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研究

2017-06-08 05:50黄新民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黄新民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湖南 益阳 413500)

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研究

黄新民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湖南 益阳 413500)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断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对比(1)研究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03.6±26.7 min、236.4±38.7 mL)、(75.6±14.8 min、152.3±24.9 mL),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分别为(31.2±5.2 d、16.2±6.4 d)、(36.9±6.8 d、75.6±25.9 d),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3)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分别为82.6±12.5分、75.3±7.8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优点为术后患者下床锻炼时间早,髋关节功能恢复好。

全髋关节置换;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

随着社会发展的老龄化,老年人群逐渐增多每年我国的股骨颈骨折的发生比例约80万~100万[1]。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内固定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全髋关节置换术逐步成为外科手术医生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3]。因此本研究收集2014年2~12月本院诊断为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的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1年2月~2014年2月安化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骨折类型为Garden III、IV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研究组患者51例,男性34例,女性17例,年龄(69.5±5.7)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68.7±4.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伤后1~2 d来本院就诊;年龄>60岁。

1.2 手术方法

1.2.1 置换组 采用硬膜外麻醉,Gibson入路,健侧卧位,维持股骨柄前倾角,进行全髋关节置换。采用骨水泥者有36例、非骨水泥14例。术后伤口放硅胶引流管,术后3 d时间拔除负压引流管。

1.2.2 内固定组 采用小切口加压空心钉固定或用经皮穿针螺纹针固定,用股方肌蒂骨瓣移植固定,在X线C型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放入多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骨折部位,术后不放引流。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身体状况开始股四头肌锻炼,术后1个月借助助行器站立,根据耐受程度确定负重,骨折愈合后完全负重行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对两组患者于术后1年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项目包括: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4项构成,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对比(±s)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对比(±s)

项目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住院时间(d)术后下床锻炼时间(d)研究组103.6±26.7 236.4±38.7 31.2±5.2 16.2±6.4对照组75.6±14.8 152.3±24.9 36.9±6.8 75.6±25.9 t值6.25 6.98P值<0.05<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1年Harris评分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分别为(82.6±12.5)、(75.3±7.8)分,结果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年轻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原因为创伤所至,老年人多由于骨密度下降,导致股骨颈骨小梁变细,股骨颈生物力学削弱[4]。在发生骨折后,股骨颈局部极易发生缺血坏死,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成为骨科医师关注的焦点[5]。

目前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主要为无移位型(GardenⅠ、Ⅱ型)及移位型(GardenⅢ、GardenⅣ型),骨折治疗的原则是:复位、固定、康复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有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野显露好,操作简便、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空心钉术手术简单,创伤较小,理论上符合生物力学原则,在旋入时可产生静力加压作用,可促进骨折愈合,血运破坏小。但是有学者对230例接受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股骨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发现患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比例分别为3.5%、4.5%,明显好于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与内固定术相比,虽然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长,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但是可避免内固定术后带来的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风险[7]。此外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短,显著降低卧床期间吸入性肺炎、脑卒中、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内固定由于术中出血量小,手术费用低,适用于基础疾病多、心肺功能差的老年患者[8]。

因此,相对于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优点为术后患者下床锻炼时间早,髋关节功能恢复好。

[1] 王福权.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81例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2012,32(6):4-7.

[2] 吕厚山.浅谈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3,17(7):19.

[3] 时述山,胥少汀,李自立.人工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晚期并发症[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8(2):46-48.

[4] 魏杰,张登君,郭秀生,等.股方肌骨瓣移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中长期疗效[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5):370-373.

[5] 周海林.系统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0):4063-4065.

[6] 张晖,裴福兴.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期疗效评估[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2):835-836.

[7] 张韧,刘军,万利军,等.动力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 (1):48-49.

[8] 李世民,党耕町.临床骨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16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