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效的方法学习语文

2017-06-11 23:13洪海龙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高效初中语文

洪海龙

摘 要:七年级学生尚处于懵懂阶段,对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意识。教师应抓住学生的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要抓住课内外一切可以学习语文的机会学习语文,抓住一切可以积累语文的机会积累语文。做到广搜资源,厚积薄发。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习方法 高效

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们学懂语文,不能让他们把语文仅仅看作一门学科,要让他们从内心喜欢语文,愿意自己学习语文。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身边有管无穷无尽的课外资源,如何灵活高效的积累并运用这些课外资源,一直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一年的实践,我发现我们可以让资源由多到少再由少到多,做到广搜资源,厚积薄发。[1]

一、明确学习意义

我们相信,学校和老师给学生安排的各项学习活动和任务都是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都是对学生学好语文有帮助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也了解这一点。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主动学习,只有主动学习语文的人才能读好语文,主动积累知识,并养成积累的习惯很重要。相信学生们在初中三年坚持积累,将会获益匪浅。成语与名人名言是语文之精华,而且对人生也很有教育意义。一个成语,一句名言后面又有一个故事,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优美语段往往有着丰富的语汇、深刻的思想、美好的情思,还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规律的成功范例。积累优美语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是促进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心灵感悟”既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又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绝好机会。“好书推荐”是督促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一项活动,同学之间通过互相交流积累本互相提高、互相学习。这项活动安排在每周一下午的第七节自习课时完成。主题积累可配合综合性学习进行,也可弥补语文课堂学习时间紧张这一缺陷。[2]

二、有效的预习

教师尽量不要完全监督学生的预习过程,预习更多的是一种自主性、自觉性,被强迫的预习没有意义,学生不能学到真的东西。学生能否认真对待预习,预習效果如何,重在“落实”上。没有“落实”,学生的预习就成了一种形式,学生也就不会歌视.为了落实预习效果,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语文的习惯,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学生自查。每预习一课后,都要进行严格的预习检查,目的是为了了解预习情况,提高学生预习效率。第二,学生互查。学生在相互检查中,发现预习的问题,并相互交流,相互进行纠正,保证预习质量。第三,教师抽查。通过课前的抽查与课堂的提问,了解学生的预习质量,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3]

三、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也需要实践。语文本身就是从实践中来,也是为了更好地实践。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很美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我们不能光靠想象,也需要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实地体验。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增加一些与相关的实践内容,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在课堂上适当地安排一些实践内容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引导是非常有帮助的,但也要注意实践内容不要安排过多,毕竟一堂语文课的时间只有45 分钟。所设计的实践内容一定要少而精。

四、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在阅读时必须要做到专心致志,拿起笔随时记录,速度要适中,不能马马虎虎,也不能速度过慢。阅读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就很有必要。1、拿到一本书后,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这样就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故事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来决定自己讲怎么去阅读它;2、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较广泛,有些只要大致了解整体内容,略读就行;对于课程标准指定的必读名著,则需要精读。当然阅读同一本书,也可以精读与略读二者结合,有取舍,目的性更强,收获更多。3、做读书笔记。先从简单的好词、好句摘抄入手,慢慢过渡到写摘要。有一定阅读量后,鼓励学生作批注、写体会等。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五、课外积累

通过一些课外知识积累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多接触和学习课外语文知识,这对他们养成兴趣很有帮助。老师可布置学生第一次积累五个中国名人故事,每个名人故事不少于100字,不是名人简介,而是具体的某个故事,如曹雪芹是如何写作《红楼梦》的故事,蒲松龄为何要编写《聊斋志异》的故事,周恩来的外交故事等等,可以是作家、政治家,也可以是球星、歌星、影星,无论是哪位名人,都一定要是励志类的故事,积极向上的故事。老师第二次布置学生再做这一主题积累,就积累五个外国的名人故事,可以是牛顿被苹果砸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爱迪生在火车上因实验不慎起火后被列车长打伤耳朵的故事,也可以是居里夫妇共同进行科学探索的故事……学生可自己上网搜索,也可叫父母帮忙搜索,打印好后张贴在积累本上,或剪贴报刊,或从书上抄写在积累本上。除了像这样按中外名人划分外,老师也可按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教育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等等来分类积累。老师还可以安排学生推荐名人的自传或佳作。[4]

结语

总之,我们要意识到,语文学习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不要为了考试去学习,那样短暂的记忆没有实际意义。要抓住课内外一切可以学习语文的机会学习语文,抓住一切可以积累语文的机会积累语文。我想,要真能做到这样,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开放的,创新的,灵活的,多彩的;学生能养成广搜资源的习惯,扎实积累,便可做到厚积而薄发。

参考文献

[1]李海红.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软件:电子版,2013(12):19.

[2]崔红利.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育,2015(11):00015.

[3]侯慎国.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4):39.

[4]颜梅英.论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11):40-41.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高效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