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解读马克·吐温的幽默语言艺术

2017-06-11 11:35白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吐温汤姆马克

白玉

摘 要:马克·吐温是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他所创作的小说以语言诙谐幽默著称。《汤姆·索亚历险记》就是一部用幽默语言表达描述冒险经历小说,旨在将当时美国社会的黑暗揭露出。本论文基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解读马克·吐温的幽默语言艺术。

关键词:《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幽默语言艺术

引言

马克·吐温所创作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使运用幽默的语言将美国社会中丑陋的一面揭露出来。从小说的创作风格上来看,是从幽默的角度将当时的社会环境体现出来,包括民间笑话已经生活中的趣闻等等,都是马克·吐温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所用的素材。读者在体会马克·吐温的语言的同时,还会感到马克·吐温的这种幽默不仅令人享受,而且富于魅力,使小说的吸引力得以提升。

一、语言交流中采用合作原则的必要性

目前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多会采用文学语用学理论,即从语言学运用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按照语言学理论,文学作品就是一种语言交流形式文学创作者所创作的作品就是与读者交流的途径,为读者塑造了文学欣赏的空间。要将文学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就注重将文学研究理论与语用学理论充分结合,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意图进行分析[1]。正如H.P.Grice所言,语言表达着在讲话的时候,不仅要倾听其讲话内容,还要懂得语言的内涵。语言交流需要配合,遵循这一原则进行语言交流,就可以提高交流的有效性,确保说者和听着都能够以合作的态度进行交际。《汤姆·索亚历险记》中采用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就是一种合作的体现。

二、《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幽默语言表达原则

1.《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幽默语言表达所涉及的数量准则

语言表达要遵循数量准则,就是要求话语能够有效地进行传递,使得话语充分,所传递的信息量起到好处。

比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一章的第四页至第五页,就有如下的对话:

“What you been doing in there?(你在那里做什么?)

“Nothing.”(没什么。)

“What is that truck?”(那个小货车是用来做什么的?)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汤姆在姨妈的视野中消失了,心里非常生气。汤姆在厨房吃东西呢。如果如实地高速姨妈,就会遭到责备,于是就说没做什么。姨妈因为汤姆的失踪喊着急,而汤姆又没做什么,就形成了对比。两者的对话中,语言的幽默效果主要体现在风趣的语言表象下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2.《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幽默语言表达所涉及的质量准则

语言表达中遵循质量准则,就是要求语言信息要真实可靠。如果违反了质量原则,其语言表达目的就会不同。在讲话中,不被察觉的情况下不按照质量准则进行语言表达,就是在讲话中给人以误导,让对方相信所传达的信息是真实的。

比如,“it was middling warm in school, wasnt it?”(學校比较温暖,是吗?)

“Yes”(是的。)

“Didnt you want to go in a-swimming?”(难道你不想去游泳吗?)

“No.”(不)

汤姆一下午的时间都在河里游泳,姨妈问汤姆这么热的天气愿不愿意游泳去,汤姆有些不安,就说不想去。姨妈的所指是汤姆的衬衫领子已经湿了,就猜到汤姆一定是去游泳了。汤姆慌说自和小朋友们洗头,就把衬衫的领子弄湿了。

汤姆在语言表达上就有意识地违背了合作原则,避免被姨妈

责备。

3.《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幽默语言表达所涉及的关系准则

在语言合作原则中,会话合作原则是难以接订单,不仅内部的分类很多,而且比较复杂。总体而言,按照关系原则讲话,就是要求讲话人的话语之间要存在必然联系。

比如,第三章第35页,汤姆为了不上学就装病,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Tom! What is the matter?”(汤姆!出什么问题了?)

he shook him……anxiously.(他忧心忡忡地摇晃着汤姆。)

“Dont joggle me.” Tom moaned out.(“不要摇晃我。”汤姆呻吟着。)

“Tom, why didnt you wake me sooner ?”(汤姆,你为什么没有提醒我。)

“I forgive you everything”(我很抱歉。)

对于席德的询问,汤姆由于是装病,没有正面回答,而且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这是一种不合作的表现。事实上,汤姆这么做目的就是为了让席德人为自己已经得了重病,以不需要上学。马克·吐温对于这部分的语言表述,将汤姆的调皮和淘气用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够令人听出其中问题。

4.《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幽默语言表达所涉及的方式准则

在语言交流中内遵循方式准则,就是要求语言表达清晰,不可以出现模糊的含义,力求语言简短移动。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幽默语言存在很多违反方式准则之处,表现为不按照常规的表达方式讲话,而且拐弯抹角表达语言含义[2]。

比如,第二章第4节有下面的对话:

“let me whitewash a little.”(让我粉刷一下。)

“No,I reckon it wouldnt hardly do.”(不,我认为它已经不牢固了。)

这话很显然是不符合语言交流的合作原则的。汤姆对班恩刷墙的要求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讲明墙已经不牢固了,言外之意是,没有粉刷的必要了。这些话都是汤姆不与班恩合作的记过,会让读者感到好笑。

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令读者欣赏其由于的语言艺术的同时,还会产生愉悦之感。改部小说是以小汤姆的经历为主线,将每个社会环境的林林种种展示出来,意味深长、令人反思。读者以愉快的心情阅读效果,对话语的含蓄意义准确把握,从而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创作意图深入理解。

参考文献

[1]王柏力.从《汤姆·索亚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9):153—154.

[2]任艳杰,吴梅.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幽默语言艺术[J].语文建设,2014(01):13—14.

猜你喜欢
吐温汤姆马克
连通器及其应用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贪吃的汤姆
马克·吐温的孩童时代
马克明篆刻
掉钱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
《败仗秘史》与马克·吐温的反战诉求
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