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

2017-06-19 18:24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意念精神科量表

白 超

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

白 超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精神科选取148例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治疗及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程度及自杀意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降低,自杀态度问卷量表(QSA)评分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临床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抑郁药治疗及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再加用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对其自杀意念的减轻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大力推广。

精神病;抑郁症;自杀意念;护理;认知行为干预

有资料显示[1],至少有一半的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杀意念。因此,关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及科学干预,患者随时都有自杀的危险。由于抑郁症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但国内鲜有报道对这类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的研究[2]。鉴于此,本研究在抗抑郁药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系统化认知行为干预,以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抑郁程度,减轻甚至放弃自杀想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精神科选取148例有一定程度的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中男42例,女32例;年龄20~58岁,平均(35.02±6.73)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5.23±1.41)年。研究组中男41例,女33例;年龄22~60岁,平均(34.90±6.62)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5.13±1.3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抑郁症相关诊断标准[3]。(2)均经临床确诊,且有自杀意念。(3)均为成年患者,但年龄≤60岁。(3)文化程度均在初中及以上。(4)1个月内未接受其它相关治疗。(5)谨遵医嘱,依从性高,积极配合。(6)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7)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器质性或其他类型的精神病患者。(2)精神发育迟滞者。(3)身体器官严重障碍者。(4)不同意接受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并配合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如口服氟西汀(20 mg/d)、病情观察、口头宣教及日常护理等,如有必要可适当给予药物镇静。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干预,具体为:(1)组建一个专业的护理小组,最好由2名及以上的二级心理咨询师及若干名精神科专科护士组成,并对小组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考核达标后具体实施认知行为干预。(2)小组人员应热情大方、平易近人,最好具有“阳光”般的正能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干预氛围轻松和谐,从而在无形中使患者的抑郁心情得到“温暖”,进而释放负性心理。(3)培养抑郁症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少吃辛辣生冷的食物,少做剧烈的活动,睡前喝一杯温牛奶并用温水泡脚,可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而睡眠环境宜清净舒适。(4)加强健康宣教,并将其彻底贯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可采用座谈、讲座方式宣传健康知识,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病情并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5)适当的给患者布置一些“作业”,如阅读一本乐观的书、完成一个小手工、写一篇日记、向亲友或医护人员倾诉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其生存感,还能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同时还能让患者感觉到“生活的有趣”。(6)通过一些成功案例为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也是十分有效的,病友相互鼓励就好像给了患者一面好的镜子,可帮助患者改变既往的负性心理,从而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放弃自杀意念,激发生存欲望。

1.4 评价标准

1.4.1 抑郁程度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4]进行评价,本量表主要是由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价,评分以7分作为临界值,即HAMD≥7分表示有抑郁症状,且评分越高,表明其抑郁程度越严重。

1.4.2 自杀意念 采用自杀态度问卷量表(QSA)[5]进行评价,量表内容共有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及对安乐死的态度4个项目,每项评分单独计分,评分以2.5~3.5分为临界值,标准为:QSA≤2.5分,即对自杀意念持认可态度;QSA≥3.5分,即对自杀意念持否定态度;2.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分

注: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抑郁程度HAMD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自杀意念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自杀意念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自杀意念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抑郁症是精神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临床表现为丧失兴趣、反应延迟、情绪低迷等,且80%的患者伴有睡眠障碍的症状[6]。这些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长期反复发作,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而且还是促使患者萌生自杀意念的重要诱因。有报道显示[7-9],抑郁症中约52%的患者有自杀意念,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且抑郁症自杀率占自杀总数的10%~30%。那么,为何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会如此高,原因有以下几点[10-11]:(1)对任何事情只会看到消极的一面,充满负能量。(2)无端的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无视自己的优点。(3)自感一切都不如他人,感觉自己无能、无用。(4)预见到自己没有“美好的未来”,生存没有意义。

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主要以抗抑郁药物和镇静药物为主[12],但效果甚微。但是,如何正确、有效地防治抑郁症患者自杀是完全可行的,这也是如今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3-14]。对此,本研究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以认知行为干预为技术支撑,运用多种认知干预技术,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结果显示,接受了认知行为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其抑郁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其自杀意念明显得到缓解,与对照组相比,临床优势显著(P<0.05)。此外,《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也明确提出[15],认知功能的改善对抑郁症严重性的缓解有着积极的影响,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确实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其自杀意念,促进其预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1] 李桂林,陈炯华,张玉琦,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02-1206.

[2] 胡红星,库木斯,伊其忠,等.汉族与少数民族抑郁症患者抑郁和自杀风险因素的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6):531-534.

[3] 刘文娟,季建林,黄 啸,等.心境障碍问卷和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对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诊断抑郁症患者中双相障碍的筛查价值[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3,46(5):267-270.

[4] 荣 蓉,王学义.抑郁症患者认知损害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6,16(3):263-266.

[5] 徐敬文,金 芳,温博贤,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杀态度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3):35-36.

[6] 何流英,苏保育,陈光玲.精神病患者自杀未遂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8):45-46.

[7] 王承敏,王振华,崔洪雨,等.抑郁症自杀与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6):565-568.

[8] 刘松元,李 敏,朱先秀,等.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陪护家属认知水平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6, 3(11):249-250.

[9] 李 宁,叶兰仙.伴与不伴自杀行为首发中青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3):225-227.

[10]姜能志,安申之,王艳郁,等.国外自杀素质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概况[J].医学与哲学,2013,34(7):50-52.

[11]刘晓秋,白志军.中国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因素的元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2):291-294,323.

[12]魏 贝,况 利.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5,21(17):84-85.

[13]朱政仁,胡 珠,罗爱玲,等.正念减压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7):135-137.

[14]肖壵南,陈丁玲.认知行为治疗伴自杀行为抑郁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84-186.

[15]Sachs-Ericsson N,Hames JL,Joiner TE,et al.Differences between suicide attempters and nonattempters in depressed older patients: Depression severity, white-matter lesions,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Geriatric Psychiatry,2014,22(1):75-85.

(本文编辑 肖向莉)

518020 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康宁医院情感障碍科

白超:男,本科,主管护师

2017-01-05)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9.062

猜你喜欢
意念精神科量表
意念机器人(上)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涓滴意念汇成河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