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本土文化公众影响力分析

2017-06-15 11:59陆礼娟邓颖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影响力文化

陆礼娟+邓颖

摘要:文化认同与文化影响力以及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文化认同的状况反映文化影响力起作用的程度,合理的文化认同结构可以提高文化影响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据调结果,多数广西公众对本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并持认同态度。但同时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本土文化自觉性不高;语言文化转用现象严重;本土曲艺传承艰难;服饰文化、节庆文化和宗教文化在不同年龄、学历、民族的群体中认同程度差异明显。

关键词:文化;文化认同;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2.005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人是文化最重要的因素,文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大江东去,沙俱下,文化的历史的长河地凝结了人的稳定的生活方式。正像梁漱溟所说的抽象的“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问题,作为人的生活方式,它像血液一样溶进总体性文明的各个层面中,自觉地左右着人的各种生存活动。文化以及用以体现其价值内涵的文化符号、文化理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都是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长河中积淀而成、受到人们共同认可的成果。广西作为一个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在传统习俗、价值观方面各异,在长期的交往和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本土文化。

文化认同作为价值精神的载体,整合了人们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如果把公众对本土文化认同程度当作是本土文化影响力实化或物化的考量,是判断本土文化影响力的基础和条件,那么,公众认同本土文化是其发挥影响力的重要表现,公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程度就是判断本土文化影响力的主要依据。

近年文化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因此,本文根据广西公众对广西本土文化的认同程度的调查数据,对广西公众对本土文化认同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广西的文化意识状况,并对其进析判断,进而审视广西本土文化影响力,为加强公众对广西本土文化的认同,凝聚各民族之力,提高本土文化影响力,齐心协力实现建设和谐、安定、繁荣新广西献策。

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1.1问卷的内容设置

调查问卷的内容设置涵盖了广西本土文化的几个重要部分:

(1)身份文化: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身份认同的多重性,在多层次的身份认同中,民族身份认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也是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2)语言文化: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民族文化的创造,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3)服饰文化: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外在化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

[JP+1](4)曲艺文化:本土曲艺传递的是爱情、友谊、勤劳和善良等价值,体现了原始文化的表達机制以及个体与他人交流交流方式的直接性,在广西最典型的就是山歌,其作为广西本土文化的一大特色,享誉海内外。

(5)节庆文化:民族节日作为体现历史传承的优秀文化,经过岁月的沉淀,在民众的文化意识中根深蒂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6)宗教文化:宗教文化反映着民族的历史。在多数人的心中,信仰认同是本土文化认同的重要部分。

1.2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方法为配额抽样法,即配额采取按性别、年龄两类控制特性独立分配样本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交叉控制对样本的具体数额进行安排。调查地点为南宁市、桂林市、贺州市,调查时间为2015年7月至9月。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17份,有效回收率98.6%,受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2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2.1广西公众对自己广西人身份的认同程度

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群体成员精神归属的意识。群体成员在与其他成员交往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身与群体成员的相似性以及自身与其他成员的差别性,因而产生群体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如果是建立在自我认同较高的基础上,就是民族自觉。

“在公众场合,您乐意告诉别人自己是广西人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非常乐意”、“乐意”、“无所谓”、“不乐意”、“非常不乐意”的受调查者分别为30.6%,51.2%,14.3%,3.7%,0,其中,选择乐意告诉别人自己广西人身份的51.2%的受访者中,大学以上学历的受访者所占比例高达70.5%,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受访者所占比重为29.5%。

当问及“在公众场合,您会为别人对广西的错误评价而努力争辩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受访者选择“经常争辩”、“偶尔争辩”、“无所谓”、“不争辩”、“还会附和别人”这五个答案的比例分别是:17.1%,58.5%,106%,13.8%,0。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广西公众是乐意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份,反映出了较高的民族自觉性。只有18%的受访者选择无所谓或者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广西人身份,这说明了这部分人对自身身份的认同程度不高;同时,在对自己在民族身份认同问题上,学历不同,认同程度差异明显。另外,在群体自我意识方面,绝大部分是受访者会为别人对广西的错误评价而偶尔争辩,这说明了他们的民族自觉性不高。

