.05

0 0教学前项目教学后0 0 0 0实验组(n=56)对照组(n=50)实验组(n=56)对照组(n=50)0 0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总分35.72±3.25 36.51±4.38 38.22±4.52 35.76±4.72 36.47±4.72 43.27±4.54 36.35±4.45 36.92±3.61 38.57±4.44 39.64±4.51 36.38±4.37 37.66±6.36 43.53±3.34 35.88±4.87 43.43±5.33*△41.76±5.29*△39.17±6.16 40.68±6.37*△43.36±5.12*△46.49±5.38*△37.51±5.23 36.12±3.32 38.88±5.34 39.42±4.37 37.42±5.22 39.83±5.69 44.31±4.41 36.61±4.26 262.30±21.15268.60±22.23292.41±25.31*△270.60±21.63○0 0

由表1可以看出,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在教学后均得到提升(P<0.05),但是两组提升幅度不一致,教学后实验组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在理论考试中相关试题得分

实验组理论考试中相关试题得分为(8.25±0.55)分,对照组为(7.68±0.4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0,P<0.05)。

2.3 实验组对使用MiniQuest教学模式的反馈评价(见表2)

实验组的56名学生中,90%以上喜欢这种教学模式;80%以上认为MiniQuest可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探究新知识的精神,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献检索的能力及归纳、评判的能力与运用Office软件的能力,有利于更多地尝试MiniQuest教学模式。但是有28%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沟通交流能力;有3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29%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有23%的学生认为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不会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思路不新颖。

表2 实验组对使用MiniQuest教学模式的反馈评价(%)

3 讨论

3.1 传统授课模式对高职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传统的护理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听课、记笔记、答题来进行学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了思维训练,学生往往会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表1可见,尽管对照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在教学后得到提升(P<0.05),但评判性思维能力仍然较弱(<280分),除求知欲外,各维度得分均未达到正性特质,提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成分较重,寻求知识的诚实度和客观性不够,系统学习知识的能力较差,对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没有把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习兴趣下降、专业思想不稳定、依赖性较强、习惯于被动学习,遇到问题只想着问教师,缺乏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2 MiniQuest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3.2.1 采用MiniQuest教学模式后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从表1可见,实验组学生在学期之初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弱(<280分),而7个维度的得分只有求知欲达到正性水平(>40分)。在教学结束后,实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已达到正性水平(280~349分),其中寻找真相、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均达到正性水平(40~49分)。发展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参与与思维有关的活动,教育者应做到学生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而是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批判性质询,最终实现思维与活动的统一。MiniQuest教学模式之所以能起到增强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是通过教师设计客观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和学习过程,通过网络资源对一系列结构化问题进行查阅,对搜集的知识进行梳理、分析、整理,得到问题的答案,使他们经历了批判性质询的思维过程。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反思,在轻松、平等、融洽的气氛中分析、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建立评判性思维的逻辑模式。本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MiniQuest教学模式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同。

3.2.2 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尽管采用MiniQuest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以提高,但分析能力和认知成熟度得分与本组教学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的原因为:(1)本研究样本量太小;(2)本研究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学期,学生长期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短时间内评判性思维能力不能很快提高;(3)儿科护理学与其他课程的临床教学同步进行,学生在MiniQuest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削弱了MiniQuest教学模式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对所学知识进行个人判断而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过程,受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的影响[10]。

因此,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针对教育环境中影响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因素,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3.3 MiniQuest对高职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教学效果的影响

从考试得分看,使用MiniQuest教学法后,学生对同一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比传统教学方法好。MiniQuest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根据任务设置一系列高度结构化的问题,让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学习,从而解决问题。在这个活动中,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理解分析当前的问题情境,通过积极的分析、推论活动生成新知识,这样能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和理解。而传统教学手段更倾向于教师通过课堂讲解主动传递信息的过程,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信息,课后主要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因此学生容易出现背过就忘记的现象。

3.4 MiniQuest对提高高职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影响

近年来,MiniQuest教学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自主和协作学习能力[11]。学生可以及时共享网络上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较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许多新的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思考对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整合、评判,有利于学生彻底理解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在一定的目标任务驱动下,不断学会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协作能力。为了圆满完成某个主题任务,学生会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思路新颖。

实验组对使用MiniQuest教学模式的反馈评价问卷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喜欢MiniQuest教学模式,觉得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挑战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更多地尝试MiniQuest教学模式。同时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能提高运用Office软件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献检索的能力及归纳、评判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究新知识的精神。

不过有23%~30%的学生认为MiniQuest教学模式在培养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创造力上略有不足。其原因可能是这部分学生的这些能力本来就较弱,专业知识基础相对较差,虽然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能解决基础性的问题,但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和成果汇报环节表现得不够积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在任务的分配上更加细化和明确化,使这部分学生能充分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注重对他们的过程性评价。

4 问题与展望

由于自身能力和时间的限制,本研究只是对MiniQuest教学模式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MiniQuest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本教研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得到了许多师生的好评,这种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和新课标中对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提出的最新要求。但是研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只是将MiniQuest教学模式应用到了儿科护理学这一门专业课程教学中,时间只有一学期,因此教学范围和时间相对有限。其次,本研究的教学对象只涉及两个班级的学生,在调查对象的数量方面还有待增加。再次,在开展MiniQuest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长期处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培养之下,自身能力还有许多不足,学生之间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他们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往往只进行简单搜集和拷贝,整合、加工的能力不足,教学的有效评价体系也有待教师进一步优化改进。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和MiniQuest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合理融合,相互借鉴,从而找出高职护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钟学红.MiniQuest的教学设计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2]Sandra L,Bassendowski,EdD RN.NursingQuest:Supporting an Analysis of Nursing Issues Sandra L[J].EDUCATIONAL INNOVATIONS,2007,46(2):92-95.

[3]初国良,黄海,汪华侨,等.WebQuest在解剖学基于网络学习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05,27(2):154-156.

[4]王红丽,刘颍,罗颖.病例分析引导的皮肤性病学Webquest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9):79-81.

[5]李成长,李东亮,卢娜.神经生物学WebQuest教学实践与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24(4):428-430.

[6]李东亮,赵红岗,贺丹.试论WebQuest模式的生理学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87-88.

[7]桂莉,顾申,陈瑶,等.信息化条件下野战护理学WebQuest教学网页的设计及初步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6):67-68.

[8]万丽红,黄海,赵洁,等.网络探究式学习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88-491.

[9]柳丰萍,王红红,邹叶青,等.护理案例论坛对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9-22.

[10]陈雪蕾,林平,李玲,等.教育环境对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0,25(2):5-7.

[11]Dodge BJ.The WebQuest design process[EB/OL].http://webquest.sdsu.edu/materials.htm,2004-04-02.■

G526.5

B

1671-1246(2017)10-0132-03

猜你喜欢
评判护理学思维能力
《护理学杂志》稿约
培养思维能力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培养思维能力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