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海军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6-10 00:48赵峰民杨兴宝斗计华
教育界·下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

赵峰民+杨兴宝+斗计华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摘要】文章分析了海军院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和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海军院校任职教育中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有助于满足部队对创新性军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海军院校;信息化

现代战争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海军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历史使命。但是目前海军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的需求很不匹配,难以满足部队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结合新形势下院校教育的实战化改革,开展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军已经初步建立了以任职教育为主体的军官教育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军事院校的人才培养从开始就具有普通高校学科本位的特点,现在这种模式仍然是我军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的缺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

目前海军院校的任职教育还停留在岗位教育[1],过分强调岗位需要,强调“专才”的培养;专业设置与作战需求相脱离,缺乏针对性,对军官的个性和职业发展不够重视,不利于潜能发挥。

(二)课程体系缺乏时代性,教学内容陈旧

首先是在装备的研制以及部队的重大活动中,院校获取第一手资料难度大,部队最新的训练成果和典型案例进入课堂的进程较慢,使得课堂教学与部队训练结合不够紧密;其次是不同层次院校的课程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内容的交叉重复现象较为严重[2]。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部分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理论讲解为主,对实践性教学不够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率低,没有积极引入教学信息化研究的最新成果。

二、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条件下的高科技局部战争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改变要求海军院校人才队伍的素质结构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广大教员不但要有专家型技术人才和创新型理论人才,还要有复合型指挥人才和精英型作战人才[3]。

目前海军院校普遍注重知識的传授,而弱化了专业知识和军事素质的整合。同时,院校教育对部队需求预测不足,导致学员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创新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适应部队的需要。因此,海军院校教员队伍结构的调整和部队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直接推动海军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转型。

三、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条件下海军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和培养策略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

(一)确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任职教育思想

建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分析职业能力是实施能力本位教育的第一步,将一个岗位划分成若干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并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培养。

(二)明确以应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调研,摸清部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毕业学员的主要优势和不足等,使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建立在科学的客观依据之上。另外,要兼顾学员职业发展的需要确定培养目标,紧紧追踪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准确判断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对知识能力的需求。

(三)制定注重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培养方案

1.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三个贴近”的要求,关注学科前沿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及时吸收部队战法和训法改革新成果,不断充实新理论、新知识,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前沿性和应用性。

2.采取模块化课程设置。探索建立初级班“任职基础+任职能力+素质拓展”,高级班 “专题辅导+课题研究+案例分析+研讨交流+参观见学”的课程设置。结合专业特点,设置研究性课程,学员自定研究方向,教员进行理论指导,将理论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3.推进教学理念创新。以培养能力为中心,把教学侧重点从对内容的掌握转到对内容的应用上来,突出解决实际问题,与部队训练接轨,紧跟军事需求的前沿进行专业研究,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制定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养策略

1.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确定教学手段。强调传统手段与多媒体的科学组合,要求多媒体要重点反映一般教学手段难以精确描述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中注意配合板书、图像、动画、模型等其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员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问题为导引,讨论与交流相结合。教员把问题带进课堂,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运用问题进行启发教学,激发学员解决问题的愿望,追求教学的最佳效益。

3.大力发展实践性教学。依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能力结构,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使实践教学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充分发挥综合演习的优势,为学员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演习是军事院校战术、战役、战略教学的高级形式,是军事理论学习和完成技术、战术基础训练之后,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进行的综合演练。

(五)扩展培养空间,实现国际化的培养过程

可以借鉴美军院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逐步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1.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担任本校客座教授或进行学术讲座,开阔学员视野,提高办学水平,加强院校与外部的密切联系,取得改进办学的建议和支持。

2.加强与国际院校的教育交流。聘请外国教官到本国教授课程,为本国直接比较借鉴和取长补短提供最可靠的现实机会;加强国际参观见学与交流,派代表团互访,进行实地考察见学和学术交流,让学员开阔眼界,丰富知识;互派军官进修深造,在提高我海军认可度的同时又能够开阔学员的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张鉴.深化海军任职教育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J].海军学术研究,2015(07):66-68.

[2]梁德清.深入推进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的思考[J].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15 (05):109-110.

[3]郭云玮,卢丹路.院校人才培养“靠拢部队聚焦实战”的三个着力点[J].海军院校教育,2016,26(04):25-27.

猜你喜欢
信息化
水利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探讨
如何构建交通信息化的防护墙?
法律为信息化护航
医院会计信息化 路怎么走?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