2.2广西公众对本土语言的认同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以拥有自己的语言而倍感自豪。“您喜欢自己家乡特有的语言吗?”这一问题,受调查者选择“非常喜欢”占40.6%、“喜欢”的占484%、“无所谓”的占10.6%、“不喜欢”的为0.5%、没有受调查者选择“非常不喜欢”。

“您认为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学校教育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也应该普及本民族语言吗?”对这一问题,受调查者选择“非常应该”、“应该”、“无所谓”、“不应该”、“非常不应该”的比例分别是25.8%、50.7%、101%、12.4%、0.9%。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广西人是喜欢本土语言的,年龄在18~34岁的受调查者喜欢或者非常喜欢自己家乡的语言的共占83.2%,年龄在35~60岁的共占95.1%。这个差异反映了民族语言代际转用的问题,现在各少数民族普遍存在老年人普遍能使用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但是交流的范围相对狭窄,年轻人由于对民族语言的不熟悉,逐渐弱化了民族语言的能力。历史的发展表明,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消失了,其民族文化的消亡速度会大大加快。虽然广西世居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广西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也没有广泛应用的文字,而且民族语言适应的范围较小,随着各族人民交往范围的扩大,少数民族语言转用现象比较严重。针对民族语言转用现象的严重程度,很多人都能意识到加强民族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受调查者有20%的选择非常应该,大学以上学历的有29%的认为非常应该,这说明了高学历的人员对民族语言的学校教育比较重视。

2.3广西公众对本土服饰文化的认同分析

当问及“您喜欢自己家乡特有的民族服饰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选择“非常喜欢”、“喜欢”、“无所谓”、“不喜欢”、“非常不喜欢”的受调查者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3.5%、50.2%、19.8%、6%、0。这说明了民族服饰在少数民族心中受欢迎程度还是很高的。

“如果您是少数民族,您愿意在公众场合穿戴自己民族的服饰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选择“非常愿意”的受调查者占24.9%,选择“愿意”的受调查者占465%,选择“无所谓”的受调查者占14.3%,选择“不愿意”的受调查者占13.8%,选择“非常不愿意”的受访者受调查者占0.5%。

这个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受访者是认同本土的服饰文化的,反映了现代人们对民族服装的喜爱,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对服饰文化传承的重视。受访者当中,壮族和瑶族的受访者整体上對自己本民族的服饰的认可程度最高,但是在不同年龄的群体中,表现各异:35岁以上的受访者比35岁以下的受访者更认可本土的服饰文化。

2.4广西公众对本土曲艺文化的认同分析

当问及“你喜欢看自己本地区特色的曲艺或歌舞(如桂剧、壮剧、祝酒歌、哭丧歌等)表演吗?”受调查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17.1%的受调查者选择“非常喜欢”45.2%的受调查者选择“喜欢”,17.1%的受调查者选择“无所谓”18%的受调查者选择“不喜欢”,2.8%的受调查者选择“非常不喜欢”。

壮乡儿女每年三月三的歌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刘三姐,至今广西都有“歌海”美誉。“刘三姐被尊为“歌仙”,已成为广西本土文化走出全国乃至世界的品牌,您会为此感到自豪吗?”51.6%的受访者选择了“很自豪”39.2%的受调查者选择的是“自豪”,7.8%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无所谓”1.4%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不自豪”,选择“一点也不自豪”的受调查者为0。

调查结果显示,广西公众对本土曲艺文化的认同程度很高,而且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的受调查者,对山歌文化的认同程度是最高的,这说明在广西公众的认识和理解中,山歌文化在广西本土文化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其文化结构、审美特征和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山歌原有的传递爱意、歌颂劳动等功能逐渐淡化了,现在还会对歌的青年寥寥无几,只有少数的老人在某些重大节日的时候进行对歌,这使得本土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着面临巨大挑战。

2.5广西公众对本土节庆文化的认同分析

“广西正式将农历三月三的壮族传统歌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您认为合适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选择“非常合适”、“合适”、“无所谓”、“不合适”、“非常不合适”的受调查者分别是:60.8%、32.3%、5.1%、1.8%、0。

当问及“与“洋节”(如圣诞节、愚人节等)相比,您更愿意过本地区传统节日,您认同吗?”对这一问题,选择“非常认同”、“认同”、“无所谓”、“不认同”、“非常不认同”的受调查者比例分别是44.2%、40.6%、10.6%、3.7%、0.9%。

