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7-06-05 14:18赵世莉刘玉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依从性饮食血糖

赵世莉, 刘玉华, 徐 琴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 湖北 荆州, 434100)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赵世莉, 刘玉华, 徐 琴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 湖北 荆州, 43410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另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1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糖尿病各项检测指标、依从性、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组干预 1年后各项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干预后各项指标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疾病认知度有重要作用,可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终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1]。糖尿病的发生由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造成,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产生抵抗,导致体内血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异常,从而产生持续性高血糖,进而对多种组织和器官产生危害,导致病变和衰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2-3]。临床上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控制等,但由于糖尿病的病程长且患者需进行长期自主治疗,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可使血糖控制不当,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4-5]。本研究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3例、女43例,年龄38~78岁,平均(61.9±4.36)岁,病程1~11年,平均(6.7±1.8)年。入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类标准[6], 均为2型糖尿病,且能配合治疗和血糖监测,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① 空腹血糖(FBG)≥7.0 mmol/L; ② 糖耐量试验餐后2 h血糖(2hPG)≥11.1 mmol/L; ③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排除标准: ① 有智力或语言障碍、精神异常、意识模糊的患者; ②有严重急性并发症或躯体性疾病的患者; ③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④ 有其他原因所致高血糖的患者; ⑤ 具有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及其他严重急慢性疾病的患者。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男44例、女21例,年龄38~75岁,平均(61.3±6.42)岁,病程1~9年,平均(6.3±2.4)年; 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男49例、女22例,年龄42~78岁,平均(62.7±8.14)岁,病程1~11年,平均(6.8±2.2)年。2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史及合并疾病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且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和基础护理干预,给予用药指导和生活指导。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 建立健康档案: 成立由专业责任护士组成的干预小组,负责患者的健康管理,每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了解并记录患者的依从情况,并给予患者个体化指导和针对性帮助。② 健康知识教育: 基于患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程度,采用举办讲座讲解、观看图片和录像、书面阅读、一对一讲解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定期的宣传教育。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发病原因和机制、特征、危害、防治方法和治疗方案、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诱因、血糖监控方法等,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了解,提高其自主治疗和保健意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③ 心理干预: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难以治愈,由于长期治疗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患者易产生抑郁和焦虑心理,且糖尿病临床症状多,易反复,患者极易产生消极情绪,常不能积极配合治疗,依从性较差。干预小组的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征,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疏导,引导患者接受现状,用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病情,配合治疗。告知患者情绪对病情的影响,鼓励患者保持平静,减轻心理负担,指导患者调节情绪,树立治疗信心。嘱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情绪,进行适当疏导,让患者培养适宜的爱好,放松心情,另外还可组织病友会促进患者间的经验交流与学习。④ 饮食指导: 基于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年龄和劳动强度,结合病情,帮助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措施和关键步骤,饮食原则主要有营养均衡搭配,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宜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禁甜食,控制热量,维持体质量在理想体质量。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指导并帮助患者制订针对性食谱,讲解糖尿病常见的饮食误区,监督患者配合执行,自我监控。嘱患者家属配合执行饮食方案,监督患者合理饮食。⑤ 运动干预: 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适当运动可促进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对控制血糖有积极作用。针对患者的病情、体质、劳动强度,帮助制定适宜、适量的运动计划,告知患者适当运动对于治疗的积极作用以及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原则。维持固定运动量,不宜太过劳累,首选运动方式为慢跑和步行,另外还有爬山、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等,可交替进行,以提高患者积极性。此外,可适当增加饮食摄入,在餐后2 h左右运动,以避免低血糖的产生。避免在傍晚或夜间进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按时作息,提醒患者的家属和朋友予以监督。⑥ 用药指导: 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所服药物的主要功效和作用机制,告知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指导患者定时、定量服药,不随意增减用量,不随意停止用药,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告知医生,对症处理。监测患者用药后血糖变化,以及时调整药物类别和用量,达到最佳效果。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和注射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包括注射剂量、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时间、胰岛素保存方法、注射器和皮肤的消毒等,并进行不良反应监测。⑦ 血糖监测指导和低血糖教育: 指导患者掌握血糖仪检测血糖的方法,定期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血糖、测量时间、体质量、饮食情况等。低血糖表现包括头晕心悸、饥饿感、乏力、恶心、手足震颤、晕倒等,发生时可饮用糖水或注射葡萄糖注射液。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的糖尿病相关观察指标、依从性、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进行测评。① 糖尿病相关观察指标: 包括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② 依从性: 定期对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是否遵医嘱服药、是否合理饮食、是否坚持适量运动、是否监测血糖、是否定期复查。③ 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包括患者了解糖尿病健康饮食知识、合理运动的意义、糖尿病常见症状、糖尿病常见并发症。④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7]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相关指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BG、2hPG 和HbA1c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相关观察指标对比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干预后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遵嘱服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血糖监测及定期复查的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2.3 2组干预后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

