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创建高效课堂

2017-06-15 17:42奉前翠
祖国 2017年9期
关键词:差异性观念兴趣

奉前翠

摘要:新一轮的国家教育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还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行为,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为素质教育服务。

关键词:观念 兴趣 新课改 多媒体 差异性

新的课程改革给中学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数学教师的要求是:在统一的数学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统一的教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也就是说,教师就是一个执行者。这种教学指导思想明显的脱离社会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一个执行者,更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转变观念不仅仅指的是教师,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数学都比较头疼,但是,数学又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他在中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是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没有兴趣的学习注定是失败的学习”。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自觉自愿的投入到学习中来,以饱满的热情、最佳的状态接收数学信息,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这就给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不仅仅要懂得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还需要懂得与中学数学相关的大量课外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需要旁征博引,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介绍我国数学领域的优秀人物,介绍我国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的重要贡献,以此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同时,数学教师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它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创情激境,提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的奥妙。让学生明白,要想学好数学,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还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让数学活起来

初中学生尤其是对于一些学困生,数学对于他们,既枯燥无味,又晦涩难懂,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被远远的落下,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因数学而弃学。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学习数学呢?其实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责任在我们的数学教师,我们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知识化,过于理论化,课堂冗长无味,教学方式单调唯一。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我认为,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引进多媒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多媒体声形影具备,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可以在熟悉有趣的数学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标新立异,要把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动起来。比如:长方体的面积计算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难点,要让初中的孩子去凭空想象,难度很大,这时,多媒体就可以发挥它的独特作用了。教师就可以精心准备课件,先将长方体的实物演示给学生再通过点击图像,便出现该图像各条边闪烁的情景,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隐去部分内容,剩下的部分即为所求面积。这样,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又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事物形象化,既避免了枯燥无味,又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难点。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四、因材施教,实施作业差异性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数学作业,绝大多数都是书面作业,基本上都是整齐划一,很少有教师布置不同的作业。可是,多年的教学实践说明: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整齐划一的,他们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优等生基础比较扎实,接受新知识比较快,课本上的一点作业就是翻来覆去,机械重复,既没有乐趣,也吃不饱,不利于优等生的继续发展,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数学人才。而中等生虽然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数学底子薄,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并不是太多的数学作业也难以完成,很多时候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勉强强完成作业。对于学困生,数学就是天书,数学教师管得严,就抄抄了事,数学教师管得不严,就干脆不做、不交,而且还有可能产生了一种严重的抵触情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学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差等生吃不了”。这种情况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也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实行作业差异性很有必要。作业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堂作业的差异性,课外作业的差异性,作业评价的差异性。作业起着巩固知识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和例题相仿的基础练习必须一致。对于难度较小的作业,可以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去作,尽可能的让中等学生吃好。而难度较大的,就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既可以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也能够让中等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掌握知识点,同时也能够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了思维拓展的机会。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變化[M].首都师大,2001.

(作者单位:广西岑溪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差异性观念兴趣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