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外显性问题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7-06-05 14:19孙丽璐
重庆医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显性负相关新生代

孙丽璐,赵 娟,彭 欢

(重庆理工大学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研究基地 400054)

·调查报告·

新生代农民工外显性问题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孙丽璐,赵 娟,彭 欢

(重庆理工大学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研究基地 400054)

目的 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外显性问题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为相关舆论宣传、心理援助和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广东省深圳市和浙江省杭州市等三个农民工集聚区抽取1 340名新生代农民工(男862人,女478人),采用青年自我陈述报告(YSR)、哈特自我认知量表(HSPP)、父母情感效用量表(LEAP)、父母情感效用量表(LEAP)、社会支持感知量表(PASSQ)、心理适应问卷(PAS)进行量表调查和评估。结果 被试的外显性问题略高于非临床被试的合理得分区间,在同辈支持上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人能力与全面自我价值呈正相关(P<0.01),而二者与外显问题负相关,父母情感效用和情感支持与外显问题呈显著负相关,工作环境支持与外显问题呈显著负相关。个人效能对外显问题行为的预测显著(P<0.01),社会接受(P<0.01)和全面自我价值(P<0.01)是外显问题行为的预测因子,工作环境支持对外显问题行为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 个人能力、母亲情感效用、父亲情感效用、父母情感支持和工作环境支持与社会接受,都和新生代农民工外显性行为问题有关。全面自我价值、社会接受、母亲情感效用、父母情感支持、有显著预测性,工作环境支持则对外显性行为问题有预测作用。

外显性问题行为;相关因素;新生代农民工

农民工是中国产业工人中的最大数量群体,其中新生代已超过农民工总数的70%,年龄介于16~28岁[1]。新生代农民工具备农民工群体的移民心理特征,也呈现出同龄青少年的人格共性特质。青少年期是个体情感和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心理社会化发展的不稳定期,外显性问题行为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相当普遍[2]。外显性问题行为具有破坏性、多动性和攻击性的特点。有研究发现青少年外显性问题行为和内部心理问题并存,并表现为侵犯性、犯罪倾向、多动症和自我控制困难。Beyers等[3]根据13个国家的移民青少年犯罪率,发现外显性问题行为具有终身性和潜在社会威胁性[3],也是青年犯罪、成年犯罪和暴力事件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4]。邹泓等[5]发现环境和青少年人格均包含保护性和危险性功能,Vander等[6]推断移民青少年自我认知、社区和家庭是外显问题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人格因素和社会适应功能有显著影响[7-8],尤其是粗暴养育引发青少年内外化问题,损害人际效能,损害生理/神经系统功能等[9],而个体情绪调节效能则是人格特征与适应不良的调节因素[10],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有过留守儿童经历,此群体的压力感知、抑郁和幸福感等适应状况偏差[11],对外显性问题可能产生催化作用。近年来,多起恶性事件发生预警了新生代农民工外显问题行为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外显性问题行为及相关因素,可为相关舆论宣传、心理援助和干预提供决策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来自重庆市九龙坡区、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和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制造类、建筑类和餐饮类企业,共1 452名新生代农民工,发放问卷1 452份,有效问卷1 340份。男862人,女478人;年龄16~30岁,中位数21岁,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8、26岁;地域分布为重庆611人,深圳357人和杭州372人。

1.2 研究工具

1.2.1 人口统计学资料调查 被调查者填写性别、年龄、家庭和地区的基本统计信息。

1.2.2 外显性问题行为 青年自我陈述报告(youth self-report,YSR)该量表以生理健康问题、自我关注度和生理优势等三方面发展状况,测量青年外显性问题行为。该表包含20个条目,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近六个月来的感受,按“无,有时,经常”进行3级评定,分值越高说明外显性问题行为程度越高。

1.2.3 个人效能 以哈特自我认知量表(Harter Self-Perception Profile,HSPP)评估青年对自我能力的感知,HSPP包括36个条目,共3个因子,分别是社会接受(α=0.77)、个人能力(α=0.82)、全面自我价值(α=0.72),得分越高说明个人效能水平越高。

1.2.4 家庭支持 父母情感效用量表( Lum Emotional Availability of Parents,LEAP),包括15个条目,likert六点量表,分别对父亲和母亲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明父母的情感效能越高;家庭抚养评估量表(Egna Minnem av Barndoms Uppfostram,EMBU),被调查者对家庭抚养的评价和情感支持,EMBU包括64个条目,由拒绝、温暖、过度保护和有利方式等4个因子组成。

1.2.5 环境支持 社会支持感知量表(Perceived Availability of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PASSQ),包括11个条目,每个条目填写工作环境、上级和同辈情感支持程度。

1.2.6 社会适应 心理适应问卷(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 Scale,PAS) 测量青年对社会的心理适应感和归属感。PAS包括10个题项,得分越高适应程度越高。

