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几个常用辞格的辨异

2017-06-14 03:17叶贻沈
对联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反语辞格借代

●叶贻沈

(317000 浙江省临海市邓巷4 号)

修辞,顾名思义是修饰文辞的一种格式,也是研究书面语修饰的一种手段。我在创作对联的过程中,对几个不大明显的修辞格,在使用时混淆不清,心里感到非常困扰和迷惑。通过在实践中认真的辨异,辞格的归属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现谈点体会,借以抛砖引玉。

1、比喻与比拟: 『比喻与比拟』都是两个东西相比的用法,一般区别不大。从体形上看,比喻是以彼喻此,如: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以长流水喻福,以不老松喻寿,比拟是以此拟彼,如: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以松竹梅拟三友,以桃李杏拟一家。从类型上看: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比拟分拟人、拟物二种。 分辨比喻与比拟,主要在于彼此间的关系,我们只要在彼此之间找到规律,就能够把那是比喻那是比拟分辨出来。

2、借喻与借代: 『借喻与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的辞格,虽然很难辨识,但它俩却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形式,客体与本体之间有一定的相似点,如:

狐狸方去穴;

桃偶已登场。

狐狸、桃偶有一定的相似点,都代表封建官僚;借代只是一种换名法,借体完全可以代称本体,如:

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坛礼乐冠华夷。

泗水代替孔子,杏坛代替儒家学说。第二,借喻以彼喻此、重在喻,借代以彼代此、重在代。 因此,辨别借喻与借代,我们要在词性用法上加以分析。

3、排比与反复: 『排比与反复』都是以相同的词语接二连三地在句式中排迭出现,这种重叠和反复,都是具有强调表达某种意思、强烈表达某种感情的作用。因此,排比与反复相当接近,可它们还是有些区别的,区别在于:排比着眼于结构的相同或相似,在长联创作中常常碰到,如

卅六洞别有一天,渊明记,辋川行,太白序,昌黎歌,渔耶,樵耶,隐耶,仙耶,都是名山知己;

五百年间今何世,鹿亡秦,蛇兴汉,鼎争魏,瓜分晋,颂者,讴者,悲者,泣者,未免桃花笑人。

反复着眼于词语与句子的重复。 如: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

从以上两联看出,排比是结构相同而字不同,反复纯粹是字句的重复;排比是连续的,反复虽然有连续的,但也有间隔的。

4、设问与反问: 『设问与反问』都是以问句形式出现,但又都不属于要人回答的疑问句,而是都属于为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而采取的一种修辞手段。 可是,不同的是:设问是故意提问,不要求回答或自问自答,反问是无疑而问,不需要回答,即问而不答,答案就包含在问句之中。 设问例联: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益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反问的例联如:

不经几番磨练;

怎成一段锋芒。

通过实例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何物』『有谁』是设问,『怎成』是反问了,这就是设问词与反问词的区别。

5、反语与对反: 『反语与对反』都是利用相反的词语,使之产生种种趣味性。但反语是通过讲反话的形式来表达本意,或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 如:

有立柜平柜高低柜,爱情才可贵;

无春衣夏衣秋冬衣,姑娘就不依。

对反则是以一字自对为基础发展起来,如:

大小姐提圆扁篓掰青白菜;

高矮子拿长短棍赶黑黄牛。

这两联实例,就辞格来讲,还是比较分明的,前是反话正说,后是既矛盾又合理。就趣味性来讲,也有所不同,前联有点讽刺趣味,后联有点幽默趣味。

6,顶真与回文: 『顶真与回文』这两个辞格,共同点都在当句和上下句中用词回环往返,以反映事物的相互联系。可不同的是:顶真是一种链式结构,字或句都是尾首相连,有三种情况: 一是句中顶真,如: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二是句间项真,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三是句句项真,如: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回文是在字序、词序上,前后上下可以互相转换,如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顶真与回文看上去都这样连连续续,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不难看出,顶真是有顺序的,回文是反复的,这就是它们的不同之处。

讲究修辞最大的功效是能起到炼字炼句的作用,它不仅是书面语的专利,也是口语所必须掌握的方法。修辞,就是要在语言材料上得到最佳组合,以收到达意传情的效果。我们要在大量的修辞实例上,通过分析、抽象、概括、推绎出带有普遍性的对联修辞规律来,把对联这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大众化文学,用修辞这个『理』包装起来,使之更加趣味性,更有可读性。

猜你喜欢
反语辞格借代
Stabbing Pain with Words
说借代
关于比喻、借代区别的一点研究
我就爱“反”着来
二语教学中的辞格教学
漫谈修辞研究的起源
关联理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语探析
试论对修辞主体建构夸张文本的心理分析
悟空学借代
儿童反语语用功能知觉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