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式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案例

2017-06-09 16:16赵海军
科教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

赵海军

摘 要 当前的高中教育教学环境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促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提供真实的、合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PBL式教学恰恰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将学习的全部过程与任务或问题挂钩。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置身于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或学生之间的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主动掌握了“隐身”在问题背后的学科知识,促进了学生的系统学习和自我發展。本文首先阐述PB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进而叙述PBL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最后《洋流》为例,说明PBL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情况。

关键词 PBL式教学模式 高中地理 案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3.059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high school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team 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 Teachers provide real, suitable learning situations, stimulate students to find problems, explore problems, problem-solving skills. PBL teaching is just to emphasize th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learning is linked to the task or problem. Let the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the problem situ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by exploring students' autonomy or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to help student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master the "stealth" behind the question of discipline knowledge, promote the students' self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system. This paper firstly describes the basic concept and function of PBL, and then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PBL teaching mode, "finally"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operation, PBL teaching mode.

Keywords PBL teaching mode; high school geography; case

1 PBL式教学概述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式教学,指的是以问题为导向,基于现实情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课堂实施PBL式教学,是指基于课程标准并在对学情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情景资源,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符合地理学科特色的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解决这些结构不良的问题,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素养。

2 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是在授课老师的启发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模式通常包括确定学习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和问题、设计教学线索和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交流汇报、评价与反思等环节,其中问题、学生、教师是学习的三大基本要素。问题是PBL学习的起点,也是实施PBL教学的关键。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在学生解释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使他们确定了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并尽可能地积极搜索信息,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和理解问题,并尝试能够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当他们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后,学生要对自身进行评价和相互之间进行评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发展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同伴之间评价的技能。在PBL中,学生在PBL的过程中逐渐地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他们必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他们在学习中也逐渐变得不依赖于老师。在PBL中教师的角色是资源的提供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推动者或辅导者,他们的任务基本上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引导他们。

3 教学案例——以《洋流》为例

3.1 相关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2 课标要求解读

主要涉及一个概念、两个结论和三个行为动词。

关于洋流的概念,学生在探索航海路线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海水具有相对稳定的流向和流速,并且海水流动的规模也是巨大的。

一个结论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分布规律的归纳,可让学生先观察洋流分布图上太平洋海水流动的情况,然后观察分裂在图两边的大西洋,最后到南印度洋和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请学生试着画出世界洋流分布的模式图。另一个结论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发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规律,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既有有利的一方面,也有不利的一方面。以此来告诫学生要辩证地分析问题。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案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互联网+”的现实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