1.3 调查方式 选择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中区域,随机对自愿参加的被调查者进行整群抽样。首先,调查员进行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介绍;其次,将6份问卷按顺序宣读后,被调查者按要求独立填写问卷,当场回收问卷,并剔除废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对男女样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6份量表共11个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为检验被试的自我能力、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和文化适应对预测外显性行为的独特贡献和增量方差,通过层次回归分析,构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是个人能力、第二是可感知的父母支持、第三是可感知的环境支持,第四是文化适应,通过此分析可检验附加变量的增值方差(变量引入和排除标准分别设定为0.05、0.01、0.001)。

2 结 果

2.1 新生代农民工外显性问题行为及其他因素分布特征 外显问题的均分(M=49.40)略高于非临床被试合理得分区间(35~45分),个人能力、社会接受和全面自我价值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而父母情感效用的得分偏高,工作环境支持、上级和同辈支持的得分也偏高。这说明对被调查者对于父母和环境的评价偏积极。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同辈支持上,男性与女性差异显著,女性与同辈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有更积极的感知和评价,t=-4.44(P<0.01),而男女在其他因子上未呈现差异。

2.2 新生代农民工外显性问题行为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个人能力与全面自我价值呈正相关,而二者与外显问题呈负相关,这表明越高的个人能力和自我价值感会和更低水平的外显问题有关。父母情感效用和情感支持与外显问题呈显著负相关,这表示感知到父母温暖、情感支持并支持有效的青年,所表述的外显问题程度更低。此外,工作环境支持与外显问题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对工作环境有更积极认知的青年,表述的外显问题程度更低。

表1 1 340名新生代农民工外显性问题及相关因素分布

表2 1 340名新生代农民工外显问题及相关因素分布

*:P<0.05,**:P<0.01。

2.3 其他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外显性问题的预测性 在层次回归分析中,板块1为被试的个人效能,结果显示个人效能对外显问题的预测显著,F(3,162)=15.61,P<0.001,其中社会接受(P<0.01)和全面自我价值(P<0.001)是回归方程中的重要预测因子;板块2中加入父母特征,方程依然有显著预测性,F(6,162)=12.80,P<0.001,其中母亲情感效用(P<0.01)和父母情感支持(P<0.01)是重要的预测因子,而社会接受(P<0.01)和全面自我价值(P<0.001)依然是显著预测变量;板块3中加入环境支持因子,回归方程仍然预测显著,F(9,162)=9.51,P<0.001,除了模块1和2中有预测作用的因子之外,工作环境支持(P<0.05)对方程有预测作用;最后,在方程中加入模块4,即文化适应因子,结果显示方程依然预测显著,F(10,162)=6.40,P<0.001,但文化适应变量对方程的预测性没有贡献,其他3个模块有预测作用的因子在第四个方程中依然有预测性。

表3 外显性问题行为的层次回归分析

续表3 外显性问题行为的层次回归分析

*:P<0.05,**:P<0.01,***:P<0.001。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个人能力、母亲情感效用、父亲情感效用、父母情感支持和工作环境支持与外显行为问题显著负相关,社会接受和外显问题负相关。在回归分析中,全面自我价值对新生代农民工外显行为问题的预测作用非常显著,社会接受、母亲情感效用、父母情感支持、有显著预测性,工作环境支持有预测作用。理解这些变量的作用已日益重要,因为外显行为问题已成为诸多社会负面问题的诱发原因,例如青年犯罪、心理疾病、暴力行为等[2],针对青年外显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主要应集中在调整个人认知、家庭和职业环境支持方面。目前开展的干预措施集中在个人层面,而家庭和职业环境的重要性则容易被忽视。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效能和外显行为问题负相关,个人效能中的社会接受因子和外显行为问题没有相关性,但在回归分析中却是外显行为问题的预测因素。在以往研究中,社会接受(尤其是同辈接受)和外显行为问题负相关。这可能是青年如果被同龄人拒绝或边缘化,容易在一些有极端行为或暴力倾向群体中寻求社会接受感[12]。 本研究中,男性和女性在同辈支持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拥有更少的同辈的联系,所以外显行为问题的程度更高,这似乎也印证了社会接受的作用。同时个人能力与外显行为问题呈显著负相关,而在回归分析中则并非是预测因素。类似研究发现,个人学术能力越高,越容易和学校联系紧密,而和暴力或极端群体联系偏少。全面自我价值和外显行为问题负相关,这可能是由于青年的自我价值感是长时间积累和发展的,受到家人、同辈和重要他人影响[13]。有研究证明青春期女性的自我概念和家庭特征是预测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8]。本研究也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全面自我价值和父母特征和工作环境支持有关。

