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的肝功能损害及临床干预效果观察

2017-06-05 14:18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抗结核服药结核病

秦 勤, 张 珺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呼吸内科, 四川 成都, 610000;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急诊科, 四川 成都, 610072)

抗结核药物的肝功能损害及临床干预效果观察

秦 勤1, 张 珺2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呼吸内科, 四川 成都, 610000;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急诊科, 四川 成都, 610072)

针对性护理; 抗结核药物; 肝功损害; 满意度

结核病泛指因结核杆菌感染而造成的机体脏器损伤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针对该病的治疗,临床上仍以抗结核药物干预为主,但药物治疗周期较长,可造成一系列药物不良反应,其中以肝损伤最为严重[1]。有研究[2]指出,在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施加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改善药物摄入造成的肝损伤,对疾病的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对患者健康行为、肝功损害与不良反应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入院的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制定的《结核病诊断标准》[3]之诊断,并经临床医师循证医学评估后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排除标准[4]: ① 复治、耐药结核病或药物禁忌证患者; ② 已丧失思维与语言沟通能力患者; ③ 合并身心疾病或精神病患者等。实验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4.2±6.2岁,体质量49~86 kg, 平均体质量67.8±3.1 kg; 肺结核48例,颈淋巴结核7例,其他结核5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4.9±6.6岁,体质量47~90 kg, 平均体质量68.6±3.7 kg; 肺结核49例,颈淋巴结核8例,其他结核3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与结核类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乙胺丁醇(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1022349)、异烟肼(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0699)与利福喷丁(上好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40199)三联治疗,即乙胺丁醇25 mg/kg, 每天1次,异烟肼5 mg/kg, 每天1次,利福喷丁0.6 g/次,每周2次,所有患者均给予保肝处理。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即入院指导、监督用药、施药操作、体位护理、心理护理与出院指导等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以上基础上加施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为: ① 健康教育:采取讲座的形式对结核病的病因、症状、所用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所致肝损伤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普及药物知识,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嘱咐患者服药期间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告知医护人员,不应自行增减剂量。② 服药管理:灌输将服药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理念,在日历日期上作标记,或制作3月内的服药提示卡片,并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 设定手机、电脑的闹钟,被动提示服药时间; 与科室沟通,将便携服药盒随身携带,使患者无时无刻记得服药; 嘱咐家属参与到服药管理中,采用电话、短信、微信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家庭式监督等。③ 健康行为:嘱咐患者家属严厉监督患者日常行为,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作息,保证治疗期间良好的起居与睡眠,戒除吸烟、喝酒、熬夜等不良行为; 嘱患者适当运动,提升自身免疫力等。④ 饮食干预:少食富含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如豆制品与鱼肉等,减少肝脏的负荷; 每日必须食用大量维生素,如水果与绿色蔬菜,并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有必要可服用维生素片,主要补充维生素C与维生素K等。

1.3 检测方法[5-6]

结合健康行为评估采用肺结核患者健康行为量表(HBSOT)进行,共包括躯体症状、心理焦虑、防痨认识与社会支持4个维度,分数越高健康行为越好; 结核认知水平采用王宏学者设计的结核知识问卷进行测定,共包含知、信、行3个维度,满分37分,分数越高代表结核知识越扎实; 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设计的简易服药评估量表进行测定,满分8分,分数越高代表依从性越高; 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100分, ≥90分为非常满意, 80~89分为比较满意, 70~79分为一般满意, 60~69分为略表不满, <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IBM公司SPSS 19.0软件分析全部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等级资料以n表示。结核健康行为、认知、服药依从性与肝功损伤的比较采用t检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躯体症状、心理焦虑、防痨认识、结核知识评分与服药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实验组患者干预后ALT与T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实验组患者总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实验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与干预前比较, **P<0.01;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表2 2组患者肝损伤恢复情况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 **P<0.01;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 论

中国是全世界范围内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目前约有5亿人感染,位居世界第2,年发病人数高达130万,约90%以上的患者均为肺结核,1/7的概率具有感染性[7]。针对该病的治疗,临床上仍以药物干预为主,其中以乙胺丁醇、异烟肼与利福喷丁三联疗法最为常见,可有效缓解病情,清除病原菌[8-9]。

表3 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表4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有研究[10-11]指出,抗结核药物治疗至少持续半年以上,但无法避免部分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其中以肝损伤最为严重。研究[12-13]指出,在抗结核药物停药后,肝功能将可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因此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是可逆的、可控制的,因此临床上可针对肝损伤予以一定程度的保肝药物,可大幅度提高肝功能的恢复。有研究[14]指出,在保肝干预的基础上,施加合理的护理操作可明显缓解肝损伤,主要因为合理的护理操作,监督患者日常行为,戒除不良习惯,缓解患者心理问题,指导患者家属参与患者日常服药与管理,给予正确的饮食干预,辅助保肝治疗,并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从而缓解药物性损伤[15-16]。针对性护理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流行的特异性护理模式,是针对某一症状或疾病而制定的护理方案,在抗结核病药所致肝损伤的应用中逐渐开展,并受到临床各界的一致认可。

[1] 刘焰. 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26): 146-147.

[2] 李盼盼. 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药物相关性肝损害的产生及干预[J]. 医学综述, 2014, 20(6): 1054-1056.

[3] 邹级谦. 肺结核诊断标准[J]. 结核病健康教育, 2008, 17(1): 7-9.

[4] 李桂琴. 抗结核治疗所致肝功能损害309例临床分析及处理方法[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0, 17(7): 22-23.

[5] 徐琦, 温文沛, 梁国添. 肺结核患者健康行为量表初步编制及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 44(15): 2755-2758.

[6] Kelly Michael S, Moczygemba Leticia R, Gatewood Sharon S. Concordance of Pharmacist Assessment of Medication Nonadherence With a Self-Report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 [J]. Journal of pharmacy practice, 2016, 29(3): 194-198.

[7] 刘小玉. 结核病合并基础肝病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J]. 医药导报, 2016, 35(3): 264-267.

[8] 孙勤, 孙雯雯, 沙巍, 等.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结核病患者治疗结局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5, 33(12): 725-730.

[9] 闫会杰. 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措施[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27): 214-215.

[10] 惠石生, 陈立章, 李战战. 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干预作用的Meta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5, 58(8): 912-920.

[11] 邱姣, 张晨, 毛苹, 等. 肾综合征出血热肝功能损害50例临床相关性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11): 1556-1556.

[12] 于晓燕, 龚君佐. 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疗效观察[J]. 西部医学, 2011, 23(11): 2166-2167.

[13] 张军国, 王丽萍. 护肝宁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39例[J]. 陕西中医, 2014, 35(5): 521-522.

[14] 林文锋. 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1, 21(4): 212-213.

[15] 李娜.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35): 152-153.

[16] 杨进孙, 汪长生, 都郭蕾, 等.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 2010, 27(1): 34-36.

2016-11-16

R 978.3

A

1672-2353(2017)04-195-03

10.7619/jcmp.201704063

猜你喜欢
抗结核服药结核病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先分阴阳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