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补白” 放飞想象 营造个性化课堂

2017-06-18 08:58胡彩嫦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补白感受创造

胡彩嫦

摘 要:新课标的总目标中第4条中指出,语文教学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和挖掘。那怎样才能在凸显个性化的阅读课堂的同时,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四大能力呢?在教學实践中,根据课文的实际特点,通过为课文背景补白,为读懂课文“点灯”;为重点词句补白,为挖掘主旨“引路”;为课文结尾补白,为升华主旨“启航”等途径和技巧,让学生在“补白”中走进文本,在想象中创造,在创造中熏陶感情,在熏陶中获得启迪,在启迪后学会审美,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挖掘其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关键词:感受;想象;补白;创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第4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那如何才能在营造个性化的阅读课堂的同时,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四大能力呢?我觉得阅读课堂如能根据课文的实际特点,通过为课文背景补白,为读懂课文“点灯”;为重点词句补白,为挖掘主旨“引路”;为课文结尾补白,为升华主旨“启航”等途径和技巧,让学生在“补白”中走进文本,在想象中创造,在创造中熏陶感情,在熏陶中获得启迪,在启迪后学会审美,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挖掘其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更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补白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文本没有写或没有直接点明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完整、清晰的一种教学技巧。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细读就会不经意地发现这些优秀的作品中很多地方都藏有作者不忍点破的、只能意会的弦外之音,这也往往是作者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之处。那如何能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不但能意会并能言传其文章的精粹和灵魂所在,就需要运用补白。补白能够让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收集资料,走进文本,放飞想象,感悟主旨,从而受到心灵上的教育和熏陶,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达到学生阅读个性化、体验个性化的目标。所以补白是创新教育与语文实践相结合的最好途径。学生在阅读时,把文中的“空白”按照自己个体经验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合理展开想象,通过自己的独特话语说出来、写出来或者做出来,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课堂上的精彩随处可见。

一、课文背景补白,为读懂课文“点灯”

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写作背景。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课文可以说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有,有些课文发生的年代离我们现实生活年代久远,如《一夜的工作》《少年闰土》;有些课文发生的地点是在不同的地域,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更是天南地北,相对陌生,甚至不了解,没有生活体验,如《那片土地是神圣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可以课前要求学生通过查找各种书籍、上网搜索等手段,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历史演变以及人物的平生经历等等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读懂课文点上一盏指路明灯。如《老人与海鸥》一课,我在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这位老人的材料,让学生了解老人平常的生活情况。上课时,首先从“海鸥送老人”部分插入,提出质疑——为什么海鸥对老人是如此的恋恋不舍,探究动物对人类怀有如此深情的原因所在,从而让学生对老人身世进行“补白”,根据老人生平,想象出老人为了让海鸥吃得更多、更好,可以说是倾其所爱在海鸥身上。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并带着对老人的敬佩这盏明灯继续走进文本,向前探究。

二、重点词句补白,为挖掘主旨“引路”

课文《老人与海鸥》的后半部分中,写到当海鸥发现那天到翠湖边的只是老人的遗像时——“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怎样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海鸥与老人之间的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我通过一边播放幽怨的音乐,一边回顾对课文前半部分“老人爱海鸥”的细节,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补白”,走进海鸥的内心,倾听海鸥的心声:当海鸥发现那天前来翠湖边的不是老人时,海鸥“连声鸣叫”,好像在(呼唤):“ ”,飞行的姿态会“ ”?当我们去收起遗像时,海鸥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这时的海鸥又可能在(痛哭):“ ”, 翅膀又扑得怎样?这样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让学生想象自己成了海鸥群里的一员,听懂它们的语言,读懂他们对老人的逝世之痛,对老人的敬爱之深,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角色,读懂课文的主旨,读出文章的灵魂所在。

三、课文结尾补白,为升华主旨“启航”

小学语文课文大都节选自名家名作。在编者节选时,都有意无意地在文章的末尾留下“悬念”,往往让学生读完后意犹未尽。这些“袅袅余音”往往就能促使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学生“浮想联翩”,给他们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沿着原文的思路继续写下去,也可以老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凭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编下去,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如《穷人》一课的结尾——“‘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故事编下去。结果,全班学生都用一个完美的结局给课文画上句号。当我询问学生原因时,学生回答说:“像西蒙和桑娜这样善良,具有同情心,为了帮助他人宁愿自己受苦受累的好人,我们相信他们一定会有好报,广东人精神的效应……”这样的文章结尾补白让学生不但升华了课文的主旨,还让我们的学生从课文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联系生活世界,懂得了生活,懂得了做人。这就真正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中“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要求。

其实,学习、思考、想象、创造是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有在阅读课堂中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补白”,在学习中想象,在想象中创造,在创造中成才,才能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同时,促使其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猜你喜欢
补白感受创造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