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时代下新闻产需变化刍议

2017-05-24 19:30李岩
新媒体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信息茧房把关人移动终端

李岩

摘 要 社交媒体的应用与普及,对新闻产业链条产生巨大冲击,颠覆以往的新闻传播格局,形成独特的新闻生态环境。文章着眼于社交媒体时代下,新闻供给与用户需求之间的诸多变化,并对新闻产需的重塑,进行审慎思考。

关键词 社交媒体;移动终端;新闻速食化;信息茧房;把关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7-0015-03

1 社交媒体时代下新闻产需变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1 信息接触的变化:用户基本完成从PC端向移动终端的迁徙

根据2017年1月第39次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达6.951亿,占全部网民总数的95.1%[1]。另据,腾讯网企鹅智库最新发布的《2016年新媒体发展趋势年度报告》中显示:日人均使用移动终端超过一小时的用户达81.5%,近半数(46.6%)的重度用户使用时间在3小时及以上[2]。

基于上述数据,毋庸置疑的是用户基本完成从PC端向移动终端的迁徙。人们信息接触的手段与方式,转向更为便捷的智能手机、Pad以及一些可穿戴设备(如Google Glass、Apple Watch、Cardboard等)。从使用时长来看,移动终端几乎占据了人们学习、工作之余的全部时间。这种“无侵入感”的入侵,给信息接触、资源获取带来不同的场景和体验,为新闻传播格局带来剧烈震荡,逼迫新闻传媒业必须以移动终端的思维、语言和运营方式为基础,做出新闻产需的变革与重组。

1.2 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体智能化的到来

从技术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普及与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开掘与呈现、云计算的接入与发展,VR/

AR的极速增长,物联网的不断迭代,预示着我们正处在智媒时代的元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彭兰教授,在其《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一文中指出:“智媒化的三个特征,即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3]未来的任何智能物体都有媒体化的可能,而新闻信息的采集、生产、制作到传播,各个环节都不再是由“人”所主导,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全面应用,促使新闻产业链条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人机共事”的局面,并为之常态化。人机合一的媒介具有自我进化的能力,人对机器的驾驭能力,机器对人的感知、领悟能力会随着技术的逐步完善互为推进。

智媒化带来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新闻传播的泛在化、新闻体验的临场化、互动反馈的传感化以及用户分析与匹配的场景化等种种可能性,意味着传统新闻传媒业边界的消失以及一个新的新闻传播格局正在重塑。

2 社交媒体时代下新闻生产与传播之“变”

2.1 多主体去中心化的新闻生产

新闻生产(News Making or News Producting),旨在表明新闻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活动过程的产物[4]。从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到最终的渠道发布与呈现,均离不开记者采访、编辑统筹、组织把关等层层信息筛选。传统媒体对于信源的掌控力极强,受众只能相对被动的作为信息的接收终端。即便有反馈,也存在延时性,很难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体现其价值与作用。

而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基于Web2.0技术,建构以用户关系为核心的分享与交流平台。开放与共享的特质,打破以往传受之间单向的信息流动,变为多元多向的信息流通。

信息发布技术门槛较低,发布成本可忽略不计,社交平台赋予“人人都能成为信源”的可能性,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动性被大大调动。以往相对垄断、封闭的新闻生产过程,变得公开与透明化。专业媒体与公众媒体、公众之间存在大量相互博弈、相互交织的良性互动,传统的权威式、线性的新闻生产模式已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新闻生产趋向多主体去中心化的协同式合作。

除此之外,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作为社交媒体最大的特点,不仅表现为为用户生成原创内容的“內容池”,更是提供意见表达的自由市场,兼具了哈贝马斯笔下的“咖啡馆与沙龙”的特质和罗胥克的“新闻内容孕育社会现实”的性征。无论是“内容池”亦或“舆论池”,都为社交媒体的未来走向提供一种可能性,即突破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单纯化社交,成为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利器。但也会带来媒体生态结构上的一个问题:即二手信息过剩,评论过剩。一条新闻经常会弄到一唱三叹多次反转,专业新闻采写能力下降,新闻生产力严重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名流、明星以及企业的官微或公众号,正在或已经形成一种相对独立(而非封闭)的媒介生态圈,媒体价值已经凸显。一些名人或企业,高效利用社交平台,掌控信息发布的时机、内容和技巧,并赋予社交平台新闻发布会的职能。对于关注量和粉丝量超过百万的官微或公众号而言,信息的传播范围与传播力度并不亚于任何专业媒体。粉丝拥趸成为以名人、名企为轴心的媒介生态系统中存续繁荣的支持动力。

