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职业意向引导、分层递进培养“三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2017-06-06 08:07任文杰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三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任文杰

摘 要 针对现阶段高职生源素质不断下降的实际,高职院校的专业改革实践通过引入导师制,引导学生形成职业意向,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锻造“学习型”人才;按照企业需求,师生互选、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班级,校企合作,共筑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方案,分层递进培养“员工型”人才;以“五个一”工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奠定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基础,最终实现“三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职业意向;导师制;分层递进;“三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5-0008-05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出现持续下降态势,随之而来的是高考生源也在连续下降。数据显示,2008年高考生源达1050万人,2015年则下降至942万人,报考人数下降率近10%。從录取分数线来看,高校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高职院校尤为突出,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针对高职在校生素质情况的调研分析显示:42%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感到学习中存在困难;37%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态度不够认真;17%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一般。这部分学生具体表现为上课听不太懂,不懂又不想听,最后造成恶性循环,出现上课睡觉、玩手机、考试不及格等现象。

根据目前生源及培养现状,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运用先进的职业测评手段,培养学生形成以恒定职业锚为核心的个性化职业意向,按照不同的职业意向,把个性不同的学生组成一个个学习团队,分层递进培养现代人才:现代企业需要的素质相对较高、知识能力较强的员工型人才;对知识不断学习更新,对新技术不断探索追求,促进自我完善的学习型人才;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一、实行专业导师制,努力锻造“学习型”人才

(一)以培养学生形成职业意向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课题组依据元认知理论,依托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开发、电力、机械、计算机等四个专业群,按照“严格考核、公平竞争、以人为本”的原则选拔各个专业导师团队,选拔出来的专业导师经过学校的精心培训和科学考评,获得上岗资格。专业导师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舒伯的生涯发展等理论,调研挖掘学生的职业兴趣,把学生隐性的、感性的兴趣点突显为量化、具象化的职业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职业意向;专业导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帮助学生建立以稳定价值观为核心的“职业锚”,有针对性地培养与其职业意向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契合企业需求的个性化职业意向;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和定位时,可以运用职业锚思考自己的能力,确定发展方向,审视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发展方向相匹配[1],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内驱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锻造“学习型”人才。

(二)以导师制为主线,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

由于专业导师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专业导师既要品行高洁,又要专业素养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因此在选拔导师时,要把兼具大爱的教师选拔到专业导师队伍中来。

“三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最主要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学习,乃至具备终身的学习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导师需要不断地沟通、陪伴,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探索出学生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培养他们成为各具特色的高技能人才。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教学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和个人优势,必须选择最适合个体的方法[2]。作为导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性,要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利用兴趣引导、任务驱动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发掘潜力,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导师制管理办法》,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进行导师制试点,通过学校学术委员会严格考评,计算机学院与化工学院等院部35名专业素养优秀、工作积极主动的教师获得专业导师上岗资格。按照每学期的培养计划,专业导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面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学校组织检查实施过程记录及每学期学生进步情况等培养资料,促使导师制健康有序推进。

校企合作。校内专业导师与企业专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企业导师的专业优势,扶持学生专业社团,通过系列活动把专业导师与学生间分散、零碎、阶段性的关系渐渐梳理成明确、固定、连续的关系,变教师与学生间的生疏为导师与学生间的良性互动。通过校企专业导师渐进式引导和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从最初入学时的迷茫、困惑到逐渐自我清醒认知,主动开发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促使其成为“学习型”学生。

二、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分层递进培养“员工型”人才

(一)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班级,为培养“员工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制定不同教学目标,根据个体情况采取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使得个性不同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得到良好发展[3]。

按照“专业相同,综合考核,自愿选择”的原则,组建多层次多类型班级,各院部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的不同等将各专业分为“订单班”、“技术技能班”(升学班)和“技能班”等不同类型班级。每个院部都制订有分类型编班方案及科学合理的分类型教学方案。以电力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生为例,共有毕业生1171人,其中,技术技能班学生155人,通过专升本考试,共有130名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升学率84%;订单班306人,毕业后到订单企业就业278人,订单企业入职率90.8%;技能班710人,毕业后从事技能工作共585人,专业率对口82.4%,达到了预期目标。

同时,在分类型编班前,学院各专业都对企业岗位需求进行了深入严谨的调研,各专业依据教育规律和企业岗位要求,合理安排学时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强调职业化,实现了企业主导下的“双主体、六融合”模式。双主体即企业、学校;六融合,即学院管理与企业管理融合,专业教师与企业讲师融合,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融合,实习实训条件与企业生产基地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毕业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融合,从而实现学生的职业意向与企业未来的岗位需求精准契合。实施分层次教学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主动性显著提升。

