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帕金森病住院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2017-06-05 14:18聂诚丽樊朝凤周小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医护帕金森病服药

聂诚丽, 樊朝凤, 周小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神经综合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帕金森病住院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聂诚丽, 樊朝凤, 周小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神经综合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 探讨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帕金森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80例帕金森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患者则实施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问题、依从性、相关知识知晓率与疾病应对态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SAS与SDS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依从性显著性优于对照组; 疾病概念、临床症状、治疗时机、高危因素、治疗措施、康复时机、紧急处理与预防发作知晓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 疾病治疗态度、社会参与态度、危险因素控制态度与应急处理态度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帕金森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借鉴意义重大。

医护患一体化; 健康教育; 帕金森

帕金森病(PD)是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而引发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降低为主要病理特点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老年疾病[1]。按时按量的长期服药是缓解该病最稳妥的临床方案,因此服药依从性与治疗态度是影响该病治疗进程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为探讨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帕金森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入院的80例帕金森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满足《英国脑库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2]中关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同时排除[3]: 合并反复脑卒中或脑损伤患者; 合并老年痴呆或认知障碍患者; 身心疾病或精神疾病患者等。其中,实验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5~83岁,平均年龄为(61.9±9.7)岁, H&Y分级1~2级14例, 3~4级24例,5级2例; 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为(62.8±9.0)岁, H&Y分级1~2级17例, 3~4级别22例, 5级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与帕金森病严重程度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即入院指导、疾病基础知识口头健康宣教、健康手册发放、一对一答疑解惑与药物指南指导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患者则实施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

1.2.1 医护患合作模式建立:由管床组长担任教育组长,每半个月组织1次帕金森病病友座谈会,由主治医生担任主讲医师进行集体式健康教育讲座,并邀请患者家属陪同并参与,重点传授患者家属以及照料人日常陪护中的护理技能与监督职责,讲述遵医服药的重要性,并针对患者不科学的饮食与生活作息进行改进,以此反复对患者进行覆盖式与不间断性教育。

1.2.2 个性化教育方案制定:建立患者健康档案,结合临床医师医疗文书、病例报告,护理人员的护理日志与患者基本资料等,分析可能出现服药不依从或消极应对疾病态度的原因,如细化知识不了解、负面情绪较大、家庭因素、药物不良反应与医患沟通不良等,逐一进行分析并对因处理; 通过医师细心与温和的讲解、心理疏导、药物不良反应对症处理与医患沟通等方案积极改善以上问题,并在一对一面授过程中讲述以往成功治疗的患者病例,使其联想疾病好转后的健康生活,使其以积极态度迎接疾病。

1.2.3 康复指导:对于疾病较轻的患者,可指导患者进行程度较轻的主动康复训练与社会活动;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由临床康复医师辅助进行,主要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与肌肉训练等,循序渐进的改善患者各项生理功能,使其逐渐进行主动训练,完成生活自理,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康复训练中,在旁予以辅助并给予鼓励,予以足够的家庭与社会支持。

1.3 检测方法[4-5]

情绪问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定,分数越高代表情绪问题越严重; 依从性采用临床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测定,以主动服药、按时按量为完全依从,被动服药、按时不按量或不按时按量为部分依从,不遵照医嘱服药或拒绝服药为不依从; 相关知识知晓采用《帕金森病知识问卷》进行测定,以各项题目准确率≥70%为知晓; 疾病应对态度采用《临床疾病知识-态度-行为模式调查问卷》进行测定,分数越高代表认知态度越良好[6-7]。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问题比较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SAS与SDS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问题±s) 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2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疾病概念、临床症状、治疗时机、高危因素、治疗措施、康复时机、紧急处理与预防发作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2.4 2组患者干预后疾病应对态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疾病治疗态度、社会参与态度、危险因素控制态度与应急处理态度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性[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知识知晓率[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4 2组患者干预后疾病应对态度±s)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帕金森病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群体,发病率高达1.7%以上,多成散发病例,与家族史关系较小,主要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与步态障碍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是现阶段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8-10]。针对该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以药物干预为主,因病程较长,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服药,方能达到控制症状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治疗态度是缓解该病的重要因素[11-12]。研究[13-15]指出,约40%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并发情绪问题,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对服药依从性与治疗态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之长久治疗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不再信任医务人员,长时已久则造成误解与沟通障碍,造成消极治疗的现象,形成恶性循环,对疾病的治疗十分不利。行为与认知干预是改善服药依从性与治疗态度重要措施,而行为与认知干预主要依靠健康教育进行,而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仅限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口头健康教育,其权威性与延续性无法达到临床上预期效果,使得离院的患者无法得到持续性的健康监督与教育,无法保证长期科学性服药,因此临床上需要更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协同医师与护理人员共同参与,采用延续性健康监督、个性化针对性教育与康复指导等措施,调动患者积极性,调节患者不良情绪,以三者共同努力战胜疾病的医疗服务模式,可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使患者更加信任医务人员,有效的实现延续性护理与权威性施教,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长久的监督与教育,从而使患者改正自身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能力,逐渐改善预后,甚至改变医疗结局,对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

[1] 施德. 健康教育在帕金森病疾病管理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 2015, 26(21): 3146-3149.

[2] 张月琪, 王刚. 国际运动障碍疾病协会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新标准(2015)介绍[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2): 122-123.

[3] 刘曲. 护理程序在帕金森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7): 23-24.

[4] Merz W A, Ballmer U. Demographic factors influencing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s (Zung SDS and SAS)[J]. Pharmacopsychiatry, 1984, 17(2): 50-56.

[5] 吴莉琴.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及焦虑心理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2(14): 2226-2228.

[6] 翟丹丹. 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帕金森患者的Barthel指数、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2): 47-49.

[7] 梁普莹, 崔立谦. 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焦虑的干预[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 20(14): 2043-2046.

[8] 王培芝, 代桂宁. 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6): 1472-1474.

[9] 廖喜琳, 钟美容, 李妍. 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管理能力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5(9): 2453-2455.

[10] 蒋海兰, 刘冰, 曹敏, 等. 护理查房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的效果评价[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5): 348-349, 390.

[11] 肖丽平, 陈世容, 黄敏, 等. 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头颈肿瘤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7): 820-823.

[12] 夏漫, 李凌, 熊莉娟, 等. 老年专科医护患一体化管理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15, 30(21): 9-12.

[13] 陈春霞, 董秀春, 郭发军, 等. 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8): 1142-1143.

[14] 付敏, 谢晓燕, 梁廷荣, 等. 医护患一体化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和护理中的临床应用25例[J]. 中国保健营养, 2014, 24(2): 1052.

[15] 张瑾. 护患一体化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6): 107-109.

Effect of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o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NIE Chengli, PAN Chaofeng, ZHOU Xiaoli

(DepartmentofNeurology,WestChinaHospitalof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510041)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o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s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model. Emotional problems, compliance,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disease response attitud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complianc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wareness rate of disease concept, clinical symptom, treatment time, risk factors, treatment measure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attitude to disease treatment, social participation, risk factors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model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doctor-nurse-patient integration; health education; Parkinson disease

2016-10-25

R 472.5

A

1672-2353(2017)04-056-04

10.7619/jcmp.201704018

猜你喜欢
医护帕金森病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服药先分阴阳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