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背景的安全系统工程教学改革模式

2017-06-10 01:02黄俊歆
教育界·下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黄俊歆

湖南工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要】安全工程专业在我国高校中已经开设了多年时间。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各个院校推行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安全系统工程教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基于卓越工程师背景下安全系统工程教学模式的开展,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背景;安全系统工程;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教研教改课题“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湘教通[2013]223号-520)的研究成果。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改革要求,各个院校推行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兼具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安全工程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非常高,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并掌握技术与管理、安全科学的操作方法。

一、安全系统工程教学要求分析

就现阶段来看,各个高校都将安全系统工程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的重点主干课程,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根据对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他们的就业岗位非常广泛,包括建筑、机械、煤矿、核电站、化工厂等,工作涉及的理论知识多是他们在教材中接触过的知识。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对于学生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是他们日后工作开展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安全系统工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安全系统工程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学不同,有著较强的实践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只能掌握理论知识,无法锻炼实践能力,且教学活动多是从理论角度出发,实践与理论脱节问题严重。

其次,安全系统工程教材的知识面非常广,内容包括管理学、线性代数、概率论、逻辑学等知识,难度偏高。由于教学进度快,部分学生难以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最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不足。由于学生在毕业后会进入各行各业,工作内容复杂,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根据工作需求来进行调整。如果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发展。

二、基于卓越工程师背景的安全系统工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对知识结构进行重构

对安全系统工程这门课程而言,其重点内容包括系统安全预测、事故致因分析、风险评价与危险控制、系统安全分析几个方面,有些内容理论性较强,有些内容则更加偏向于实践性。在危险控制的教学内容上,不仅涉及基本的原则与理论,也有很多的实践性内容。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可以将这些知识划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内容。

由于学习难度大,学生在刚刚接触到这些知识时,往往会感到困难重重,不知道怎样下手,只能按照传统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为了实现理论、实践教学内容的平衡,教师应对这两类知识采取不同的教育和考核模式,在要求学生记忆、理解的同时,也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在考核方面,将案例分析、评价报告、计算机操作评分纳入平时成绩。此外,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需要额外设置创新环节,让学生通过各类渠道来进行调研,锻炼他们的资料收集、分析能力。

(二)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实践能力一直都是学生的短板,为了避免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必须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首先,加强总结与分析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可以借助所学知识来总结企业安全问题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预测今后的问题趋势,提出预防措施。

其次,在现场检查知识的教学中,引入案例,让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来编制检查表,对照国家规范,找出其中的危险源,制订防范计划。

最后,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带领他们走入工厂、企业,让他们学会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并进行定量、定性评价和完成评价报告的撰写,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直接借助幻灯片、板书进行播放。由于安全系统工程教育涉及的内容复杂、抽象,依靠幻灯片和板书,学生很难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也很少去主动钻研学习内容,课堂气氛沉闷。为了顺利拿到学分,学生在考前死记硬背,教学与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笔者建议,在安全系统工程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引入安全系统工程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生产案例,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利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契机,让学生参与到工厂实践中,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大赛,拉近学生与安全系统工程教学内容的距离。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在安全系统工程教学中,要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让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全盘的把握,引导他们分析,思考和反思现有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教师在讲解某个重点和难点知识后,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调研来写出综述文章,找出论述中的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内容。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文献调研的方式,利用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等来搜索文献,然后一 一整理,列出明确的清单。

其次,让学生掌握分析和总结的方法,统计当前安全系统工程的最新进展与研究热点,把握行业发展动向。

最后,完成论文的撰写,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调研结果分析相关问题,撰写文献综述,分析其中的问题,自己来探索相关的对策。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适宜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获取。为了提高安全系统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创新教学方法,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应用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模式,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团队学习方案设计过程中,由教师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论证,各个团队之间相互补充,教师对各队方案进行评审。对于有创意、有特色的作品教师可以为其开辟展示区,让其他同学进行观摩、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要满足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需要打造一支“学科配套、业务精良、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这是各个院校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安全系统工程教学的改革难点所在。为了实现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的,需要对師资力量进行整合,在保证安全系统工程专业教师做好原有教学任务的同时,聘请企业的技术人才来校任教,打造“双师型”队伍,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对安全系统工程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六)研发实训仪器与设备

仪器与设备的应用是提高安全系统工程教学质量的有效依托。在安全系统工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依托实习,还要配置好相关的仪器与设备。以矿业专业为例,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电工控制训练台、煤炭采掘机械实训装置、液压耦合矿用缓冲器、电控训练系统等。上述仪器与设备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

(七)考核方法要多元化

针对安全系统工程专业的特点,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实行“训练操作+训练报告+作品设计+作品报告+答辩”的形式。基础成绩占30%,每一个环节,学生只有顺利完成,才能够获得成绩。作品设计与作品报告占50%,按照学生作品完成质量来进行评定。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参与其中,根据排名来加分。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增强了安全系统工程专业学生的参与兴趣,能够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助于教师进行改进。

三、结语

卓越工程师专业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教育部对安全系统工程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特别是作为第一次课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对卓越工程师专业学生后续的实践创新能力、工程素养、工程能力的培养有巨大推动作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技术水平逐年提高,装备系统日趋复杂,安全系统工程知识也要不断更新完善,以适应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洋,朱锴,朱建芳,等.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11(12):67-69.

[2]黄冬梅,刘伟韬,常西坤,等.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科教文汇, 2015(28):54-55.

[3]李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安全工程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4):205-208.

[4]吴浩,池秀文,陈先锋,等.安全科学卓越工程师实验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33(08):193-197.

[5]Jaroslav Vala,Jana Sladová,Vlasta ?e?ichová,Igor Fic.The Changes in the Attitudes towards Poetry in the Class (14 - 15 Years Old) Thanks to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6]刘美,禹柳飞,王涛.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22(02):25-27.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