2.2 “新闻+交互信息”的裂变式传播

社交媒体进入到新闻传播格局中,给现有的新闻产业链条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当新闻事件从某一个“节点”链接入以关系为基础的社交网络中,受众已不再局限于信息接收者的单一身份,而对传受复合的双重身份充满了角色期待与角色认同。在接收时事新闻的同时,受众会对他们感兴趣的新闻信息进行解构、重组,以他们自身所喜爱并且能够达到的方式进行下一级传播,而新闻信息在达到下一级乐于接受它们的受众后,又重新被解构、重组和传播,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裂变式循环,每一轮裂变都裹挟了大量网民,网民的身份在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转换,他们无意中的点赞、评论和转发都在对新闻信息进行基于个人喜好的加工、修饰和播送[5]。

基于心理宣泄或是刷存在感需求,网民对新闻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消遣性的娱乐式“破坏”。网民乐于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新闻,更对新闻信息进行个性化的消费与重构,因此出现了“新闻+交互信息”共传共荣的局面。这种裂变式的新闻传播,不但提供大量可挖掘的新闻素材,也会倒逼专业媒体介入与跟进,促使很多原本新闻价值不高的区域性新闻(如青岛大虾事件、王宝强离婚案),变成了全国新闻,甚至全球新闻,频频登上外媒的头版

头条。

纵览社交媒体中新闻生产与传播之变,用户参与是其核心。传统新闻业使生产资料与消费者脱离。而社交媒体恰好完成一个潜在的赋权过程,它使受众拥有了新闻生产的工具和手段。以“我们要发言、我们要参与、我们自己玩”的强势姿态,闯入传统媒体的统摄领域。可以说,社交新闻传播开创出“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的新型传播模式,而用户参与已经成为媒体之间相互竞争的重要筹码。

3 社交媒体时代下用户需求之“变”

3.1 渠道之变:社交媒体成为承载新闻的重要

平台

企鹅智酷网调数据显示:新闻客户端以63%的比例,成为移动用户获取新闻的首要渠道。社交应用位列第二,比例接近半数(49.4%),超过电视(22.8%)。同据资料显示:认为社交平台对新闻获取非常重要的用户比例为24.0%,认为比较重要的为33.3%,两者之和为57.3%。相比2015年,用户对社交平台作为新闻渠道的认同度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2]。

上述数据证明,用户在移动终端上获取新闻的渠道发生变化,虽然新闻客户端仍然是第一渠道,但目前的新闻客户端竞争格局已定,且经营模式大多都是传统门户网站的简单转型。面对用户在复杂的场景下,选择与之向相匹配的个性化服务,社交应用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尤其是青年群体,对社交媒体的依赖很强,黏性极高。他们会对传统媒体输送的新闻(尤其是官方信息),产生较为强烈的抵制情绪,却乐于接收社交媒体中无人设关卡、相对平等的信息传播。社交媒体已经愈加凸显出新闻传播主流化的趋势,成为新闻承载的重要平台,甚至出现“无社交、不新闻”的新闻传播局面。

3.2 内容之变:个性化信息定制

艾尔文·托夫勒预言的“第三次浪潮”如约而至,但却呈现出信息的超负荷现状。人们虽然置身于海量信息,却往往身陷囫囵,在信息中迷航。由于价值观、行为方式、消费理念等诸多差异,网民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化趋势,并且总是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取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个性化信息定制应运而生。

社交平台中的个性化信息定制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主动定制,这种定制以微博关注、微信订阅为主。用户能够在信息消费中主动选择以个人志趣为出发点的信息,合理规避与自我认知不协调的信息。第二种是被动定制,这种定制以基于人际关系的分享式信息接收和算法推荐为主。社交圈、朋友圈中的人际分享迫使我们被动的关注一些信息,这会对个人的信息需求做补充,也会产生强烈的排异反应。而聚合类社交媒体(如今日头条、天天快报)通常根据登录用户的信息浏览痕迹,利用算法推荐适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信息。

