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

2017-06-11 07:59潘伟
体育风尚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

潘伟

摘要:体育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进入高职阶段的学习后,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都有很大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的措施,希望能通过针对的体育锻炼来解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高职体育;学生心理健康;引导措施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各种思想潮流不断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新旧元素的交替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断的造成影响。高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和思想迈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但在此阶段,他们也面临着许多诸如学业、社会、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当今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很多高职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学历稍低,与职高生相比,他们又缺乏一技之长,种种因素下,很多高职生都表现出焦虑、压抑、自卑等心理问题,这种现象不仅让家人担忧,严重的甚至有导致社会问题的可能。因此,如何对高职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不仅要依靠心理辅导课,还应将其纳入到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例如体育课程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释放压力,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学生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学生虽然也具备大学生的共性,但仍然有很多学生将高考录取分数线作为标准来衡量学校,认为自己属于高考中的失败者,存在一定的挫败、自卑心理。其中一些学生甚至会因为失望、悲观、焦虑等各种负面情绪而出现心理失调。由此可见,相较于普通大学生,高职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情况更加严重,且具有相对独立的规律和特征。

(二)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的校园生活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同学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大学校园中的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很多,学生需要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进行交际,并逐渐迈入社会。除此以外,大学生活中,恋爱现象相对普遍。一些学生由于心理或为人处事能力还不够成熟,在遭遇感情问题时,难以很快适应,很容易因此产生情感及人际关系方面的苦恼。

(三)学生负担过重产生的心理压力

为了提升自己的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很多高职学生都会参加本科自学考试,在此期间,他们不仅要学好高职课程,还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本科自考课程,为了保证双重学习的效果,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如果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很容易导致他们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时还会影响学生自信心,出现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1]。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起来相对困难,成绩也不是很理想,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从而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四)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近年来教学体制的改革、大学扩招等政策的推行,当前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已经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面对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高职学生更加能够感受到形势的严峻,并由此产生对未来的不安和焦虑,从而大大增加高职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引导的原因

高职学生由于刚刚与社会接触,缺少抗压能力,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相对较大。作为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高职院校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因此,防止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本职责。与相关专业理论课相比,体育教学课程相对更加自由,学生在体育课上更容易敞开心扉,通过激烈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学生释放平时学习和生活上积累的压力。除此以外,由于很多学生在平时并不注重体育锻炼,当以后的工作需要强健的体魄时,难免会深处畏惧自卑的心理,因此,加强高职学生体育锻炼及其心理健康引导有很大的必要性。

三、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运动通常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同时伴有紧张、激烈、疲劳等特点,不仅能够有效锻煉高职生的意志力、耐受力,同时还能在增强其体魄的同时,培养他们健康、开朗的心灵。

(二)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学生在进行身体活动过程中同时也在经历自身情绪和情感宣泄的体验,其行为、表情、意志等都能得到真实的体现,教师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很轻易的发现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此外,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身体及心理方面的紧张,促进学生情绪由消极、扭曲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让他们将体育锻炼视为一种精神、心理需要,进而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作为交往互动的形式,能够大大增加个人与群体乃至社会之间的联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很好的满足个体的社会交往需求,丰富其生活方式,体育运动特有的功能效应,对于消除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烦恼、精神压力及孤独感都有很好的效果。

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引导的措施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体育运动作为释放压力、缓解心理问题的一个有效方式,在解决当代高职生由于各种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时有很好的效果,运动项目的不同也能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应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区别对待,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相应的体育项目教学[2]。由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进一步丰富现有的体育活动,从而确保学生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此外,教师在选择运动项目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迎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并从中感受到体育的快乐,实现缓解心理压力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调整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尽可能多的组织集体项目,让学生在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中长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例如,教师可以改进传统的篮球运动,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并将篮板设立于学生中间位置,学生则分别向对方篮筐中投篮,这种方式更加简单,即使不具备篮球基础的学生也可以参加,同时还能让学生在投篮的过程中缓解压力,克服受挫心理障碍,收获喜悦。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内的体育文化能够对学生的情绪和品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体育文化能够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内涵和意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逐渐形成努力拼搏、坚强不屈和团队合作等体育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和教师要注重对校园良好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熏陶影响作用。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类型及地理位置等特点,构建具有独特性的校园体育文化,并且在日常活动中通过各种体育文化活动来发展本校的体育文化。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体育知识讲座、竞赛、以及体育表演和比赛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其中感受这种熏陶,进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在选择体育教材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综合考虑。并认真对体育教材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在注重教材心理健康部分的基础上,合理取舍教材内容。除此以外,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也应对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明确心理健康的内容、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新进心理调解等,探索应如何在体育项目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以及如何调解学生心理问题,从而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身体情况,因材施教的进行教学活动[3]。如果学生体育基础较差,进步缓慢时,教师应对其进行耐心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和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依靠小的帮助学生缓解来自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还能让他们通过体育学习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进而对体育运动产生更加强烈的热爱。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长期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平等的对待,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学生相处,用生动活泼讲解来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引导他们更好的掌握体育技能,鼓励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如果学生有错误行为出现,教师也应该以正确的方式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做到有理有据、循循善诱,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学生在这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和关爱。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愉悦感,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形成。

(五)创建工学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

学生在高职院校学到的专业技能最终还是要应用到实践岗位中,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要遵循实践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转化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大一部分学生紧张、焦虑等情绪都是因为自身实践技能的积累不足引起,工学结合作为当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的一个重要方法。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学生岗位实践需求相符合的训练项目,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消除紧张、焦虑等情绪,不断增强自己驾驭实践能力的勇气和信心。例如,输配电高空作业、空乘、安保等职业,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体能和平衡度要求,采用工学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了解今后进行体育锻炼的重点,还能让他们更加主动的配合教师开展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体育教学专项训练。

(六)建立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引导的评估体系

通过体育教学来实现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引导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其中不仅要吸收和應用各种新方法和新概念,还要对现有的方法和内容加以改进。因此,学校应加强重视,并通过科学的评估来检验其效果。一方面,应将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估主体。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尽可能把握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观察不同训练项目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效果。学生也应该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过程中,可以直接将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反馈给教师。另一方面,评估工作应注重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主观上,可作为重点参考的内容包括: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互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师生配合的默契度等。客观上,应借助科学的评估体系,采用系统化的评价指标来完成对每个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评估,并根据每个学期师生共同反映的问题进行一次总结和规划。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其教学方法、内容和体系的不断完善下,高职体育教学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当前倡导体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除了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外,还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体育教师应在了解和掌握基本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让高职体育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达到有效提升社交适应能力及其心理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邦慧,潘尚莲.高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4,35(10):90-94.

[2]黄颖伟.谈体育锻炼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5):209-210.

[3]王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干预的研究[J].求知导刊,2016 (17):34-35.

(作者单位: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
浅析多媒体视野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浅析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试谈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如何高效提升高职休闲体育教学水平
应急逃生能力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浅析微课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完善方法
基于终身体育思想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
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方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