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广西本土节庆文化持非常认同和认同的态度的人数比例是相当高的,这说明公众对于本土节庆文化认同度很高,但是,在选择“非常认同”与“认同”这两个选项的受访者略与差异,选择非常认同的受访者年龄多数是在35岁以上的,选择认同的受访者年龄多数是在35岁以下,这一现象说明了时下盛行的西方节日在青年一代颇受欢迎,这对传统的节庆文化认同造成一定的危机。

2.6广西公众对本土宗教文化的认同分析

在问及“在广西各地有诸如:“花神婆”、“土地公”、“社公”、“牛神”等宗教形象,您信仰它们吗?”选择“非常信仰”、“信仰”、“无所谓”、“不信仰”、“非常不信仰”的比例分别是:8.3%、42.4%、27.6%、19.8%、1.8%。

“您对本地区本民族的祭祀活动的态度是什么?”受调查者选择回答“非常认可”、“认可”、“无所谓”、“不认可”、“非常不认可”的比例分别是:20.3%、56.7%、15.7%、6.5%、0.5%。

结果显示,广西公众对各宗教形象的信仰程度很高;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受调查者选择非常认可和认可的比例远远高于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受调查者,这说明了学历不同的人对待宗教形象的态度有所差异。在对待祭祀活动认可态度也是很高的,从年龄层面来分析,35岁以上年龄的受调查者选择非常认可和认可的比例高于35岁以下的,这说明了在年龄上对待祭祀活动的态度是有差别的。综合以上的两个问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学历和年龄对公众宗教文化信仰的影响——文化程度越低,对宗教的信仰程度相对较高;年龄越小,对宗教的信仰程度也相对较低。

3关于提升广西本土文化认同,发挥本土文化的公众影响力的思考

根据上述的调查分析,在文化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本土文化自觉性不高;语言文化转用现象严重;本土曲艺传承艰难;服饰文化、节庆文化和宗教文化在不同年龄、学历、民族的群体中认同程度差异明显。公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程度是判断本土文化影响力的主要依据,也是本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表现,所以提升文化认同是发挥文化影响力的必要手段,具体措施有如下三点。

3.1提高本土文化自觉性

广西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显著,文化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在面对“外来文化”的情境中,适时地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可以具体操作的适合自己的文化战略是必要的。广西本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广西本土文化在积极融入中华文化的同时,应该保留自身独有的文化品牌,维护自身的本土文化,使广西公众认同本土文化,使得到广西本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的同时,在整个中华文化中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另外,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引力,更使广西成为中国-东盟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交流合作的交汇地,内聚外扩,双向流通,广西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机会,所以,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联系的前沿地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文化资源丰富,认同情况复杂。因此,应该把全球化的背景考虑进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扬弃态度,提高民族自觉性,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坚决抵制外来强势文化的“入侵”。

3.2加强本土文化的教育与学习

正如费孝通所说:“文化是人为的,并且终究是为人的。”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广西本土文化全面受到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广西本土认知弱化,另外,部分本土文化如服饰文化、曲艺文化、宗教文化在其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功能逐渐弱化了。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可以改变人们的文化意识状况,进而改善文化认同状况,因此,加强教育与学习是继承与发展广西本土文化的重要举措。如前面的调查,语言转用现象也更加严重的问题,大多数人认识到了民族语言的存在对于民族文化的意义,意识到了加强民族本土语言教育的重要性。曲艺文化、宗教文化等在年龄和学历上表现的差异比较明显,青年一代对曲艺文化、宗教文化的认知不够,有可能导致文化的失传,因此要通过教育与学习,让更多的人认识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并加入到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的行列中来。

3.3增强本土文化品牌意識

品牌就是形象,品牌也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给以们带来认识的惯性。广西各族人民高度认可的文化成果如桂林山水文化、刘三姐文化,是广西本土文化在发展中创造并得以传承的优秀文化的代表,应该以开放的胸怀与现代化的思维锻造文化品牌,加强公众对它们的认同,发挥其影响力。所以,广西应该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文化资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深化和拓展本土文化的主题和内涵,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在其宣传上,要加强质量监督,做到精益求精,举全区之力,以一流的形象宣传展示广西本土文化的丰厚底蕴。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9.

[2]邴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3]李红波.关于南宁市民对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认知情况调查[J].法制与经济,2010,(10).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影响力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