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是实验室建设的灵魂

2017-06-11 20:15刘江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推进策略创新

刘江云

摘 要:实验室文化建设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本文从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它的多元特征;以新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实验室改革面临的任务,提出了实验室文化创新的推进策略。对实验室文化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实验室文化 多元特征 创新 推进策略

随着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的逐年落实,高校实验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实验室硬件上去了,实验室软件怎么跟上,如何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软环境使这些设备发挥更高的效率,这是地方高校急需研究的课题。这个软环境就是实验室文化。实验室文化是实验室的灵魂,是实验室内在的氛围与精神,是實验室走内涵式建设与外延式发展的必然趋势[1],它的发展必将有效促进实验室的建设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实验室文化的构成要素

实验室文化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塑造的理想、追求、精神、价值取向、群体意识、团结协作和融洽氛围等的总和。包涵四个方面的内容[2]。

一是行为文化,是以师生的活动形态表现出来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以及实验室固有的行为规范,它对实验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各种行为具有一定引导和约束作用。老师的言传身教、实验室的行为准则、各种操作规程等的长期影响,会使学生形成特有的学习风格与个人品格,从而影响着学生今后的人生。良好的行为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行为方式[3]。

二是物质文化,这是实验室文化水平和发展的外在标志,主要是指实验室的教学设施、设备条件、环境等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客观实在。包括实验设备的水平、实验楼的建筑设格、整体布局、内部装饰、卫生状况等,它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和载体。

三是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实验室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水平。实验室既要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且制度的可操作性要强,又要有切实可行的操作细则,更重的是看它的执行情况。

四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指实验室形成的理想追求、道德水准、价值观念、处事方式、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的总和。是实验室群体凝聚力的来源,它对实验室全体师生员工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精神文化体是实验室文化的核心。

实验室文化这四方面的内容是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搞高与发展。

二、实验室文化创新的多元特征

从实验室文化所包涵的四个内容来看,实验室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多元特征,如人文性[3]、管理性[2]、综合性[4]等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又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开放性、多层次性、网络性和时代性等,这些新特征的内涵简述如下。

1. 开放性

主要是指实验教学体系的开放性、实验管理的开放性和行为文化的开放性。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需要开放的实验硬件条件作为基础平台,同时也需要开放性的管理机制作为运行保障。行为文化的开放性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多样性进行鼓励和包容,这种包容不是指学生行为的容忍,而是重在对学生不恰当行为的一种矫正。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行为的多样性是创新的开始。

2. 网络性

网络性在实验室文化中的内涵很丰富,主要表现在硬件物联技术的应用、实验室网络管理以及网络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当今网络物联技术已能够将实验设备进行网络互联,创新了仪器设备管理模式,设备的互联与通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可以对仪器设置访问权限,使用权限,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资源,实现了网上预约实验时间和实验仪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网络是一把双刃箭,既有对实验教学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好的诸多因素,网络对学生实验行为的干扰,这是实验室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

3. 多层次性

实验室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不是一步能够到位,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过程,不同的时期处在不同的阶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不段进步。它的多层次性体现在需要不断进步和永恒发展。

4. 时代性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具有时代的特征,实验室文化也同样具有时代性。实验室文化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它的继承与发展,实验文化建设继承了不同时期的优良传统,也引入当今最新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等,同时它也要朝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前行。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转型与改革,强调校企合作,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等,实验室文化在功能上、模式上和地域上均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继承与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时代烙印。

在正确把握实验室文化新特征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向实验室文化中注入新的生机,从而有力地推动实验室建设向一个更高层次发展。

三、实验室文化创新的推进策略

建设实验室文化,要有全面系统的方案,文化创新首先要确定其发展特色,围绕特色展开辐射,目前主要的推进策略如下。

1. 改革实验室建制,搭建综合性的公共实验平台

目前,高校的专业和学科发展都很快,学科交叉性与互融性越来越强,传统的以专业为核心组成实验体系已不能适应实验教学发展的需求,必须以系统论、综合化的理念为指导,打破传统的实验室建建制,形成平台化、综合化的公共实验室,组建跨学科的联合实验室,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实验设备的功能,提高它的利用率。

