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生态发展模式”对绩溪实施“文旅强县”战略的启示

2017-06-09 17:23童珊周建荣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绩溪安吉旅游

童珊+周建荣

摘 要:安吉凭借“生态发展模式”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的跳跃式前进。绩溪与安吉有着相似的生态发展资源,在“文旅强县”战略实施过程中,可以从安吉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文化挖掘、美丽乡村营建等方面借鉴成功经验,结合自身优势,创新举措,实现与长三角类似生态县的错位发展。

关键词:绩溪;安吉;生态;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004-03

安吉,浙江省北部一个极具发展特色的生态县,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中国首个生态县、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拥有中国白茶之乡、中国第一竹乡等美誉[1]。建立在自身优势资源基础上的“生态发展模式”使得安吉工业生产总值的从2001年的47亿元跃居到2016年的528亿元,安吉“生态发展模式”成为中国乡村发展学习的典型。

绩溪,安徽省南部、黄山东麓的山区县,是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处于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一圈两带”古徽州文化旅游核心发展圈内,是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徽墨之乡[2]。

《中共宣城市委、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苏浙沪的实施意见》中强调“县市区各自盯着一个苏浙沪县域中的标兵目标,全面明确学习追赶的内容、路径、举措、阶段性目标和工作要求”。绩溪与安吉同属天目山两侧,有着相似的自然生态禀赋,同时绩溪还是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与核心传承区,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地理区位的凸显,绩溪拥有着强劲的潜在发展优势。绩溪以安吉“生态发展模式”为发展坐标系,正合适。

1 文献回顾

安吉“生态发展模式”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安吉成功创建生态发展模式的经验探究或是围绕安吉某一具体产业,诸如农家乐旅游、竹产业链发展、白茶品牌市场竞争力分析等展开,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实地观察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为主。而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立足于自身特色,结合安吉生态发展经验,剖析自身发展瓶颈和解决路径的研究比较少。同时,有关绩溪“文旅强县”战略的研究目前大都以报纸、杂志的新闻报道较多,正规学术论文性质的研究存在空白。因此结合安吉“生态发展模式”思考绩溪“文旅强县”战略实施的具体落实路径,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具有一定创新性。

当务之急是要对安吉“生态发展模式”进行认真分析,明确绩溪与安吉的发展差距,总结安吉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县情,创新发展措施,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现实效果。

2 绩溪与安吉现实情况指标的对比

2.1 生态基础指标对比

从表1生态基础指标对比可知,绩溪的行政土地面积和安吉相比要少,仅为安吉59.7%,人口也仅为安吉的38.4%,人口密度相较安吉要低很多。但从森林覆盖率上看,绩溪与安吉是差不多的,甚至还要高安吉5个百分点左右。這说明绩溪作为皖南山区县,以“安吉生态发展模式”为蓝本,发展生态旅游其客观生态基础是具备的。

2.2 经济发展指标对比

从表2经济指标对比可知,绩溪经济与安吉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只有年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超过了安吉的50%,达到了67.1%,其中绩溪人均生产总值接近安吉生产总值的50%,为48.7%。而地方年财政收入、全年工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要远低于安吉,仅仅达到安吉相应指标的12.6%,16.8%,26.7%。数据说明绩溪与安吉的发展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以安吉“生态发展模式”为蓝本,绩溪经济发展是有目标、有方向可努力的。

3 安吉“生态发展模式”成功的经验

在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绿色浙江”战略目标的引领下,1999年安吉县成立了“绿色工程建设领导小组”,2001年安吉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生态经济强项、生态文化大县、生态人居名县”口号,实施生态立县战略,2003年安吉县人大通过了《关于生态县建设的决议》[5]。此后,经过10几年的努力,安吉“生态发展模式”进展突出,发展成绩骄人。安吉“生态发展模式”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3.1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有机食品基地的建设,培育出了安吉白茶、高山蔬菜、富硒米等特色农产品牌。并开办10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工的绿色产品远销国际国内市场,扩大了安吉生态农业的市场影响力。与生态农业发展密切联系的是以农家乐为主的安吉乡村旅游,并成立了“故里炊烟”农家乐联合社,开通了上海、杭州至安吉“农家乐”的直通车,在上海、苏州设立联络部,由专职工作人员驻守[6]。

3.2 大力发掘、开发生态文化 安吉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开发竹文化产业链、茶文化产业链,并赢得了“中国竹乡”和“中国白茶之乡”的美誉。安吉的竹产业、白茶产业已经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形成了一批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对唐古城遗址的挖掘修复、对递铺街道古驿文化及其景观的整理保护、对画家吴昌硕故里文化的搜集整理,都在某种程度为营建生态文化而努力。安吉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成为安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5]。

3.3 大力营建“美丽乡村” 安吉县通过科学规划,着力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特色小镇,如“天目慢谷、幸福上墅”、“万顷竹海——唐舍村”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美丽乡村”建设顺应了国家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时期发展主题,安吉也因此被评为美丽中国最美城镇。2016年1月29日,安吉天使小镇成功入围浙江省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为确保天使小镇的顺利建设,安吉地方政府成立了天使旅游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对天使旅游小镇规划设计工作进行组织领导。明确各主体工作职责,并对天使小镇建设工作进行动态监督,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加强政策保障,研究制定配套扶持政策,保障土地供给,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并严格资金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为特色小镇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7]。

