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式教育:一支唱响生命的田野牧歌

2017-06-10 22:37
江苏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智育场域个体

主持人语

儿童是什么?卢梭说:“儿童是大自然派驻到成人世界的天使。”他們目睹的一切世界都是美好的,并充满神奇的色彩和生机。当我们还没有走进儿童世界,触摸到儿童真实律动的时候,我们是没有资格用我们所谓的教育去干预儿童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历经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推出了牧式教育这一基于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和组织形态。儿童是属于大自然的,具有大自然恣意飞扬的天性,懵懂好奇、热烈萌动,一切活动都顺乎于心,听从内心的召唤。任何强求或强行教化儿童的行为,都会扼杀儿童成长的机制和心理。牧式教育正是从自然生长和自然教育中得到启发,遵从生命个体的天性和成长环境,为儿童创造一个妥帖心性的学习场域,让儿童在这个场域里自然生长、自主发展。

牧式教育的提出,具有一定的伦理基础和哲学意蕴。牧,是一种放养:重在给牧群一个充分自由的时空,让牧群能够在自然的状态下自行活动、自我选择、自取所需。牧,营造的是一个有规则的生态场:牧群必须遵循牧场的规则才能彼此获益、和谐共生。牧,讲究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有经验的牧者,不仅不会让个体掉队,还会让其生长得身形矫健、体格强壮……有鉴于此,牧式教育从放牧的行为和过程中受到启发,并在深入研究牧场的生活规则和生命状态的基础上,将“牧”的思想和行为创造性地应用到教育上:开放学生的学习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实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尽最大可能解放学生的教育追求;注重构建集体生态,追求学习共同体建设,关注集体智育背景下的个体成长,让学生在集体智育中习得良好的人文素养;坚持“全纳教育”,探寻着一套科学的育人机制和教学方法,把每一位学生教育好、培养好。

猜你喜欢
智育场域个体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查无此人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做人教育是道德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
大学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研究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也要注意一种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