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下纸媒与微博的互动探讨

2017-06-11 11:20张靖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纸媒微博互动

张靖

摘 要: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虽然让传统纸媒遭遇巨大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面对微博等新媒体的冲击,纸媒应加强与微博的“相互借力,互为作用”,有效将微博资源优势嫁接为自身的竞争优势,将体现纸媒价值的基础——读者请回来,从而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纸媒;微博;互动

中图分类号:G206.2;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270-02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传统纸媒纷纷遭遇“严寒”危机,修正与创新势在必行。微博具有信息多元、空间开放、即时传播、互动性强、影响力大等特点,大大弥补了纸媒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某些弱势,成为更多受众新的拥趸。因此,在当前媒体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纸媒如何实现与微博的“相互借力,互为作用”,从而有效将微博资源优势嫁接为自身的竞争优势,将体现纸媒价值的基础——读者请回来,成为众多纸媒的转型要务,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善于利用微博资源,做到“为我所用”

资讯的大碰撞和大爆炸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特点,网络传播的互动特性使得大批网民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一个公民拿起手机拍张图片就可以是即时新闻,不少学者也因此而认为当前我们已经步入了“全民记者”的时代,以往传统纸媒所设置的新闻热线电话如今功能已越来越弱,采编人员依靠它来获取新闻线索、了解社情民意的道路已越走越窄,这也使得纸媒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多最新鲜的信息,让受众再次将关注的目光移向纸媒,成为记者和媒体孜孜不倦的追求。

微博作為一种新型的生态传播平台,受众既可以作为观众,在微博上浏览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别人浏览,因此,使得微博具备了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信息来源广泛,涉及各个领域;更新快捷,第一时间传播;冗余信息少,“线索”意味浓,可称得上传统媒体新闻源的“聚宝盆”,尤其是一些突发性新闻,由于具有不可预见性,事发时很难保证媒体记者第一时间发现或赶到,很多信息都是由普通网友第一时间以各种形式上传至微博后引发井喷式效应而为大众所关注。

但另一方面,微博空间海量的信息碎片虽然更方便受众获取信息,但由于缺少对信息的有效筛选,过度、过量的信息碎片导致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和资讯比较难以到达受众,这就要求纸媒发挥其专业性,善于利用微博的信息功能,从海量的微博资源中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经严格筛选后推送给受众,切实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如,可按相应的版块内容,让各编辑部门关注各自领域的微博动态,在微博海洋搜寻可供采访报道的蛛丝马迹,再根据线索时效的缓急和内容的轻重,转发分配给跑线记者重新采访,在此基础上,编辑还可通过分析微博上某一信息的转发频次或网友评论中表达的意见,科学地判断某条新闻的受关注程度,从而针对性地在报纸的选题策划与版面上合理呈现,从而既实现了获取新闻线索手段的创新,又使得新闻价值最大化。

二、在互动中趋利避害,于挑战中谋得发展

微博信息发布门槛低,且缺乏传统媒体的新闻监管机制,使得信息传播的数量、速度和空间呈直线式增加,传播内容泛滥,但缺乏高质量的内容,受众对信息的追求也开始从求量到求质,因此,谁的信息最准确权威,谁对事实的把握最客观深入,谁就最有竞争力,而这,也是微博的软肋。先说权威,由于微博账号多数是虚拟的,因此微博信息从质上来说向来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在权威和公信力度上远远不能和传统纸媒比肩;再说深度,微博传播强调“短、平、快”,载体容量有限,只能满足读者“概述式”阅读的需求,在深入性和持续性方面远远逊于纸媒。以上两点都是微博之短,却是纸媒所长,以长补短,纸媒不可替代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也成为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纸媒生存发展的着力点和优势所在,因此,对于纸媒而言,只要在与微博的互动中能有效地趋利避害,就一定能在挑战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首先,在互动中强化纸媒传播的权威性。微博空间中的信息资源虽然每时每刻呈几何速度增长,且传播速度快,但同时也潜伏着一些风险,比如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导向风险等等,有些信息虽然诱惑性大看似有一定轰动性,但可能是以讹传讹甚至可能就是虚假信息,因此编辑、记者在挖掘、筛选和推介海量的微博信息碎片时,必须做好求证和解读工作,反复地、多方地深入核实,对于那些什么“据传”、“据说”、“可能”等新闻源不确定的新闻,必须坚决杜绝,不刊登未经核实的新闻以免出现差错。同时,还要严格规范采访流程,一定要到现场采访,且应多方采访,通过不同渠道进行相互印证和补充信息源,在做批评性报道时,更要做到双方说话、权威说话和专家说话,及时引导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这不仅是微博用户对信息的迫切需求,也是纸媒的重要价值所在。其次,在互动中强化纸媒传播的深度性。微博传播虽然让所有微博网民都有可能成为“公民记者”,但纸媒采编人员对新闻的敏感度、对新闻的价值判断、对新闻事件的理解水平等等专业素养,却是“公民记者”们所难以达到的高度,这也是传统纸媒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纸媒传播无需与微博等网络媒体竞争短板——速度,而要将竞争点放在自身长处——深度上,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探索事情发展的原因,突破动态新闻的肤浅和表象化特点。

