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7-06-15 17:46姜永芬赵思佳康君琴王蓉董从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人员

姜永芬 赵思佳 康君琴 王蓉 董从琴

(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 雅安 625000)



·临床护理研究·

心理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姜永芬 赵思佳 康君琴 王蓉 董从琴

(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 雅安 625000)

目的 评估心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设立为对照组;另9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设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 支气管哮喘; 患儿; 生活质量; 满意度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持续性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其发病率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1]。支气管哮喘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以夜间发作常见等特点。患儿主要表现为憋气、有痰咳不出、缺氧、烦躁不安,甚至有濒死感,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治疗,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2]。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环境因素、机体免疫因素、行为因素、遗传因素及心理因素可能与其发作密切相关。气候变化、过敏(药物或食物)、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诱因[3]。长期反复发作的哮喘及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如茶碱类)会影响小儿的睡眠质量,导致患儿出现性格和行为上的异常表现,如性格孤僻、胆怯、乏力、意志消沉、不喜社交等,有的患儿表现为爱吵闹、脾气暴躁、爱打架等。因此,加强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近年来,我院在给支气管哮喘患儿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加强了对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辅导,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80例,其中90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设立为对照组;另9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设立为观察组。所有患儿表现为咳嗽、喘息,不同程度地呼吸困难和胸闷等症状,运动后会有所加重,伴明显喘鸣音。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和分期标准[5],均为轻度、中度发作期。对照组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6.1±2.6)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3.9±2.6)年;轻度49例,中度41例。观察组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9个月~13岁,平均(6.3±2.1)岁;病程2个月~7年,平均病程(3.6±2.1)年;轻度43例,中度4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方面(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以及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生理护理、饮食和环境护理等,如定期进行口腔清洁,观察口腔黏膜情况,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开窗通风,保持足够的光照等。保持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儿与家长的心理护理。(1)入院时:护理人员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通过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掌握患儿的心理状态、生活经历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心理护理,交谈时要注意目光亲切、语气轻柔,声调平衡、态度和蔼、举止端庄,让患儿及家长有亲切感。尊重患儿和家长,耐心听取其主诉,做好解释工作,稳定患儿和家长的情绪。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哮喘的诱因、治疗和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及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当患儿病情危重或病情恶化时,护理人员应给予家长更多的人文关怀。在积极抢救患儿生命的同时,主动、及时向家长介绍疾病的发展趋势、转归和采取的治疗措施,消除家长的疑虑,取得其信任,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2)住院期间:由于陌生的医院环境以及疾病带来的痛苦,极易导致患儿情绪波动。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近患儿,多与患儿沟通,给予其倾诉的途径与机会,满足患儿合理的心理需要,保护患儿的自尊心,让患儿在心理上对护理人员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教会患儿在哮喘发作时学会放松,以消除不良情绪。尤其是已有心理障碍、行为问题的患儿,要尽早矫治。在与患儿交谈时,宜选择轻松、愉快且患儿感兴趣的话题,采用示范、暗示、诱导等方法,转移患儿注意力、使其心情放松。也可通过播放音乐的方式,缓解患儿紧张的心理和不良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部分家长因患儿病程时间长,失去了康复信心,大多存在焦虑、沮丧等心理疾病。此时,护理人员应多与家长沟通,帮助其正确认识该疾病。并获取家长的信任,列举治疗成功案例,帮助家长树立信心。尤其是当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时,注意做好家长的心理安抚工作,嘱其不要过分紧张、焦虑或埋怨患儿。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可通过娴熟,规范的技术取得家长的信赖,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鼓励家长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促进患儿主动配合治疗,缩短病程,早日康复。(3)出院时:有计划地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出院指导,如出院遵医嘱坚持治疗,定期复查,注意营养和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接触过敏源,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注意个人卫生,告知家长可用含氯消毒液进行地面和环境消毒,经常开窗通风,减少呼吸道感染。哮喘发作时要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

1.3.1 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6]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患儿的临床表现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为症状消失,听诊肺部哮鸣音消失;有效为症状改善,听诊肺部哮鸣音改善;无效为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听诊肺部哮鸣音未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生活质量 入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患儿生活质量,包括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和情绪状态4个方面[7]。

1.3.3 护理满意度 由患儿家长填写满意度调查表,以评估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其中非常满意为>90分;满意为80~90分;一般为60~80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P<0.05

2.2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注:与入院时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2.3 两组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例

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和迁延不愈对患儿生理和心理均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既往研究[8]认为,单纯的治疗和常规护理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对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减少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9]。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加强心理护理,能够疏导患儿和家长的不良情绪,缓解患儿的疲劳和不适程度,消除患儿和家长因病情反复折磨而产生焦虑、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10-11]。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和情绪状态4个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使患儿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达到健康状态,从而提高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73例,满意15例,一般2例,无患儿对护理工作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8%。对照组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66例,满意17例,一般5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2.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能够取得患儿和家长的信赖,改善护患关系。通过开展心理护理,能够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其工作责任心,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还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形成一种和谐的护患关系[4]。

综上所述,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吴新宇,于海英.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11(3):115-116.

[2] 董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指导[J].现代医药卫生,2004,7(2):78.

[3] 谭正玉.实施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疗效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9(3):128-129.

[4] 范益平.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12,11(5):428-429.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6] 刘功智.解析99例小儿支气管哮喘饮食及心理护理的效果[J].家庭心理医生,2014,11:364.

[7] 邓小春,何燕.中医情志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及价值[J].河北中医,2016,38(4):624-626.

[8] 石海清.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2(09):2143-2144.

[9] 范益平,贾睿之.护理干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2,16(6):513-514.

[10] 车静.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J].首都医药,2014,15(2):51.

[11] 夏琴.小儿支气管哮喘132例临床护理分析[J].求医问药,2011,26(11):752.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and its effect on clinical efficacy in pediatric bronchial asthma

Jiang Yongfen1, Zhao Sijia2, Kang Junqin3, Wang Rong3, Dong Congqin3

(The Yaan City People's Hospital,Yaan Sichuan 62500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bronchial asthma.Methods A total of 180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at our hospital. 90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designa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other 90 patients

intens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patients’ life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6 %,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3.3 %) (P<0.05). And one month after discharge, the life quality in both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at before hospitalization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7.8 % vs.92.2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Intens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ediatric bronchial asthma,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Bronchial asthma; The child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姜永芬(1970-),女,四川,本科,主管护师,门诊部主任,从事儿科护理及心理咨询工作

R473.56,R562.2+5

B

10.16821/j.cnki.hsjx.2017.11.014

2017-02-18)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护理人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