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2017-06-14 13:29李文杰
黑河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环节高中语文诗歌

李文杰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已经从小学初中时基础工具式的硬性记忆阶段上升到了鉴赏应用阶段。但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听、说、读、写,仍然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是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说”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断下降,甚至被忽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需要教师尽早规划,从高一开始就应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表现,不断激发他们对“说”的兴趣,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借助学生较为熟悉、擅长的听读写能力来辅助、促进、强化“说”的能力。教师自身应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

[关键词]语文教学:“说”的能力;基本环节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高考语文学科重视阅读和写作,因而高中语文教学也把读和写作为重中之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的模块教学中(如文言文、诗歌等)甚至出现缺失。

那么,“说”究竟该如何来定义呢?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又有怎样的作用呢?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和能力呢?

一、什么是“说”?

语文教育是什么?语文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言语表现的教育,即言语人生的教育。这其中,“言”是指人说话的表达方式,“语”则指说话时应遵守的语法规则。可见“说”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从教学环节来看,听与读是学习的过程,说与写是应用的阶段,我们不能把“说”作为课堂上几个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质疑或是课前几分钟的即兴演讲来简单地处理看待,而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关的教学计划,系统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指导,这样才能使“说”成为与“写”并重的教学环节和教育手段。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说”

我国语文教学的理念虽然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从语文教材教法到语文教学论,从语文课堂教学到大语文教育观,从“工具论”到“表现论”,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一种潜在的功利意识,有利于高考的知识就教、学,与高考联系不大的就不教、不学。而“说”对于高考来说,看似是考查不到的一种能力,因而常常被忽略。

以诗歌鉴赏为例: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试卷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模块,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日常教学中学生很难掌握的一个知识环节。但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忽视了“说”的重要性。其实,古人无论是诗歌的创作还是品评都习惯于即兴感怀,宣之于口然后再付之笔端。现代人虽然因环境的影响,不能像古人那样专注于古文的学习,但是一些基本的方法、技能还是应该具备的。例如,高中阶段诗歌鉴赏模块要求学生具备联想和想象能力,这也是高考诗歌鉴赏类题型答题的必备能力。具体的训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诗歌中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可感的画面,再把画面变成文字写出来。另一种是把诗歌中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可感的画面,再把画面变成语言说出来。从效率、效果上来讲第二种要优于第一种。如《登高》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这样一道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前让学生写下来,然后教师进行指正讲解。如果能够调动学生“说”的能力,在课堂上及时与教师之间产生互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文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把诗歌分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三个部分,为学生指明了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途径和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说”的训练,引导学生主动说、大胆说、有兴趣地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想的是什么,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多少,学生诗歌鉴赏的方向是否准确,方法是否得当。推而广之,如果从高一开始就注重“说”的训练和培养,既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使学生早日完成从语文学习基础工具式的硬性记忆阶段到鉴赏应用阶段的过渡,缩短学习适应期,夯实基础,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另外,以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为例:这类文本阅读篇幅较长,阅读费时,知识点庞杂。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阅读、忽略主要信息、以偏概全、时间不够用等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课时较短,无法有效地对这类题型进行量化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法灵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不妨做如下尝试: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把占时较多的文本阅读放在预习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么是教师直接针对相关模块开讲,要么是设计几个问题学生回答后由教师指正分析。我们可以把这个环节调整一下,占时较多的文本阅读依然放在预习环节,但预习内容不能以阅读为主,学生应在阅读的基础上依据小说的文本特点找出相关的知识点并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也不能以教师的讲为主,应给学生充足的“说”的时间,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质疑、学生讨论,最后由教师点评指正。这样的课堂才是声色并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如科技小品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如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如人物传记)的学习中,我们也应积极发挥“说”的作用。科技小品文重在说明,散文重在抒情,人物传记重在刻画人物,这些内容学生都可以通过分析、提炼、总结以“说”形式表述出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说”还体现在作文教学中。高中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两节连上也不过80分钟,想要完成作文的分析、指导、写作、评价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在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说的形式,把作文的论点、事例、联系的社会问题、如何总结等内容提纲式地表述出来,然后由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缺点,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如何培养“说”的能力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需要教师尽早规划,从高一开始就应有计划地为学生设计和营造相应的课堂环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表现,不断激发他们对“说”的兴趣,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培养他们面对大众评价时的勇气和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这样就完成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第一步。

第二步,借助学生较为熟悉、擅长的听读写能力来辅助、促进、强化“说”的能力。教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把自己的所听、所读、所写用“说”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必修五“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有以下“思考与探究”的内容:作为《三国演义》的核心价值观,“忠”和“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信条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谈谈你的看法。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作品内容,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诉诸笔端,并以“说”的形式在全体同学面前进行交流,其他同学也可借此大胆说出自己的质疑和主张。

第三步,方法指导。当学生普遍接受“说”这种教学模式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方法指导,引导孩子正确地使用“说”。如要注意说的节奏、腔调、情感,说的逻辑性、准确性、严密性,说的口腔动作、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要学会观察说的环境、氛围、听众的人员组成等,让说的内容能因时、因地、因人等因素而灵活变化。教师可结合高中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必修二中有一个专题《我有一个梦想》,同时“表达交流”中有《演讲》一文,教师可以将两者综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演讲技巧、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指导,使學生明白话应该怎样说、如何表达。

第四步,教师自身应在心理上先做好准备,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说”的训练与培养不仅仅是一个常抓不懈的过程,也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耐力比拼。它应该是师生携手共历磨难、共闯难关、共同升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教师而言,要让孩子们明白“说”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即兴表演,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长期不懈的训练、灵活机动的头脑、知错能改的谦逊、海纳百川的心胸,帮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养成持之以恒的心态。

总之,“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性环节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的部分,如果长期忽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就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应用出现不均衡。只有重视语文中“说”的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大语文的时代才能真正来临。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绪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环节高中语文诗歌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诗歌岛·八面来风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