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2 2组干预后依从性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干预后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为(27.6(4.7)分,干预后为(55.3(6.2)分; 对照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为(26.8(5.8)分,干预后为(32.9(7.2)分。2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2型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接受长期治疗[8]。2型糖尿病的患病与环境及遗传因素相关,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心理状态、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均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由于生活环境、文化程度、心理承受能力、经济条件的差异,不同患者对2型糖尿病的重视程度也不同,有些患者出院后不能保持合理科学的生活方式,容易使病情加重和反复,甚至引起并发症。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改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有必要对患者实施长期的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运动干预、用药指导等[9-12]。心理干预可调整患者的心理适应性,减轻其消极情绪,帮助患者以积极心态接受治疗; 饮食指导能帮助患者进行饮食控制,从而有效控制体质量,使胰岛素的靶组织敏感性提高,缓解胰岛负担,发挥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作用; 运动干预的目的是促进患者进行适量运动,提高机体酶活性和代谢能力,减少脂肪,降低血脂,预防肥胖[13-14]。

本研究干预小组成员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心理和身体状态,鼓励患者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糖尿病,配合治疗,提高依从性,达到了长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延长寿命的目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加强患者遵医行为有良好作用。另外,观察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而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越多,自主治疗和保健意识就越强,有利于病情的控制。2组患者干预1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 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效果更加明显。FBG、2hPG、HbA1c不仅是诊断糖尿病的参考指标,而且是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检测指标,可反映血糖控制情况和说明治疗效果[15-16]。本研究中, 2组患者干预1年后的各项血糖监测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 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Browning C, Chapman A, Hui Y, et al.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n China: the Happy Life Club, a pragmatic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using health coaches[J]. Bmj Open, 2016, 6(3): 1-16.

[2] 刘晓伟. 氯沙坦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CD68和MCP-1表达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16, 40(7): 689-691.

[3] Hara Y, Hisatomi M, Ito H, et al. Effects of gender, age, family support, and treatment on perceived stress and coping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Biopsychosoc Med, 2014, 8(12): 16-19.

[4] 姚蕾. 杨蓉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6): 61-63.

[5] 刘晓宁, 仝超, 孔德明, 等. 椎间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糖尿病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5, 4(3): 169-171.

[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2, 20(1): 1227-1245.

[7] 李鲁, 王红妹, 沈毅. 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2, 36(2): 109-113.

[8] Shi Z.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0, 362(25): 1090-101.

[9] 徐灵燕, 李丽芬, 杜蓉冰.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 25(12): 123-125.

[10] Faria H T, Santos M A, Arrelias C C, et al. Adherence to diabetesmellitus treatments in family health strategy units [J]. Rev EscEnferm USP, 2014, 48(2): 257-263.

[11] 秦俭.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62例疗效观察[J]. 贵州医药, 2013, 37(1): 46-47.

[12] Altun I, Demirhan Y, Erkek Y, et al. Subjective well-being ofperson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Popul Health Manag, 2014, 5(22): 764-767.

[13] 张海华, 周冬兰, 周泽虹.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观察和护理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4): 45-47.

[14] 杨斌, 王志忠, 王晶, 等. 社区2型糖尿病长期路径化干预管理模式的研究[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 28(11): 1104-1106.

[15] 毕华, 邵俊伟. 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规范化管理[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6, 30(4): 290-292.

[16] 于萍. 家庭访视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与疾病控制的影响[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 28(11): 1107-1108.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ZHAO Shili, LIU Yuhua, XU Qin

(DepartmentofEndocrinology,JingzhouCentralHospital,Jingzhou,Hubei, 434100)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65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71 patient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rom July 2014 to July 2015 were as observation group. Indicators of blood glucose, compliance, mastery degree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both groups. Results Patients′ compliance and mastery of health knowledge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one year of intervention,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een in life quality and different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intervention before(P<0.05),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e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self-management and disease cognition level, improve blood glucose, and promote rehabilita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ype 2 diabetes; blood glucose control;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2016-10-06

R 473.5

A

1672-2353(2017)04-060-04

10.7619/jcmp.201704019

猜你喜欢
依从性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健康饮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