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7-06-05 14:57徐美瑛江西省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上饶334000
当代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科室护理人员发生率

徐美瑛(江西省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

精神病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分析

徐美瑛
(江西省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

目的 探讨精神病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取68例护理不良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状况及原因,总结出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对策。结果 68例护理不良事件中无伤害21例,轻中度损害39例,重度损害8例。轻中度损害发生率与无伤害、重度损害相比明显较高。护理不良事件中他人攻击发生率为33.8%,坠床、跌倒发生率为17.6%,自伤发生率为11.9%,走失发生率为11.9%,用药错误发生率为5.9%,压疮发生率为2.9%,猝死发生率为2.9%,异物吞食发生率为4.4%,自缢发生率为2.9%,疾病发作发生率为2.9%,噎食发生率为2.9%。其中他人攻击发生率与坠床、跌倒发生率相比明显较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包括风险意识较低、风险意识较低、责任心较低、服务态度较差、护理素质较低、沟通能力较差、组织管理较差、基础设施缺乏、护理工作安排不合理、患者病症较为复杂、护理工作流程混乱、规章制度要求较低、团队协作较差、医护沟通较差、知识培训较差。其中风险意识较低发生率与沟通能力较差相比明显较高。结论 精神病科护理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较多,临床需根据实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精神病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对策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时,更加注重护理舒适度,这也对医院临床护理过程提出更多要求[1]。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当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不仅影响患者生命安全,也导致护患矛盾加大,影响医院长久运作[2]。此次研究中对精神病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对策,以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江西省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科发生的68例护理不良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涉及的68例患者中男41例,女27例;患者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7.2±5.7)岁。患者疾病类型分类: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1例,情感性精神障碍18例,精神分裂症32例,精神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4例,其他疾病3例。精神病科护理人员32名,均为女性,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30.4±6.2)岁;护龄1~17年,平均护龄(4.6±2.5)年;学历:中专17名,大专1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者4名。

1.2 方法 精神病科相关人员需组织成立护理管理委员会,相关护理人员需在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及时上报,并由护理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护理,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经过、结果、原因等进行综合讨论分析,将所有研究结果进行记录,并存档保存。

1.3 观察指标 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并统计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损伤程度状况:无伤害:护理不良事件未对患者造成身体损害;轻中度损害:护理不良事件引起患者出现轻微伤害,生命体征轻度改变,需进行简单的处理治疗;重度伤害:护理不良事件引起患者出现严重机体损害,引起患者出现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进行急救或导致患者出现永久性相关功能丧失、引起患者死亡等[3-4]。

2 结果

2.1 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损伤程度对比 68例护理不良事件中无伤害21例,轻中度损害39例,重度损害8例。轻中度损害发生率与无伤害、重度损害相比明显较高。

2.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类型 护理不良事件包括他人攻击、坠床、跌倒、自伤、走失、用药错误、压疮、猝死、异物吞食、自缢、疾病发作和噎食。其中他人攻击发生率与坠床、跌倒发生率相比明显较高。见表1。

2.3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包括风险意识较低、风险意识较低、责任心较低、服务态度较差、护理素质较低、沟通能力较差、组织管理较差、基础设施缺乏、护理工作安排不合理、患者病症较为复杂、护理工作流程混乱、规章制度要求较低、团队协作较差、医护沟通较差、知识培训较差。其中风险意识较低发生率与沟通能力较差相比明显较高。见表2。

3 讨论

护理不良事件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此次研究对精神病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引起精神病科不良护理事件的原因较多,其不仅包括个人因素,也包括系统因素。因此,临床对精神病科患者护理时,需针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对策,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状况[5]。根据此次研究,总结出在精神病科进行护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科室需加强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素养,在出现不良护理事件时,及时上报,提升护理人员自身安全理念,促进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2)规范科室护理管理:科室需不断建立健全护理管理相关内容,制定相关管理条例,严格执行,提高护理人员的执行意识;(3)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科室需加强护理人员相关护理知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心及应急处理能力、业务素养等;(4)加强科室相关设施引进:科室需加强对先关基础设施管理,及时根据需求状况引进相关设备,并加强对科室内相关设施的定期检测和维修,保证急救有效性;加强病房管理,对于病情严重患者采取隔离治疗,避免患者之间病情相互影响。(5)重点监护:精神病科患者常存在一定的意识障碍,护理人员需加强科室环境护理,消除科室内安全隐患;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患者,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严密监控,避免患者走失、自残、攻击他人等,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安抚,并及时观测患者言行举止;减少护理人员交接时间,加强夜间对患者的巡视,适当增加巡查人数,避免交接班时出现护理漏洞,导致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6]。

综上所述,精神病科护理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较多,临床需根据实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表1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类型总结(n)

表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总结(n)

[1] 肖爱祥,林建葵,韦红梅,等.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1):11-13.

[2] 范翠玲,魏艳琴.精神病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9):107-109.

[3] 颜美霞,王颖昭,李金惠,等.精神科15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281-282.

[4] 杨金花,王世茹,陈慧雯,等.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0):175-177.

[5] 严芳,王剑英,李栓荣,等.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8):698-700.

[6] 郗小玲.精神科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211-22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0.090

猜你喜欢
科室护理人员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爱紧张的猫大夫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