(二)校企共筑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方案,强力打造“员工型”人才

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抓好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体系建设,实践体系按照“从单一到综合、从初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认知实习、预顶岗实习和顶岗实习[4]。学校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理论学习,企业师傅负责学生岗位技能传授。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安排、日常生活管理,逐渐形成了“四岗四递进”、“德学共育,三段递进”等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员工型”学生的培养质量。

1.“四岗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方达成合作意愿后,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据企业工作流程中的岗位能力需要,遵循学生从感性认识到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的递进培养规律,按照“认岗、习岗、贴岗、顶岗”四个岗位步骤,完成从 “新手”到“从业”的培养过程,形成了“四岗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将教学内容重组,以“实际、实用、实践”为选取原则,按照企业提出的教学要求,有选择地增加新课程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去,形成“专业课程+订单课程+技能课程”的培养内容。

打造专业课程体系。学校按照电气公司岗位实际需求、培养目标的岗位要求,进行能力分解,明确知识点与技能点;根据能力分解,把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由易到难进行排序,形成授课内容,通过多门课程整合,得到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以此为基础,确定以一个公共课平台为支撑,按照企业电气数控机床操作维护岗位工作过程,构建出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课—素质拓展课构成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按照“认岗、习岗、贴岗、顶岗”四个岗位(四岗四递进)步骤,融合了基础课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挑选与组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教学载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形成“基于能力培养,学习性工作任务驱动”的课程内容。例如,“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内容设计,选取机械零件作为教学载体,将工艺、编程、机床操作、零件加工等内容融合到由简单到复杂的零件加工过程中,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完善轮岗、顶岗实践体系。在校内实训工厂和企业进行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编程员、CAD/CAM软件应用岗位、机床维护维修岗位等6个岗位的轮岗实习,每个岗位4~5周时间。根据学生顶岗单位的休假时间安排,所以该阶段时间是弹性的,但不少于24周。在该阶段,学生与师傅签订顶岗师徒协议;以员工身份参加班前会、班后会,与企业员工同时上下班、倒班;企业教师考勤、考核学生;校内教师“周巡制”,即校内指导教师一周不少于一次巡视,了解学生轮岗实习情况,填写记录,收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日记、周记并批改。

最终评价阶段,一个轮岗实习小组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汇报顶岗实习的收获,汇报在岗位上收集的毕业设计素材,亦作为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以团队的形式作顶岗实习结果汇报,校企指导教师共同考核评价。

2.“德学共育,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使专业人才培养紧跟企业需求,构建开放的专业教学平台,确保学生能够在企业真实的生产岗位环境中学习并掌握相应职业能力,学校成立了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出“德学共育,三段递进”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专业导师参与职业道德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角色扮演,发挥企业、家庭、学校、学习团队影响力,熏陶感染培养学生高素质人品。该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第二课堂、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设计职业角色,排演职业情景剧,拍摄微信视频,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

其次,严格校企合作制度,利用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规范学生实习行为,建立企业工作经历手册,记录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并由校企双方导师给予指导性评价。学生定期上交实习心得,促使学生互相交流,参照先进,修正自我,加强导师对学生的日常沟通,有效引导,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通过企业先进员工的事迹耳濡目染,让学生切实感知榜样的力量,培育学生的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精神。

如图2所示,“德学共育,三段递进”是将原来的第3、5学期均分成工作和学习2个学期,即到企业技术岗位实习学期和在学校学习学期,使学生在学校的3个学年由原来的6个学期变为8个学期。第一阶段分为“2”个学习学期;第二阶段分为“3”个学期,即工作学期(岗位实习)→学习学期→学习学期;第三阶段分为“3”个学期,工作学期(岗位实习)→学习学期→工作学期(岗位实习/毕业设计),实现了工学交替。“德学共育,三段遞进”工学交替的主任任务是:

第一阶段的“2”个学习学期。专业导师与学生互选结对子,与思政课教师共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进行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基础能力培养课程、岗位基本能力培养课程和基础实验实训、校外认识实习等教学,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5]。

