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2017-06-19 18:19曾庆均
关键词:各省市流通业商贸

曾庆均,徐 丽,曾 蓼

(1.重庆工商大学 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 400067;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广西崇左 532200;3.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重庆 400067)

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曾庆均1,徐 丽2,曾 蓼3

(1.重庆工商大学 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 400067;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广西崇左 532200;3.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重庆 400067)

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区域差异进行评价对。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商贸流通区域差异较大,应建立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发展的战略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空间协调机制,制定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促进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

引言

长江流域因水运形成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带。1992年6月,国务院召开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座谈会,提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战略构想。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先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长江工业走廊”“长江黄金水道”“长江商业走廊”“长江产业密集带”等概念。孙尚清(1994)认为建设长江商业走廊,这是一个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长江商业走廊应成为长江产业密集带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长江商贸走廊”课题组(1995)提出要加快建立“长江商贸走廊”以打破地区分割,促进统一的商品市场形成,从而推动东、中、西部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沈玉芳(1998)认为长江经济带是一条市场带;唐辉等(1999)提出以沿江中心城市为重点,构筑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综合运输网络和长江商贸走廊。自此,有关长江沿岸地区商贸流通的研究越来越多。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旨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将长江经济带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在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一、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发展差异评价

(一)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区域经济特点,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在于考察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以及商贸流通业发展贡献。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体系构成。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5—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

表1 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指标体系

(二)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分析

(1)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共涉及21组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提取主成分以减少变量个数,并根据各得分系数算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各主成分得分值以及综合得分值,从而根据各得分值的大小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差异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在进行主成分分析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论文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

首先通过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与KMO抽样来验证该指标能否采用提取主成分的分析方法,其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结果表明,KMO值为0.760,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P<0.05,这说明该指标体系适合通过降维来提取主成分进行差异分析。这样分析的主要依据是由Kaiser-Harris(1960)给出的有关常用的KMO度量标准中提出: 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表示适合;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

由表3可以看出,将 21个原始指标做主成分分析,以特征根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主成分,可得出4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的特征根值为6.922,方差贡献率为32.960%;第二主成分的特征根值为6.771,方差贡献率为32.241%;第三主成分的特征根值为1.667,方差贡献率为7.940%;第四主成分的特征根值为1.660,方差贡献率为7.905%。四个主成分的总解释度为81.046%,说明提取出来的四个主成分能够包含原始21个指标的81.046%的信息,这意味着由提取出来的四个主成分来解释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解释力度良好。

表3 基础变量总方差解释情况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通过正交旋转处理,四个主成分的总解释度未发生变化,但前三个主成分内部方差贡献率发生了变化,差距进一步缩小。这四个主成分从总体看特征根值较大,对基础指标变量解释贡献较大,而其余各变量的特征根值较小,对基础指标变量解释贡献也小,因此选取这四个主成分是合适的,分别记为F1、F2、F3、F4。

表4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a

提取方法:主成分。

旋转法: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a. 旋转在 6 次迭代后收敛。

由表4给出的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可以明显地发现,第一个主成分F1在X1(商贸流通业增加值)、X3(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X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8(商贸流通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固定资产投资)、X10(商贸流通业法人企业数)、X11(连锁零售企业)、X13(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X14(人均商贸流通业增加值)、X15(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较大的载荷,是反映商贸流通业规模的因子。第二个主成分F2在X2(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X7(流通业人员占地区从业人员)、X9(批零结构)、X12(连锁餐饮企业数)、X16(单位商贸流通业增加值)、X17(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8(亿元以上市场效率)、X19(企业效率)上有较大的载荷,是反映商贸流通业结构的因子。第三个主成分F3在X5(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占社零比重)、X20(就业贡献率)上有较大的载荷,是反映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因子。第四个主成分F4在X6(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X21(经济贡献率)上有较大的载荷,是反映商贸流通业贡献的因子。

表5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提取方法:主成分。

旋转法: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由前面表3给出的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可以得出各省的综合得分公式为:

F=0.33F1+0.322F2+0.079F3+0.079F4

此综合得分用来衡量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若F的得分越高,说明该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越高,趋势越好;反之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越低,趋势越差。同时通过比较综合得分的大小,还可以得出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的大小及趋势。

(2)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发展差异评价

表6 2005—2014年第一主成分各省市得分情况

表7 2005—2014年第一主成分各省市排名情况

表6、7分别反映的是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第一主成分F1的得分情况及排名情况。由于F1对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的解释较强,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除上海以外,其余省市得分均呈上升趋势,且近十年来各省市的排名变化不大。2010年开始,上海得分呈下降趋势,2013年、2014年排名均为最后,贵州略有上升,而沿海的江、浙地带名列前茅。

表8 2005—2014年第二主成分各省市得分情况

表9 2005—2014年第二主成分各省市排名情况

表8、9分别反映的是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第二主成分F2的得分情况及排名情况,F2主要解释的是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结构。由表8、9可以看出,上海得分值始终为正且排名稳居第一,江苏、浙江紧随其后。重庆、云南流通结构也有明显改善,其中,重庆得分值由2005年的-0.12增加到2014年的0.2,排名由第七上升到第四。四川、湖南、贵州、江西四省流通结构相对不合理,且近十年无明显改善。

表10、11反映的是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第三主成分F3的得分情况及排名情况,F3主要解释的是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效率情况。由表10、11可知,云贵川商贸流通效率排名均靠前,中部地区效率一般,东部地区特别是上海和江苏的商贸流通效率较低。说明中西部商贸流通发展还有较大潜力,对于拉动当地经济有较大作用。

