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中的语序变换

2017-06-12 01:04潘民华
对联 2017年1期
关键词:渔舟补语中心词

●潘民华

(412000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

对联作为一门最生动、最简练的汉语语言艺术,由于受字句、平仄、对仗、词性、结构等方面的制约,因而在句式上有其自身的特色。语序变换是对联(含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撰写中常用的手法。语序也叫词序。在汉语里,词和词的关系往往由语序来决定。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状语在前,中心词在后;中心词在前,补语在后。对联因受格律的限制,在不至于误解的前提下,往往会打破正常的语序,进行换位处理。换位后除了使联语合律外,还能使联语精炼、优美、新鲜、别致。现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对联句式中的语序变换。

1.并列字词换位

有些复音词,如并列结构的词或词组中的字,有时为了平仄的需要,前后顺序可以换位,但其意思不变。

如笔者咏温度计联:

识天冷暖,察我心情起伏;

测热高低,凭斯液汞缩伸。

最后两字因“缩”是入声字,属于仄声,故将“伸缩”换位为“缩伸”。

需要指出的是:字的换位必须符合民族大众的语言习惯。有些词或词组虽然是并列结构,但也不宜换位,例如“父母”就不能写成“母父”,“科技”就不宜写成“技科”,还有“将相”“高矮”等等。

又如笔者题母校白溪小学门联:

白杨挺拔,叶叶枝枝争向上;

溪水澄清,朝朝夕夕竞流东。

为了平仄,将“枝枝叶叶”变换为“叶叶枝枝”。

2.句子成分换位

又叫词语换位,在语法上叫倒装。就是为了强调、突出或受格律的限制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颠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复原位而句意基本不变,句子成分不变。

词语换位有以下五种情况:

(1)主谓换位:即把谓语放在前面,主语放在后面。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归浣女”是“浣女归”的倒装,这里主语是“女”,谓语是“归”。同理,“下渔舟”是“渔舟下”的倒装。本意是因为浣女归而竹林响起了喧哗之声,渔舟划过来而莲丛晃动起来。这种换位写法,不仅是为了平仄的需要,而且强调了听觉、视觉的先闻、先见,使内容显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加鲜明,意境更加丰富。

还有魏征的《述怀》:

古木鸣寒鸟;

空山啼夜猿。

这些都是主谓换位,若不从换位角度来理解,而按常规语序则难以理解。

(2)谓宾换位:即把谓语放在后面,宾语前置。

如广州黄婆洞泳池亭联:

云来山补缺;

月照水无痕。

“云来山补缺”是指云朵飘来补齐起伏的山凹(缺口),“山补缺”本应为“补山缺”。这是为了与下联的词性对品、平仄相对,将宾语“山”提前。

又如王维的《汉江临眺》:

出塞三江接;

荆门九派通。

“三江接”“九派通”分别应为“接三江”“通九派”,这里主要是为了押韵。

(3)主宾换位:即把宾语放在前面,主语放在后面。

如卢纶《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上联“草惊风”应是“风惊草”。

(4)状语与中心词换位:即把状语放中心词之后。

如贾岛《题李凝幽居》: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上联应为“池边鸟宿树,”下联应为“月下僧敲门”。状语“池边”“月下”,倒装在中心词“宿”“敲”之后。

(5)补语与中心词换位:即把补语放在中心词之前。

如苏轼《新城道中》:

岭上晴云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

正常的语序应是“晴云絮帽披岭上,初日铜钲挂树头。”意为“晴云象絮帽一样披在岭上,初日象铜钲一般挂在树头”。句中作为补语的“岭上”“树头”都倒装在句首。

倒装在诗中对仗中还很多。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上联应为“欲目穷千里”。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第五首颔联:

绿垂风折笋;

红绽雨肥梅。

上下联应分别为“风折笋垂绿,雨肥梅绽红。”

其大意是:被春风所折的竹笋低垂着,仍保持着青绿的颜色;被春雨催得肥大的杨梅(有的认为是梅子或青梅)绽红了。

韩愈《精卫填海》:

口衔山石细;

心望海波平。

上联“细”字是修饰语后置,“山石细”指“细山石”。

3.分句整句换位

(1)分句换位:此种句式换位,主要是为了韵律和平仄。

如杭州岳庙联:

旧事总惊心,阶前桧贼;

感时应溅血,庙侧花神。

上联是“阶前桧贼,旧事总惊心”的倒装,下联也是。这种倒装是为了句末的平仄安排,否则句脚上平下仄了,读起来不铿锵。另外,倒装的结果,句子显得变化多样。

(2)整句换位:此种句式一般是因果倒装。这样,可增添对联的文学色彩。如石达开联: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上联是说再不能忍受“夷狄”(清朝统治者)对我们的压迫,意欲行动起来;下联说的是要达到“还我河山”之目的。“令”在这里读第二声,为平声,否则不合平仄。

猜你喜欢
渔舟补语中心词
田公平
题画二首
汉语、达翰尔语补语句之比较分析
清平乐·祈愿
西江月·清秋
现代汉语补语的翻译
对外汉语教学中状态补语与程度补语的对比研究
英汉口语中名词性省略对比研究
俄汉语定语对比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升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