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练习题设置的几点思考

2017-06-06 13:16蔡碧静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练习题小学数学

蔡碧静

摘 要:练习题是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工具,其不仅有利于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且还能有效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小学数学练习题设置技巧,旨在提升小学数学练习题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题;设置技巧

练习题作为小学数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不少教师在设置习题练习时,往往不经筛选或是尚未进行精心设计便要求学生去完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新课程深化改革的教学要求,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则需要老师革新传统的习题教学观念,巧妙的设置数学练习题,以便学生能够真正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乐的目的,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练习题的教学效率。

一、注重习题设置的趣味性

众所周知,数学本身便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与复杂性,且其大部分内容均为理论或公式,然而小学生的天性活泼好动,因而这样的内容极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难以提升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想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则需要老师在习题设置的过程中注重习题设置的趣味性,这样一方面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而另一方面有利于习题教学的深入开展。

如针对“路程”的习题教学,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有意识的算自身上学途中,经过某一特定地点时所发花费的时间,然后再计算到学校后的总时长,最终用以估算自身每分钟的行走距离。经此一引导,学生很快便掌握了路程、时间以及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且因该教学案例是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因而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营造出欢快、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确保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尊重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

学生均为独立的个体,不同学生之间必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为确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有效锻炼,教师所开展的习题教学也应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其能力水平,进而针对不同成分学生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这便需教师对学生有极为深入的了解,如此方能对学生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进而使学生得到应有的锻炼与收获。

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师的习题设置也应有模仿、提高以及拓展等性质之分,就以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为例,针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的习题设置应以基本形式为主,具体的题型为:学校有一长尾100m,宽为60m的长方形操场,则其周长与面积分别为多少?而针对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题型则应适当增添难度,改为变式题型,具体为:马路边有一长为30m,宽为长三分之一的广告牌,其周长与面积分别为多少?最后则是针对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则可以拓展性的题型为主,如:已知正方形周长与长方形周长相等,其中长方形长为10cm,宽为8cm,求正方形面积与周长。

三、练习题设计尽量生活化

数学本身便来源于生活,并最终也将于生活中应用,因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务必要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对实际生活的帮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就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言,其大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教师所设计之练习题,若能与生活紧密结合,将更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带动学生思考,使其愿意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如针对“24时计时法”的相关内容教学,教师便可引导学生互相真实的生活场景,如商场、银行的营业时间等,随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24小时计时法安排自身的一天生活,以此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的内容之后,老师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则可以尽量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设置下列习题:(1)小明进商店想买几斤苹果,每斤苹果4.95元,他妈妈让他买4斤,试问总共需要多少钱呢?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进行习题设置,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从而全面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突出目的性和针对性

教学的主要目的自然是为了促进最终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而练习题的设置也应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即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来设置相应的习题。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注意习题的设计应同时包含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内容,并谨遵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而在提升学生学习自信之余避免与教学目标相背离。与此同时,教师需摒弃传统反复但目的性不强的练习方式,该以强调练习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如此方能达到习题练习应有的效果。

例如,针对“分数应用题”的练习过程中,其教学关键便是要让学生找准其中的已知单位并确定未知单位,只有掌握了以上关键方能达到解题的目的,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答诀窍。

五、注重典型性和全面性

众所周知,数学问题虽是变化万千,但却万变不离其宗,因而针对同样的问题,教师应同时向学生讲述一般规律以常规规律的解法,以提升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针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教师便可以如下方式设置一组练习题。

1.制作一个长6m,底面为30厘米正方形的长方体通道,需使用的材料共计为多少平方米?

2.需要多少材料才能做出一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鱼缸?

3.教室长、宽、高分别为6米、5米、4米,内中包含33平方米的门窗与黑板,抛开门窗与黑板面积,若要对教室进行粉刷,需粉刷多少平方米的面积?

4.包装20厘米棱长的正方体,所需的包装纸面积为多少?

针对以上题目的解答,学生需掌握的关键在于“确定物体共有多少面以及要求面积是物体的多少面”对此,教师可首先采用比较分析法,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来确定需求物体多少面,随后再进行作答。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引导学生由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进而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进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小学数学作为数学的基础学习阶段,其不仅关系到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效果,亦是小学生数学思想与意识能否得到有效发展的关键。因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务必对数学习题教学给予足够重视,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深化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最终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葛剑锋.凸显数学练习“三性”,助长学生解题实力——探微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的策略[J]. 数学大世界旬刊,2017(1).

[2]谭志群.有关农村小学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J].教师,2016(18):48-48.

[3]唐伟丽.错题干预,借题发挥 ——谈小学数学习题讲解中典型错题的干预策略[J].新课程·中旬, 2016(11).

猜你喜欢
练习题小学数学
精讲精练习题 提升二轮复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