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中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2017-06-11 07:38崔再迟杨小东吴永刚
体育风尚 2017年11期
关键词:身体健康体育锻炼中学生

崔再迟 杨小东 吴永刚

摘要: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高低与科学的体育锻炼密不可分,同时进行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减缓学习压力,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文以海南黎族中学生为例,分析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于中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情况,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身体健康;体育锻炼;中学生;学生身体机能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器官的功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以及身体的正常发育。同时进行体育锻炼还能够磨练人的意志,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自信心和意志力。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急剧变化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促进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而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参加体育活动等对于解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的体育锻炼需要注意的幾点问题

为了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需要在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创设良好的体育环境。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教学的基础,体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这就需要学校首先对体育教学设备进行完善,通过改变体育设施,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物质支持。因此学校应该有计划的对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等进行改善,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硬件设备。其次,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在一些中小学校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体育馆,从而满足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最后,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宣传进行体育锻炼的意义,普及基本的体育锻炼方式,丰富体育活动方式,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1]。

其二,实行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要为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运动课程,同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不同,还需要制定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学生的体育考核标准,建立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2]。一方面需要考察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身体健康素质,另一方面还需要考察学生对于健康体育活动以及终身体育理念的理解和实践情况,实现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

其三,改进体育活动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体育教学内容的系统化、规范化,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趣味性以及易开展性。例如目前在海南黎族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包括眼保健操、早操、课间操、阳光体育运动等[3]。其中阳光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由学校安排相应的场地、设备以及人员管理,固定每天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需要达到学校的相关规定。

二、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一)体育运动能调控改善情绪状态

学生的情绪状态是用来衡量体育锻炼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关键指标。这就需要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认识情绪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做好情绪调控工作。根据相关实践表明,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使人体肾上腺素增加,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使其保持在兴奋的状态中,进而使人感到愉悦、放松。情绪的好坏影响着人们对于事物发展的看法、个性发展以及认知发展。愉悦乐观的情绪能够促进机体正常发育,提高免疫器官的免疫功能。以海南黎族中学生为例,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可知,有23.24%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因此放弃了体育锻炼的时间,使得自己始终处于考试竞争的高压环境之下,进而产生焦虑反应,影响身体健康。教师对于这些学生首先需要进行耐心劝导,其次合理安排其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内容,既要保证锻炼有侧重的进行,又要进行锻炼后的适当休息和放松,从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4]。

(二)体育运动能提高智力水平

虽然目前并没有确切数据表明进行体育运动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但是有大量的实践证明,在体育活动当中,右脑的形象思维功能得到强化,使得右脑的智力得到开发。因此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右脑的开发程度,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5]。

(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学生对于自身身心发展情况以及情绪、情感等的综合评价。自我概念包括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个性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变化比较快,很难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容易被外界的看法所影响,进而产生不安等负面情绪,甚至产生焦虑症、忧郁症等。而有相关研究表明,肌肉力量程度与个体稳定的心理状态呈正比,因此通过进行长时间的科学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机能,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建立自我认知概念。

根据海南黎族中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应该在14-16周岁以内自身体重进行动力性练习,但时间不应该过长,随着肌肉的逐渐发展,在16-18周岁内可以进行肌肉负重练习。进行速度方面的练习需要在进行力量练习之前,也可以在进行力量练习之间交叉一些跑跳练习或者一些锻炼协调性以及柔韧性的练习,从而确保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有氧耐力练习之后,则需要开始无氧耐力练习。由于16周岁以后中学生的心血管机能已经逐渐发育成熟,呼吸系统得到明显的提高和改善,此时可以进行耐力训练,同时学生也能够明显感到自己耐力水平的提高。教师在进行耐力训练时,要注意训练的方式方法,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建立阶梯型负荷强度标准。进行柔韧性训练重点在于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发展身体柔韧素质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力量素质的发展。由于柔韧性与肌肉力量的增长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保证练习的效果,需要同时进行力量和柔韧两方面的训练。

(四)体育运动能培养坚强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被视为一种意志力的考验,要想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就需要有坚韧的意志和决心,而意志力与斗志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学生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进行长时间的科学体育锻炼。通过长时间不断克服自身的主客观因素,例如环境的变化、动作难度的增加以及害怕焦虑等心理情绪,从而养成坚韧的意志品质。

(五)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发育

体育运动有利于学生的新陈代谢发展,进而促进全身及骨骼钙磷代谢,使得学生骨密度增大。在青春期加强体育训练,能够加速中学生的体格发育,促进骨骼的快速生长。这主要是由于在进行体育锻炼中,能够加速骨的血液供应,使得骨骼能够摄取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进而使得推进骨骼的发展。例如跑跳等运动对于骨骼发育而言就是一种刺激性因素,其能够促进骨骼生长。根据海南黎族中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结果表明,经常运动的中学生与不经常运动学生之间的骨龄差在2-3cm以内。由此可见,中学生需要进行长时间科学体育锻炼,从而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三、结束语

综上述,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要重视中学生的体育锻炼,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教师还需要提高对于身体锻炼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和意识。对于学生而言,也要重视体育锻炼,认真参与体育活动,在遵循科学锻炼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谷秀杰.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中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J].中华少年,2017(6):61-62.

[2]李孝伟,丁兵心.中学生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影响的研究[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7(9):14-15.

[3]武玟斌,樊晓婕.体育运动对中学生视力影响的研究综述[J].体育时空,2017(13):78-79.

[4]陈建军.阳光体育运动对初中生身体机能和素质分析——以上海市奉贤区初中生机能和素质状况[J].体育时空,2017(4):51-52.

[5]马丽,刘晓磊,阿不来提·买买提.团体心理辅导及体育锻炼对维吾尔族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3):455-457.

(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

猜你喜欢
身体健康体育锻炼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篮球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
小学体育课如何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