表10 2005—2014年第三主成分各省市得分情况

表11 2005—2014年第三主成分各省市排名情况

表12 2005—2014年第四主成分各省市得分情况

表13 2005—2014年第四主成分各省市排名情况

表12、13分别反映的是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第四主成分F4的得分情况及排名情况,F4主要解释的是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贡献水平。由表13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贡献度偏低,而西部地区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商贸流通业的经济贡献度排名靠前。

表14、15分别反映的是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商贸流通业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表14可以看出,2005至2014年,各省市综合得分值有较大增加,仅贵州、云南和江西综合得分值小于零,其余综合得分值均大于零。这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商贸流通区域差异较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较大。

表14 2005—2014年各省市综合得分情况

表15 2005—2014年各省市综合排名情况

二、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机制与对策

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较好,各省市近年来商贸流通水平不断提升,但各省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且省市之间的差异正逐步增大。

(一)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机制

以国家战略为出发点,构建商贸流通战略协调机制。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国家应建立商贸流通业专门管理机构,实行联动机制,即以商务部为主导,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商管理、交通部门等组成一个商贸流通方面的专门委员会,对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进行综合管理,从大方向上统一各省市行动。一是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对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进行指导;二是出台综合性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对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进行引导和规制;三是完善商贸流通业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流通秩序。

以互利共赢为目标,构建商贸流通利益协调机制。根据市场原则,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建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好各地方政府或商贸流通业企业的合作收益以及成本分析补偿,保障各利益主体能够在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中获得收益。建立商贸流通业保障基金,支持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扶持落后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完善商贸流通业相关规章制度建设,约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政府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任意干预,以及合作组织机构偏离公平原则的权力运用行为,实现商贸流通业合作方式的规范化。

以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网”为载体,构建商贸流通空间协调机制。一方面,要求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交通系统的“硬件”支撑。对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建设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充分发挥长江水运价格低廉、运输量大的特点,改善长江水运环境,加强港口及航道建设,满足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客货运要求;另一方面,在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加强交通系统的“软件”支撑。对长江经济带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建立一体化的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和信息资源集成管理,以信息一体化来促进交通运输一体化,进而实现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物流通畅,促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对策

设立专门委员会,确保政策得到贯彻执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设施、流通贡献等有较大差异。有必要专门设立商贸流通业专门委员会,统一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协调各省市利益冲突及均衡矛盾。同时,建立以上海、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区域委员会,以便更好地因地制宜,有针对地提出并解决符合地区特色的相关问题。加强非盈利性组织的舆论监督作用,完善公民监督机制,完全独立于地方政府,确保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正常进行。

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各地方政府应当积极进行职能转换,由主导市场变为充分利用“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并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市场的建立,真正实现商品、资金、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的交流,形成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

扩大区域合作力度,实现经济互补双赢。长江经济带沿江布局三大城市群,要针对各城市群的特点进行分工,发挥比较优势,并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商贸流通协作,实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产业融合。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从业人员的效率。劳动生产率对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单位,商贸流通业综合水平会提高0.002。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区域劳动力的综合水平。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各项学术交流,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积极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同时也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图书馆建设以及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长江水运。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关系着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能否健康有序发展。由实证分析可知,目前,长江经济带主要存在着东部地区基础设施较好,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参差不齐,部分省市较为落后。因此,各省市政府予以重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助力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和谐稳定。应加强长江干线航道、主要支流航道建设,实现港口规模化、船型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为商贸流通业提供更低廉、更好的服务。

增强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政府应当引导和鼓励商贸流通业企业在商品流通、商品销售、商品售后等一系列领域采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与物流商合作,实现电子咨询、电子下单、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等现代物流合作模式,大量减少人、财、物的流通,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商品的积压率,从而提高商品的产销率,提高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长江商贸走廊”课题组.关于建立长江商贸走廊的初步构想[J].长江论坛,1995(01):5-7.

[2] 陈珊,王勇,曾庆均.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动趋势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3(4):15-21.

[3] 任保平,王辛欣.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差距评价[J].社会科学研究,2011(2):45-50.

[4] 孙薇.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地区流通力比较研究[J].财贸研究,2005(4):36-40.

[5] 宗颖.江苏省流通业冲力评价研究——基于13个地级市层面的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2):7-11.

[6] 吴华安.城乡统筹与我国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考——以重庆为例[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1(2):94.

(责任编校:朱德东)

AnEmpiricalAnalysisofRegionalDifferencesinCommercialCirculationofYangtzeRiverEconomicBelt

ZENGQing-Jun1,XULi2,ZENGLiao3

(1.ResearchCenterofEconomyoftheUpperReachesofYangtzeRiver,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2.DepartmentofEconomicandManagement,GuangxiNorm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GuangxiChongzuo532200,China;3.SchoolofAccounting,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mmercial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us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o evaluat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commercial circul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circulation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trategic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teres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spati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hould be mad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commercial and trade circulation; regional differences

10.3969/j.issn.1672- 0598.2017.03.009

2017-01-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JY110)

曾庆均(1963—),男,四川邛崃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和经济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商业经济研究。

D924.392

A

1672- 0598(2017)03- 0049- 12

猜你喜欢
各省市流通业商贸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2019年各省市诗词学(协)会换届情况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各省市重点工程科学有序复工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应对2018年中考全国各省市67道作文题,高分素材,成就高分作文
画像即墨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