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信息茧房”效应干预

2017-06-10 00:25任凤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11期
关键词:信息茧房微时代大学生

摘 要大学生是我国网民主力军,也是微博、微信等“微产品”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在一个信息超负荷的时代,他们往往只选择自己偏爱的信息,不知不觉为自己制造一个“信息茧房”,而忽视主动的全方位营养汲取。同时,参与现实交往的欲望也将削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诱发诸多安全问题。本文从大学生“信息茧房”现状出发,分析其成因,阐述了干预大学生“信息茧房”效应之综合方案。

【关键词】微时代 大学生 信息茧房

1 引言

“微时代”各种“微产品”体现了现代社会最新的技术、理念和文化,创造了信息获取与传递的新方式、新格局,也给处于“微时代”的教育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是我国网民主力军,也是微博、微信等“微产品”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微产品”所带来的社交方式的变革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的“微依赖”现象已非常严重。在一个信息超负荷的时代,他们往往只选择自己偏爱的领域或信息,不知不觉就会为自己制造一个“信息茧房”,而忽视主动的全方位营养汲取。同时,参与现实交往的欲望也将削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诱发诸多安全问题和道德隐患。

引导大学生们摆脱“微依赖”,规避“信息茧房”负面效应,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讲诚信、有责任心的品格,恰当表达自己、彰显个性,避免他们迷失于网络、偏离社会主流思想,积极参与现实社会交流中,从而构建和谐、有序、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2 大学生“信息茧房”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即时通讯服务应用程序,发展至今其月活跃用户数已突破7亿。微信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的“微依赖”现象非常严重,半数大学生机不离手。在一个信息超负荷的时代,注意力有限的人们往往只选择自己偏爱的领域或者信息,只与兴趣相投、立场一致的人聚谈,长期处于过度的个性化选择中,不知不觉就会为自己制造一个信息的茧房。

校园“信息茧房”对大学生成长构成了潜在威胁,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思维创新,独立思考和全面发展。不仅造成个体认知偏差、盲目自信,同时由于异质群体间缺少有效对话,使群体之间丧失粘性,造成社会整体价值观因离散带来的缺失,甚至破坏对现实社会的基本共识。长期沉迷于微信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情感冷漠,交往能力下降,同时由于微信在交友方面的复杂性、随意性,易诱发诸多安全问题和隐患。社交的半匿名性提供了不顧忌后果的宣泄途径,易引发道德滑坡、语言暴力化等问题。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信息茧房”效应进行研究,了解其成因,探究如何规避其负面效应迫在眉睫。

3 规避大学生“信息茧房”负面效应之综合解决方案

3.1 加强政府的监管和媒体的正面引导

“信息茧房”现象的产生有媒体、用户、社会多方面原因,削弱“信息茧房”带来的影响同样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应强化公共平台信息监管,通过政府积极行为,有意识地使互联网平台成为不同声音的集合地,让各类信息能够更均匀地传播,让用户能接触到各类信息,有效规避不良思想的传播,从而消减极化和片面思想,提高互联网络中的信息质量。

(2)公众的媒体素养直接关系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塑造,新媒体平台应提供多元因子,建设公共论坛,让人们接触不同的信息,以走出“信息茧房”。

3.2 高校构建良性的信息环境

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网络监控,密切关注校园网络平台的舆论走向,屏蔽不良信息和极端偏激信息,实现校园网络的信息安全化,构建良性信息环境。学校还应使学生与本校的相关网站以及微信平台相关联,向学生推送综合资讯,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学校综合资讯。

另外,发展高校公共网络舆论平台,鼓励在公共论坛中发布各类信息,交流经验和知识,也是破除“信息茧房”的有效方法。通过设置校园公共论坛,加大校园网络中信息的全面性,使信息的传播更均匀,使广大的学生获得全面的信息,培养大学生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3 大学生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关键

大学生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是走出“信息茧房”的关键,作为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接触多元信息,深化对世界的认知,合理使用媒介,使互联网成为个人发展的助手,而不是“作茧自缚”。高校应利用各种渠道深化学生对“信息茧房”的认识,使大学生能够真切地认识到“信息茧房”的危害,使大学生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改变自己获取信息的方式,达到提高信息素养,走出“信息茧房”的目的。

4 结束语

大学生“信息茧房”现象的产生有用户、媒体、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削弱“信息茧房”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对校园“信息茧房”效应的干预,离不开政府对公共信息平台的监管,同时媒体的正面引导和高校良性信息环境的构建也必不可少,其次,大学生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帮助其走出“信息茧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梁锋.信息茧房[J].新闻前哨,2013(01).

[2]邵璀菊.微信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冲击与应对[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

[3]阮映东.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计算机,2015(03).

[4]郑晓娜.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4(02).

[5]王秋旭.信息茧房效应下微博群体极化现象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04).

作者简介

任凤(1981-) ,女,四川省南充市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网络。

作者单位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

猜你喜欢
信息茧房微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社交媒体时代下新闻产需变化刍议
“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
“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观察家)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