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放缓现象探讨

2017-06-07 00:03殷晓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对外贸易特征对策

殷晓娇

[提要] 从总量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增长放缓的特点,并且增长放缓过程中还包含显著的产品结构差异性。虽然我国出现贸易超调现象,但是我国在国际分工的收益额显著提高,能够快速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放缓为切入点,就其存在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增长放缓;原因;特征;对策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30日

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能够不断优化我国的开放性经济结构。为了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的获取能力,我国需要不仅加强国际资源的整合能力,而且需要加强自主创新环节,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一、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放缓的特征

在2012年中,全球贸易增长率仅为3%,随后的一年内,该数值依旧下降,在全球贸易增长减弱的背景下,我国贸易在增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金融危机过后的三年里,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值上涨。首先,经济增长逐渐放缓,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仅为两位数,并且速率不断下降;相比同一时期的进出口增长速度,我国出口增长速度远高于进口增长速度,出口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使进口贸易受到很多损失,在2015年中,我国进口贸易下降率达到15%。当前,很多国家都存在贸易增长趋势放缓的问题。由于贸易与经济具有密切联系,在2008年之前,全球贸易的增长速度是当前的几倍,但是当前的贸易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产出速度。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优势不断减少。其中,贸易超调在产品中的特征为:联合国部门根据贸易产品的特性进行了分类,在按照不同类型的产品分析中,能够获取产品的进出口参数,在此基础上能够得出产品结构与我国贸易之间的联系。

(二)产业链更加完善。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中可以分析出,我国属于全球较为重要的贸易国,随着本国企业与外贸企业的联合发展,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数值呈现上涨趋势,因此我国能够将这些供应链进行优化配置,从而获取更多的收益。在我国产业链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能够使产业集群更加具有科学性。在当前社会中,我国有很多制造业产业集群,如家用电器产业、电子产业等,并且不断朝全球供应链进行扩张。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很多企业的生产能力取得了较大进步,使我国的工业产业链更加具有系统性。很多生产商的零件能在附近区域实现完整配套,并且对国外材料的进口订单量不断下降。

二、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放缓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级产品贸易额降低。当前,全球经济处于调整恢复阶段,国际市场需求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由于国际较多产品价格降低,不同于制成品,初级产品贸易额具有明显的降低趋势,使我国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因素为:制成品。但是,由于我国进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占有很大比重,这也是我国进口增长放缓速度大于出口的原因。相比于外需市场,我国内需市场在快速发展中,能够使消费品的单独销售总额不断上涨。在内需市场比例不断加大的过程中,消费品贸易出现逆势上涨的趋势,同时消费品的增长指数越来越稳定,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贸易增长。然而,近些年来,我国中间产品在出口、进口方面出现减弱情况,并且占据主导地位的产品属于中间产品,一旦其进口下降,将会造成我国进口贸易受到影响。对外贸易增长放缓不仅有负面影响,也有积极影响。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空前发展,2013年在世界贸易国家中占据一席之地,有效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在当前环境中,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存在劣势,主要是由于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并且该条件长期低于数值1。

(二)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2008年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受到了影响,整个贸易额呈下降的趋势。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生产自动化进程不断推进,使发达国家的經济贸易在全球GDP中逐渐下降。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放缓,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贸易增长放缓又称贸易超调,是多个方面共同影响而产生的情况,包含:生产模式、商业模式、需求量、融资因素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贸易国别因素、总量因素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波动。学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呈放缓趋势还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供应链国际化、贸易政策、贸易结构、经济形势等,由于贸易超调问题主要出现在金融危机时期,当危机结束后,我国对外贸易依然处于增长放缓趋势。从当前贸易的总体情况来看,2013年全球经济呈现缓和趋势。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以美国为主的少数国家经济出现复苏状态,但是欧盟经济依然处于衰落状态。由于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国际经济增长预期数据受到影响而下调。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全球经济在2013年增长了3.6%。由于全球经济趋势预期呈现下降趋势,使主要商品在国际市场价格中不断下降,同时全球供求关系出现了很多变化。相比于金融危机发生前的几年内,国际主要商品价格增长速度较快。当前环境中,制成品售价处于稳定趋势,相比于该类产品,很多初级产品呈现较大的下降幅度。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在增长的过程中,使国际市场的主要产品价格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对我国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具有影响。进口价格指标在不断上升,并且长期高于出口价格指标,并且贸易条件小于数值1,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处于弱势。

三、解决对策

近年来,以石油为主的初级产品在不断下降,其中2015年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国际市场主要商品在下降过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受到很多影响,不仅体现在我国的同类产品价格中,而且体现在我国的产品结构中。对于我国的贸易结构而言,由于制成品占主导地位,相比于出口结构,初级产品占进口结构的较大比例,同时在近几年中的增长幅度较为稳定。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放缓的角度进行分析,产品价格因素具有重要影响。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我国制成品价格下降幅度小,对应的工艺制成品的贸易结构相对稳定。贸易增长放缓并非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收益额降低,由于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与价格具有密切联系,能够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贸易超调的解决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当前社会中,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进出口对其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弱,使贸易发展稳定性不断提高,能够使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有科学性。全球主要产品价格在变动的过程中,贸易结构在不断完善,能够促进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对我国的国际资源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优势;由于国内生产制造能力在不断提高,使我国产业链越来越完整。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主要依靠创新,从我国的长远利益进行分析,能够显现出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呈现不断升级的趋势,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相比于金融危机之前的阶段,我国当前处于新常态时期,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优化贸易结构,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结合如今的贸易发展目标,我国需要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我国在扩大进口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提高国際资源的整合能力。由于当前时期我国贸易快速上涨,从出口导向的理论进行分析,该理论的性质反映了扩张进口的原因,即提高出口竞争力。在贸易增长放缓的环境中,我国必须保障出口实现稳定增长,使进口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落实好进口的扩张工作。根据国务院的部署方案,我国在建设进口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优势,使出口便利水平逐步提高。初级产品在下降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利用初级原材料的能力,我国需要充分分析内需快速增长的优势,在扩大高端消费产品的过程中,实现进出口的发展平衡性,从而满足我国人民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基础上,需要完善我国的产业价值链。

(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当前环境中,由于全球供求关系不断调整,国际市场中的初级产品与制产品价格出现了变化,我国的国际地位朝优势方向发展。因此,我国贸易增长呈现放缓趋势,但是对外贸易收益额逐渐上涨。石油作为我国的主要进口产品,近年来在我国的进口总额中占10%,结合2015年的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石油进口数量比前几年增加了19%左右,当进口数量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我国获取了良好的收益额。由于中间产品进口额在不断减弱,并且我国出口中含有的进口零件呈现下降趋势。这些数据信息充分反映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在产业价值链中占优势。但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我国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朝国际发达制造业的方向发展。我国需要不断整合产业群,部署多项策略,不断推进我国创新产业的发展,尽快围绕我国的企业制造商,优化产品结构,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呈现新的形态,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制造业能力,为产业的创新研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国能获取更多的贸易附加值,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的贸易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焕荣.“一带一路”新格局指引下我国对外贸易转型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31.

[2]刘瑶.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困境及其出路[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3.11.

猜你喜欢
对外贸易特征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如何表达“特征”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抓住特征巧观察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