2. 以特色为目标,强化内涵建设

实验室文化建设应体现各学校的特色,特色是学校的一面旗帜。实验室文化应突出反应本校专业特色、学科特色、应用特色、技术特色等,一方面,各实验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发展方向,凝炼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特色的基础上,做得更精、更高,发挥特色的示范作用。只有有特色了,才会更强大,只有特色很突出了,才会有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因此,实验室文化建设的主题就是造就鲜明的个性特征。

3. 引进企业文化元素,将行业特色与高校教育相结合

随着高校职能的转变,高校不只一味地教书育人,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责任就是为当地企业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深化校企合作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内容。这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校企共建、联合开发、挂牌赞助、技术输入等多种实验室建设模式应运而生。师生员工及企业人员共同在实验室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创新和转化等不仅改变了实验室的功能,搞高了实验室效益,并促进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质的改变。这种企业与实验室的结合与互动为实验室带来了企业文化,企业的高效管理、企业的执行力等许多企业的长处均对实验室文化产生新的变革。

4. 重视引领作用,加强实验室带头人的培养

实验室本身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但实验室的发展需要借助在实验室从事研究的老师、科研人员以及学生的力量来发展,实验室设备的购置既需要满足教学的需要,又需要与老师的科研要配套,换句话说,实验室的发展必须以教学改革和科研发展为根本。谁来正确把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呢?那就是实验室带头人。因此,实验室带头人不仅要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能够协调好各种关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构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而且也要是一个学术带头人,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同时实验室带头人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敬岗爱业,主动谋求实验室发展,以榜样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带领全体人员共创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5. 处理好奉献与利益的关系

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越来越注重个人经济利益,并且常常以此作为评价自身价值的尺度。实验室文化虽然更强调精神激励,但物质激励也不可忽视。如果实验技術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会严重影响他们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出台一些有力度的奖励政策,鼓励实验人员、教师以及学生为实验室发展做出贡献,对于那些为实验室工作做出特殊贡献的专技人员,在利益的分配上应该有特殊的政策。这是实验室文化创新的可持续策略。

6. 以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推动实验室文化进入更高层次

目前,国家级、省级、市级等不同层次的质量工程项目很多,一类与实验室直接相关的项目,如示范实验室、工程实践中心、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项目等等,这些质量工程的实验室项目本身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要求,它们的实施就包涵实验室文化的建设的具体内容。另一类需要以实验室为平台的项目,如创新团队、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等等,它们的建设对实验室平台提出相关的具体要求,为实验室文化建设提供了优秀的平台。因此,质量工程项目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助推剂。

7. 以人为本、广纳谏言

实验室文化建设不仅要广泛征求教师和员工的意见,更要重视学生的建议。要开辟多种渠道收集对实验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尊重教师、学生在实验室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处理与改进,这是实验室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最有力的体现,也是实验室文化建设快速发展最有效的办法。教师和学生的满意程度是检验实验室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

结语

实验室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工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数代实验室人智慧的沉淀与积累,也是实验室在吸收时代精神之后的创造与升华。文化建设更能体现教育者的理念及层次,对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创造积极向上、崇尚科学、文明和谐的实验教学环境,对于营造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激励和培育学生创新思维、造就创新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之我见[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9)61-63.

[2] 高峰. 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 实验室科学.2012,15(2):128-129.

[3] 夏石头,萧浪涛,匡 勇.“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实验室文化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 28(2):5-7.

[4] 樊建祖. 关于实验室文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1,29(2):64-67.

[5] 朱爱红,张春平,初建崇. 军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29(9):184-186.

猜你喜欢
推进策略创新
电子商务发展与政府推进策略研究
浅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推进策略
新时期高校党代表任期制的思考:历史、现实与推进策略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新常态下实现外资高水平引进来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