4 “生态发展模式”对实施“文旅强县”战略的启示

绩溪县实施“文旅强县”战略,坚持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纲,以保护利用自然生态为基,以开发建设景点景区为本,以保护传承物质非物质文化为魂[8]。在扎实推进县域各项旅游工作时,可以将安吉“生态发展模式”中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的转化吸收,并突出自身发展优势,实现长三角类似生态县域的错位发展。

4.1 实现旅游业组合式发展 绩溪置县至今已有1480余年,文化积淀厚重,是徽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区,各种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遍布境内。徽派祠堂、古民居、古道、亭庙、古水口、古桥随处可见。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的胡开文“地球墨”,中华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原生态徽剧徽调,极具乡土文化气息的“赛琼碗”、秋千抬阁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熠熠生辉。“邑小士多、代有文人”的绩溪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曾涌现出众多位杰出人物,如抗倭名臣胡宗宪、红顶商人胡雪岩、新文化旗手胡适[2]。如此优质的旅游文化资源,是绩溪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绩溪可以借鉴安吉生态文化产业经验做好以下工作:(1)加快绩溪各旅游景点的整合,建设旅游精品景区。对各自然景观旅游景点如障山大峡谷、徽杭古道等进行适宜的、深层次的开发,提升景点的旅游质量。对人文景观如胡适故居、仁里古村等进行必要的修葺,对该类名人故里可结合实际史料事件进行创新性人造文化景观建设。通过重要节庆活动打造非物质文化游览周,并利用现代音像技术制作宣传片,增加省内外旅游景点广告投放量,扩大旅游影响力。此外,充分利用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平台,加强与示范区内各景点的合作,开发示范区“贯通式”旅游线路,扩大来绩游客量,实现游客资源共享。同时加强与沪苏浙区域的旅游企业合作,打造沪苏浙“后花园”,实现错位发展。(2)加快具有徽州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的开发,围绕徽墨、徽菜、徽雕做深文章。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细分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创新产品呈现形势,扩充产品使用功能。同时提高产品专利意识,创设产品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的不可替代性。此外,加大对旅游产品的营销力度,开设专门的旅游产品营销区域,为游客体验式购物创造条件。(3)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景区交通、停车场、公厕、餐饮、住宿、游览标牌等,将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做细作精,让游客能够拥有舒适的度假环境和心情。特别是针对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情况,加快对近年来兴起的新兴旅游形式的配套设施建设,如自行车骑行道、户外营地、房车营地、徒步驿站、骑行服务站等[9]。(4)通过招商引资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活力。首先,要创新体制机制,突出抓好旅游产业的招商工作,为相关旅游企业来绩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旅游产业招商引资队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做到专业分工,专人专事,确保招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结合自身已有资源和参与旅游平台的资源,做好对苏浙沪区域的重点、针对性企业招商工作,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4.2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特色小镇建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探索,绩溪县高度重视特色小镇建设,召开多次会议商讨相关问题,并结合地域实际,选择了特色小镇建设基础较好的伏岭镇、上庄镇和瀛洲镇,分别致力于打造“徽州味道小镇”、“雕刻时光小镇”和“徽商故里小镇”。由于目前我县特色小镇建设属于初创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诸如特色小镇总体规划能力不足,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筹资困难,特色小镇建设与古民居开发利用保护等[10]。安吉天使小镇建设的经验,对解决我县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政府相关负责部门应当组建专门工作小组,抓节点、保进程,给予特色小镇规划的指标倾斜;要有紧迫的竞争意识,通过抢立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创新资金筹措方式,吸引社会、民间资本的投入;分情况对古民居进行开发利用与保护,确保特色小镇建设与古民居开发利用保护相协调。

4.3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一方面要加大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如徽菜原材料、油茶、高山贡菊、山核桃、中药材、名优茶、特色经果林。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畜禽和特种水产品,如绩溪黑猪、小黄牛、石斑鱼等[11]。政府要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吸取安吉竹产业链、白茶产业链发展经验,增加生态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对专业农户的农业科技教育、指导和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扩大经营规模,组建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合作组织;积极组织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参与省内外特色农产品交易会,扩大自身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展开市场调查,开辟特色农产品到需求量较大市场的“快捷通道”;充分利用网络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无地域限制展销[11]。同时利用现有生态农业发展基础,发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优势,开展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农耕文化游、农业博览园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游,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吉县县情.http://www.anji.gov.cn/default.php?mod=article&do=detail&tid=23542.2017-02-22.

[2]绩溪县县情. http : //www.cnjx.gov.cn/content/detail/58a2b1bc4b8ede 1018cd924d.html.2017-02-22.

[3]钱晓康.安徽统计年鉴-2016[Z].合肥:安徽省统计局,2016.

[4]袁家军.浙江统计年鉴-2016[Z].杭州:浙江省统计局,2016.

[5]郇庆治.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模式——以浙江安吉县为例[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6(04).

[6]于立.創立一个中国式的生态发展模式:安吉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7]安吉天使小镇:为快乐而生[OL].https://sanwen8.cn/p/251N0Yf.html.2016-12-15.

[8]宣城市旅发委.绩溪县政协召开“加快文化旅游发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资政会[OL].http://www.ahta.com.cn/xinxi/html/16/161019101942.shtml.2017-1-25.

[9]绩政办.关于印发绩溪县人民政府“学习对接沪苏浙 学安吉赶遂昌”实施方案的通知[Z].2017-03-01.

[10].邵期静.关于绩溪县特色小镇建设的咨政报告[Z].2016.

[11].绩溪县农委.2017年绩溪县农业农村工作要点[Z].2017-03-10.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绩溪安吉旅游
All in a Day’s Wok
ALL IN A DAY'S WOK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