第二阶段的“3”个学期。专业导师通过座谈、专业指导、熏陶感染等方式培养学生高素质人品。在工作学期,实施第一层次岗位实习,到企业生产或一线基础管理服务岗位,进行轮岗体验,培养岗位基本能力;在2个学习学期,主要进行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专业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和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认识实习等教学,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第三阶段的“3”个学期。校内外专业导师与学生增进情感培养,引入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教育,为培养“员工型”学生打下思想基础。在第1个工作学期,实施第二层次岗位实习,学生到企业生产设计和基础管理岗位,进行轮岗实习,培养专业能力[6];在学习学期,主要进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和校外认识实习、校内生产性实训等教学,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知识和专业综合技能;第2个工作学期,实施第三层次岗位实习,学生到企业实际运营、维护与管理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培养专业综合能力。

3.建立科学合理、三维并行的学年学生素质能力测评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年学生素质能力测评体系,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航标”。测评体系涵盖以下内容:校企双导师学年评价,包括知识、技能和素养三个方面。薪酬递进评价。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按照学生技能水平提高,给予不同的顶岗薪酬作为客观的能力评价。不同层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顶岗职位的升迁,企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学年评价,多个评价内容构成立体、多维交叉、动态的测评体系,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发展性。

校企双导师从总体评价、职业道德、工作业绩、人际关系、专业技能、团队精神、吃苦精神、纪律观念、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等10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评价,从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竞争意识、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提升建议,并将以上信息及时与学校培养质量考评委员会沟通,由订单培养质量考评委员会制定出改进意见,在新一届学生的授课过程中进行整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的薪酬递进、学年能力提升等的综合评价,该评价体系按照“从单一到综合、从初级到高级”。既重视知识传授,又注重技能训练;既重视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训练,又注重岗位迁移能力培养;既重视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又注重创新创造能力提高。

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每学年以熟练师傅工作能力为标准,计算实习学生薪酬,作为学生企业操作技能水平评价依据。以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等级晋升、顶岗职位的升迁作为学生综合素养进阶评价依据,对学生进行三学年不间断的立体交互、多维并行的综合能力测评,最终达成“员工型”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以“五个一工程”为依托,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

为了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生活素质”和“拓展素质”,实施“每周做一件好事、每月读一本好书、有一个文艺爱好、有一项体育活动、每天运动一小时”的“五个一工程”,将素质培养工程融入课堂、娱乐、生活、社团和体育活动中,用日常记载和学生自报方式,按日常表现和综合效果积分,量化考核学生素质提高状况,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

(一)“做一件好事”,实现积善成德

以《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高校学生行为准则》为行为准则,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明德讲堂、广播站及专题讲座等大众传播媒体,宣传解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处处有雷锋、人人学雷锋”的氛围。注重关注拾金不昧、随手关灯关窗、热爱集体等小善之举,使其成为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实现“积善成德”的德育目标。对于学生的善行善举、好人好事评选应根据不同类别和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选认定办法,每学期予以总评记载,并根据持续保持的时间予以不同层级的积分奖励。

(二)“读一本好书”,激发学生正能量

依据图书馆开展优秀书目推荐和阅读指导活动,学期初通过网站和宣传版面发布优秀书籍推荐信息,院团委举办读书心得、读书笔记等成果展示活动,通过阅读经典书籍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摒弃负面思维,激发出正向能量。同时为了鼓励先进,学期末学校相关部门组织对全校学生优秀书目借阅情况进行评审,由相关院部对借阅最高的学生予以积分奖励。

(三)“每天运动一小时”,强健学生体魄

学校学生处、文教部协同各院部制定阳光体育活动规划,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强健体魄、开拓思维、提高自信,让学生“快乐运动、健康成长”。学生達到体质测试标准良好等级及以上者,方可参与三好学生和奖学金的评定。

(四)“有一个文艺爱好”,陶冶学生情操

学校团委结合院部文化建设,多层次立体整合学生业余兴趣爱好类社团,并由擅长文艺的院部派出导师,全方位开展学生摄影、绘画、舞蹈等社团活动;女学生较多的院部,可拓展出花卉、刺绣、剪裁等社团,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沃土,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学校相关部门制定此类讲座活动的管理办法,给予优秀社团一定的激励。

(五)“有一项体育特长”,培育学生坚韧品质

学校在每年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时,摸底并为每个学生建立体育特长档案,选拔特长突出的学生作为骨干力量组建体育社团,学校派出专业指导教师,科学训练,引领社团成员积极参加篮球、排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经常举办表演赛以活跃校园生活,定期组织邀请赛、对抗赛,在竞赛与对抗中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实现预定的目标,培育其坚韧品质。

猜你喜欢
三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如何发挥高校“三型”基层党组织在学科团队建设中的作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