尼葛洛庞蒂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曾做个过这样一个设想:“一个报道新闻的电脑显示器上面有个旋钮,你可以像调节音量一样,调整新闻内容个性化的高低程度。”[6]个性化信息定制,的的确确行使了旋钮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份独一无二的“我的日报”。

3.3 阅读习惯之变:碎片化信息带来的新闻速

食化

2016年,全球调研巨头凯度集团发布《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一半(51%)的中国城市居民已经成为了社交媒体用户,较去年大幅上升了17个百分点。而高达70.8%的社交媒体用户认为“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忙”[7]。在这种快节奏的环境背景下,人们阅读新闻的习惯正在向速食化发展,浅阅读时代已经到来。

新闻速食化(Fast Food News),这一概念对应新闻产销两个方面。首先从受众角度来看,当一个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爆发,大量碎片化信息、短视信息会铺天盖地、层出不穷,在社交平台上成霸屏态势。而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待这些信息采取快速浏览,如食快餐一般,来不及消化和回味就一闪而过。受众已经习惯于接收动态式、滚动式的新闻信息,很少有信息能够吊足受众“胃口”,让其流连忘返。新闻寿命日趋短暂,成为名副其实的速朽品。其次,这种速食化的阅读习惯会反作用于新闻生产者。不但使新闻记者对时空和工作节奏的感知发生巨大变化,新闻生产周期被不断压缩,新闻产品制作程序被逐步简化,整个新闻生产链条也随之做出巨大调整,值得注意的是,新闻速食化的阅读习惯并不必然导致人们缺乏理性思维与深度思考。社交平台中的碎片信息,可以丰富立体的还原事件本身,也能提供新闻事件剖析的多元化视角,在受众的媒介素养总体提升的趋势下,浅阅读并非代表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下降。

4 对社交媒体时代新闻产需重塑的若干思考

4.1 个性化信息定制是否会导致信息茧房

社交媒体开放与分享的特质为人们提供丰富而多元的信息,但也会带来另外一种可能性,即个性化信息定制让人处身于相对密闭的信息罐中。桑坦斯在其著作《信息烏托邦》中,提出了“信息窄化”的概念——因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往往是个性化的,而非全方位的,基于个人偏好接触媒介信息,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苗一般的“茧房”中[8]。“信息窄化”现象的发现,打破了人们对网络“开放多元”的固有认知。基于个人兴趣推荐的信息,类型单一、内容叠重,人们是否会走进由自己编织的信息茧房。当个人被禁锢在自我建构的信息脉络中,是否会降低社会不同意见、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的交流频率,从而不利于公共领域的建设。这都成为信息定制无法回避的问题。

4.2 信息把关的困境

把关人(gatekeeper),在新闻组织中负责信息的筛选与甄别,对新闻真实和由事件引发的社会反响做出迅速而专业的判断。社交平台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特质赋予“人人能够成为记者”的可能性,但未必赋予“人人都是把关人”的能力。换句话说,当身处在相对无障碍的人际社交网络中,个人需要肩负起为自己进行信息把关的职责。信息发布者在制造内容时,经常会裹藏大量个人色彩的一面提示,主动淡化不利信息或隐藏事件的本相。由于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参差不齐,很多无辜受众便会充当谣言的“二传手”。而面对海量的不实信息,专业媒体也会陷入监管力捉襟见肘的窘境,加之把关人的缺位或是渎职,更增加了信息安检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1-22].http://www.cnnic.net.cn.

[2]企鹅智酷.2016年新媒体发展趋势年度报告:智媒来临与人机边界[EB/OL].[2016-11-16].http://www.useit.com.cn/thread-13900-1-1.html.

[3]彭兰.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J].国际新闻界,2016(11):6-24.

[4]张志安.编辑部场域的新闻生产[D].上海:复旦大学,2006.

[5]李颖异.社交媒体新闻传播中受众与信息的交互性[J].青年记者,2015(32):70-71

[6]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

[7]郭敏.2016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EB/OL].[2016-01-28].http://www.cn.kantar.com.

[8]凯斯·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信息茧房把关人移动终端
微时代大学生“信息茧房”效应干预
“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
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移动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移动终端云计算应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把关人”
新媒体时代报媒“把关人”的角色定位
“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观察家)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手机APP在学生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印度电影“把关人”受贿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