以突发事件为例,微博往往能在第一时间作出迅速反应,并很快形成“微博效应”,但很多公众面对微博上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和评论,往往会造成判断混淆,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会更加疑惑。这时纸媒就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紧抓“内容”这一优势以深度报道的形式跟进,通过连续报道、整合报道、新闻特写、专家视角等方式将新闻做深、做透,不仅要分析事件本身的前因后果及其影响,还要在回归到社会大背景下去解读这件事与其他事之间的联系,最后还应预测本事件的走向和趋势,更全面、权威地向公众填补必要的背景信息,累加传播效果,引发社会公众参与,从而既达到了为受众排忧解惑的目的,更加强了报道力度与舆论引导,提高了传统纸媒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做到传播内容的以“质”取胜。

三、在互动中抓住契机,提升纸媒影响力

媒体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受众,因此受众的认可就是媒体存在的价值所在。传统纸媒在读者沟通反馈方面长期以来均处于弱势,而“传播”一词本意就是双向、互动的,具有“共享”的基本内涵,微博平台上的传播更加贴近传播的本意,是正确传播理念的当下显现,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纸媒应擅用微博扩大纸媒影响力,在互动平台上抢得先机。记者奔波于新闻现场第一线,每天接触到的新闻源众多,但纸媒受到版面限制,不可能一一报道刊登,因此官微上除了刊登每天的报纸信息摘要外,还可以将其他事件一一道来,从而帮助网友在微博中读到更多的所在城市发生的事情,增加网友兴趣和参与度,或是报料或是评论,有效提升纸媒人氣。同时还可以通过主动设置话题、参与相关话题讨论、开展活动等形式,维护和扩大关系圈,培养“粉丝型受众”。

此外,还可以通过@官微的形式,适时帮助群众解决一些问题,从而既能收集新闻线索,又能帮助记者更广泛、更真实地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有效弥补纸媒的某些短处,放大纸媒的声音,推动纸媒的改造和进步。当然,若仅仅依靠官微的单打独斗,在传播效应方面难免有所不足,因此还加强内外部体系的互动,内部互动体系主要指在都市报官方微博、子栏目微博和编辑、记者等工作人员微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和有效的互动方式,外部互动体系主要指在相关纸媒微博圈、其他媒体微博、广告主微博和粉丝微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和有效的互动方式,通过多方交融互动形成“微博矩阵”并最终对受众产生实际的影响,扩大纸媒影响力。

四、结语

总之,在传播史上,任何一种新的传播技术的出现,都会引起传统媒体重新思考其特长与定位,在媒体融合时代大背景下,传统纸媒虽然遭遇巨大挑战,但同时也给纸媒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面对微博等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纸媒应积极寻求二者之间的交汇融合,避开不利因素嫁接优势力量,形成不同媒介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阮仲谋,袁雪梅.纸媒对微博信息运用的路径与思考[J].全媒体时代,2013(08).

[2]多媒体时代纸媒与微博互动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03).

[3]徐小勇,鲍洪杰.解析传统纸媒与微博的融合[J].企业技术开发,2012(07).

猜你喜欢
纸媒微博互动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我国纸媒转型突破方案
纸媒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