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6-08 05:50尹勇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卧床尿毒症腹膜

尹勇

(信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河南 信阳 464000)

糖尿病肾病患者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的临床疗效观察

尹勇

(信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河南 信阳 464000)

目的 观察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而试验组给予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及血糖变化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rGFR均升高,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残肾Kt/V与治疗前相比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残肾Kt/V无明显变化;试验组HbA1c、FPG、RI用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HbA1c、FPG、RI用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PD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肾功能,有效、稳定地降低其血糖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择。

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作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高、进展慢、晚期并发症较多,而糖尿病肾病是其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1-2],晚期患者可出现顽固性水肿、低蛋白血症及肾功能衰竭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常需进行透析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为探讨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选取40例在本院进行糖尿病肾病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9月~2015年9月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6~78岁,平均(57.6±5.2)岁;病程5~22年,平均(9.4±2.6)年;试验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7~79岁,平均(57.8±5.4)岁;病程6~24年,平均(9.5±2.7)年;入选标准 :(1)患者符合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诊断标准[3];(2)无急慢性出口处感染者;(3)未出现除肾脏外多器官衰竭;(4)患者同意接受不同的透析分组治疗。排除标准:(1)腹平衡实验提示高转运;(2)其他严重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3)未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者;(4)存在急慢性出口处感染者;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患者于日间采用8 L的透析剂量,交换4次,每隔5 h交换一次透析液,夜间保持干腹,而对照组夜间留腹,其他如上述,采用低钙腹膜透析液,由Bater公司生产,根据病情选择1.5%、2.5%及4.25%透析液,同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降压等。

1.3 观察项目 记录两组患者肾功能及血糖变化的情况;肾功能包括残肾小球滤过率(rGFR)、残肾尿素氮清除率(Kt/ V),血糖检测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用量(RI)。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观察项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rGFR、残肾Kt/V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rGFR显著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残肾Kt/V稍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bP<0.05。

项目rGFR(mL/min)残肾(Kt/V)P值>0.05<0.05>0.05<0.0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7.05±1.64 8.62±2.18ab1.14±0.22 1.35±0.27ab对照组7.08±1.62 5.12±1.37a1.16±0.19 1.13±0.16 t值0.42 4.50 0.23 2.67

2.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HbA1c、FPG、RI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HbA1c、FPG、RI用量均显著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血糖水平在两组间比较(±s)

表2 血糖水平在两组间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bP<0.05。

项目HbA1c(%)FPG(mmol/L)RI用量(U/d)P值>0.05<0.05>0.05<0.05>0.05<0.0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7.92±1.83 7.14±1.45ab7.72±1.46 6.23±1.15ab23.57±6.15 19.26±5.27ab对照组7.94±1.86 8.85±1.69a7.75±1.52 8.86±1.63a1 9.26±5.27ab29.49±8.73abt值6.56 2.21 1.03 2.43 1.02 3.41

3 讨论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常见及多发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与血糖、肾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密切相关[4]。早期患者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可无明显或特异的症状和体征,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者。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最佳的治疗措施为透析治疗,而腹膜透析现被作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替代疗法[4],选择何种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通过观察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rGFR均升高,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残肾Kt/V与治疗前相比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残肾Kt/V无明显变化;试验组HbA1c、FPG、RI用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HbA1c、FPG、RI用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DAPD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肾功能,有效、稳定地降低其血糖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DAPD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肾功能,有效、稳定地降低其血糖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 赵军强,王焕从,张丽琴,等.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疗效[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4(6):89-91.

[2] 黄成文,郑庆发,石咏军,等.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因素分析及利尿剂对其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2(5):226-228.

[3] 俞凯.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并发低白蛋白血症52例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4,11(3):2172-2173.

[4] Lindsey JB,Cipollone F,Abdullah SM,et al.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and soluble RAGE(sRAGE)cardiovascular implications[J].Diabetes Vasc Dis Res,2009,6(1):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32

猜你喜欢
卧床尿毒症腹膜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人物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