新生代农民工与父母或家庭的关系对外显行为问题有影响,感知到父母情感支持的青年在外显行为问题上程度更低,这种联系在以往研究中已有体现。这说明即便是处于成年早期的青年,逐渐开始在家庭中增加自主权利,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依然是重要的。虽然他们通过职业发展而不断提高自主性,但父母的情感效用和情感支持和他们表现出的行为仍密切相关。本研究中,母亲的温暖和父母情感支持是回归方程的重要预测因素,这和以往研究有相似性,即强调母亲的养育子女特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14]。这可能是母亲承担了大部分的养育责任,相比父亲而言,青少年和母亲相处的时间更多,母亲能给予子女更多的生活关怀和情感沟通,对青少年期的子女而言,母亲提供了更敏感和细致的行为支持和情绪交流。父亲也是重要的家庭成员,他的情感支持更多表现在言语和行为示范上。将父母情感支持整合为一个变量进行测量,是由于子女将父母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本研究中父亲情感效用不是外显行为问题的预测变量,但一般来讲,父亲配合母亲,双方共同承担抚养子女的义务,并对子女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负有责任。因此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是预测青年外显行为问题的重要指标。从本研究看,父母的情感特征是塑造青年行为的重要因素,也可能是未来预防和防止青年行为失范工作的切入点。

工作环境对外显行为问题的产生有影响,如果工作环境表现出积极的特点,比如稳定、安全和支持性,外显行为问题产生的概率会降低,这进一步证实相关研究,即青年的家庭环境之外的外部环境对外显行为问题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例如当青年和父母关系不密切,甚至疏远或厌恶时,会导致更高的外部行为问题,研究发现,曾有过留守儿童经历的新生代农民工,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导致其有更高孤独感和被剥离感[15]。此外,青年的工作环境的支持和同辈关系对他们更加重要,也对外显行为问题的发生概率有影响。

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特质、家庭和职业环境,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贡献,从这些相关因素中发现缓解或预防外显行为问题的对策,研究者和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可做进一步研究。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被试的年龄段跨度较大,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将深入到更具体的群体中,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和行为特征,为相关咨询和援助提高供参考。

[1]李培林,陈光金,张翼.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60-278.

[2]White R,Renk K.Externalizaing behavior problems during adolescence: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J].Child Fam Stud,2012(21):158-171.

[3]Beyers M,Bates E,Pettit S.Neighborhood structure,parenting processes,and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s′externalizing behaviors:A multilevel analysis[J].Am J Com Psychol,2003,31(1):35-53.

[4]石长慧.文化适应与社会排斥——流动少年的城市融入研究[J].青年研究,2012(4):57-68.

[5]邹泓,刘艳,张文娟,等.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的评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1):29-36.

[6]Vander Zanden W,Crandell L,Crandell H.Adolescence:Emo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J].Develop Psychol,2000(13):358-389.

[7]刘文婧,许志星,邹泓.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6):625-633.

[8]卢富荣,王侠,李杜芳,等.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5):555-562.

[9]王明忠,杜秀秀,周宗奎.粗暴养育的内涵、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6(3):379-391.

[10]赵鑫,史娜,张雅丽,等.人格特质对社会适应不良的影响:情绪调节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4(8):86-92.

[11]侯珂,刘艳,屈智勇,等.留守对农村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倾向值匹配的比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6):646-655.

[12]Rosenfeld B,Richman M,Bowen L.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nd school outcomes:The centrality of the teacher[J].Chil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2000,17(3):205-226.

[13]Mikami Y,Hinshaw P.Resilient adolescent adjustment among girls:Buffers of childhood peer rejection an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J].J Abnorm Child Psychol,2006,34(6):825-839.

[14]Fanti A,Henrich C,Brookmeyer A,et al.Oward a transactional model of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J].J Early Adoles,2008,28(2):252-276.

[15]张皑频,杨德兰,侯有华,等.城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8):844-847.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externalizing problems behavior and related factors in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Sun Lilu,Zhao Juan,Peng Huan

(Research Base of Human Resources and Labor Economy,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ternalizing problems behavior and related factors in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so as to provide a decision making basis for consensus propaganda,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and intervention.Methods A total of 1 340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male 862,femal 478)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gathering areas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three cities of Chongqing,Shenzhen and Hangzhou,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evaluation were performed by adopting the Youth Self-Report(YSR),Harter Self-Perception Profile(HSPP),Lum Emotional Availability of Parents(LEAP),Perceived Availability of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PASSQ) and 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 Scale(PAS).Results The teste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non-clinical tested reasonable scoring range,the peer support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sexes(P<0.01),the person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self value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P<0.01),and both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extern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P<0.01),parents′ emotional availability and support showe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to extern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P<0.01),the working environment support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extern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P<0.05).The prediction of personal effectiveness to externalizing problems behavior was obvious(P<0.01),the social acceptance(P<0.01)and overall self value(P<0.01)were the predictive factors of externalizing problems behavior,and the work environmental support had the predictive effect on externalizing problems behavior (P<0.05).Conclusion Personal ability,parents′ emotional availability and support,work environmental support and social acceptance are correlated with extern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 in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The overall self value,social acceptance,mother′s emotional availability and parents′ emotional support have significant prediction,while the work environmental support has a predictive effect on extern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

characteristics of externalizing problem;relevant factor;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s

10.3969/j.issn.1671-8348.2017.13.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XSH021);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65KJD35)。 作者简介:孙丽璐(1980-),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咨询和社会心理研究。△

,E-mail:suenglilu@163.com。

D412.6

A

1671-8348(2017)13-1797-04

2016-12-23

2017-02-10)

猜你喜欢
显性负相关新生代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更 正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