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散文阅读教学要效率

2017-06-09 07:41王煜芳
启迪·教育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散文阅读提高能力效率

王煜芳

[摘 要] 学生无兴趣、无能力,教师无方法、无热情的种种现状,使散文阅读教学一度陷入低效甚至无效的境地。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散文有效阅读教学,谈自己的一点见解,以求共同探究。

[关键词] 散文阅读 效率 提高能力

一、散文阅读教学现状反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而散文这一短小精悍而又富有美感的文学体裁,它本应唤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讴歌。散文阅读教学本应为阅读教学冲出一条新路,为语文教学营造一片碧海蓝天。但现状是:忽视文本解读,片面强调人文性,新模式课堂气氛过“闷”或过“闹”,滥用多媒体······导致如此现状的原因可能如下:学生的阅读积累不够、生活体验欠缺,使他们望“散文”而生畏,从而看不懂、读不透、悟不深; 而散文缺乏引人入胜的情节,且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单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使之难以沉浸到文本阅读中去;况且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长期艰辛的过程,但部分教师仅为应试搞题海战术,对学生缺乏一些有效必要的指导,从而使其陷入“苦海无涯,回头无岸”的无助境地。

二、对策与实践

1.向散文阅读教学要效率,就要让兴趣做学生最好的老师

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维系注意力,增加理解与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因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加大力度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惟其如此,方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中,乐此不疲。

针对学生阅读速度慢、阅读层面低、理解能力差的现状,教师可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先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让他们先读读《读者》、《青年文摘》等精致美文,再慢慢过渡到散文名篇的诵读上。通过阅读,拓宽自己的生活面,丰富人生经验,增加艺术修养,培育个性才华,提高审美水平,学生更可以获得一种对真善美的把握和领悟,培养起对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这是靠心灵对心灵的呼唤,靠情感对情感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决不是靠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

另外,苏教版的较多散文都煞费苦心地为学生预设了批注的“天地”,如《前方》、《我心归去》等,在鉴赏栏中有大量的留白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用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引导其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从而使之更好地读懂读透这类散文。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现有资源,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从而逐步把其对文章的思考引向深入。

2.向散文阅读教学要效率,一千个读者就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体验,对文本的解读也是不同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故而应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在教学时,当学生对设置的问题产生求知的欲望时,教师不要急于分析讲解,应该抓住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探索、交流,尽量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教学必修二的《荷塘月色》时,对于“我为何心情颇不宁静”这一问题,经过思考、交流,有学生结合文章主旨认为这源于作者的“惦着江南“的思乡之情;也有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认为这源于作者作为一个正直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冲突;还有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这源于“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投入学习的热情。因而,对于学生的这些个性化解读,我们要充分肯定,完全不必一定要把学生的思维和自己相统一。

当然,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性。因为,只有具有主导性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意识的学生。所以,在放手让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同时,教师还要适当地对学习内容加以点拨,使学生更加明确知识的重点、难点;对知识的纵横联系予以梳理,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便于学生掌握。下面我试以评讲汪曾祺先生的《泰山很大》(课外阅读文章)为例,谈谈我的感受。从对他们作业的批改中我发现他们头尾两题失分较多,于是,在评讲时,我把教学目标定为理解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脉络。我先让学生再次快速地浏览全文,同时,让他们把文中写到的和泰山相关的主要人物罗列出来,并把这些人物分类归纳。学生较好地完成了任务,找出了文中写到的三类人物。通过思考交流,学生发现就是从写三类人这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泰山很大的。由此,他们也领会了本文的匠心独运之处,即不从正面着笔,而用“侧笔”突显主题。对于“作者为什么说‘泰山是一面镜子”这个问题,我引导如下:此句用的什么手法?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比喻,“镜子”能照人,泰山……我又适时地激疑:在泰山这面镜子前,照了哪些人?各照出了他们的什么?在启发中学生主动发现了与前一题的联系,终于恍然大悟。

3.向散文阅读教学要效率,可提倡阅读与写作同行

让散文阅读与写作同行。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充实学生语言库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立足课内来让阅读与作文同行。立足课内,就是有效地利用现有教材,让学生在对文本的精读细品中学习写作技巧。叶老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教师要在对这个例子的深入剖析中渗透写法,让学生学会:谴词造句、开头结尾、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等写作技巧。

如在教学柯灵的《乡土情结》时,我就要求学生对其中出现的优美语句进行仿写。对“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一句,很多同学都有较精彩的仿写: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无根的野草,干涸的水井,凋零的黄叶,随浪而行的一叶扁舟;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无土的种子,断线的风筝,折翼的天使,颠沛流离的纸鸢;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黑夜的孤星,迷途的小鹿,失群的大雁,随风飘荡的柳絮。

另外,我也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也能及时地捕捉创作灵感,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人生感悟等。现将学生创作的精彩片段摘录如下:即将枯萎的花朵说:“心灵的选择是把转瞬即逝的生命献给大地一样平凡的举动”;苍劲挺拔的松柏说:“心灵的选择是面对严冬毫不退缩,有钢铁一般的意志”;破土而出的小草说:“心灵的选择是放弃昔日大地的温暖,努力冲破泥层的勇敢”。恬然自得的陶渊明说:“心灵的选择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舍得;潇洒豪放的李白说:“心灵的选择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那份坚毅;忠贞不二的韩愈说:“心灵的选择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那份执着。

此外,向散文阅读教学要效率,教师还可让学生对经典美文多诵读多感悟,并通过适量的实战演练,让学生在练习中实践阅读方法,提高散文阅读能力。教师可精选一些优秀散文篇目(如朱以撒《在风中长大》、林清玄《菠萝蜜》、冯骥才《苦夏》、周国平《丰富的安静》等),让学生在实战演练中消化并吸收有效阅读精髓。除教师精批精讲外,还可让学生互批自批、對答案进行“反推”感悟、自我反思、质疑、二次练习,强化得分意识,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顾相栋.高中散文阅读有效教学摭谈[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04).

[2] 罗权.浅谈高中散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学时空,2014(06).

猜你喜欢
散文阅读提高能力效率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
细品杨绛的“愧”与“善”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