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的思考

2017-06-20 09:45高明
文教资料 2017年10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高职教育

高明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 依据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及相关文献资料,提出高职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从大学适应、人格、家庭亲密度及自我效能感四个方面思考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从学生学习实效的角度为高职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学习主观幸福感 大学适应 家庭亲密度 自我效能感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李克强总理在会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中国需要“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然而,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某些高职学生并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他们学习动力不足,上课玩手机、睡觉,不听课、不写作业,迟到、早退、旷课,某些高职学生坦言人生没有目标,对自己的状态感到迷茫,对于成绩只求及格,读高职只是为了得到一纸文凭。这种现象是某些高职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问题。

学习主观幸福感是学生对学习做出的整体评价,是指学生在学习前、学习过程中或者学习过程之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1]。高职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缺乏,将影响高职教育质量,影响国家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本课题组前期编制了《大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问卷》,并在本科及高职生中做了现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高职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做出以下思考。

一、全面做好促进高职生大学适应的各项工作

马俊、王伟等人认为,适应是指个体实现自身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的活动,是个体在心理学和生理学上顺应变化的能力,包含对外适应和对内调适的双向环节[2]。大学适应是指大学生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积极调整自我,使自身发展与大学学习、生活发展达到平衡的过程。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意味着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然而高职的校园环境、学校管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不仅与中学有很大不同,与普高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培养的是高等技術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些突如其来的转变,以及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使得部分高职新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感到不适应。刚入校的高职生年龄大都在17岁-19岁,心智尚未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力都不够强,常常会出现心理不平衡和内心矛盾冲突。有研究显示,从“陷入迷茫”到“走出困境”,46%的大学新生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43%的大学新生则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而另外11%的大学新生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调整自己[3]。本课题组在前期高职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中发现,大学适应中的学习适应、情绪适应、满意度、校园适应和择业适应等因子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高职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尤其是学习适应因子。有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其中以大一新生最突出,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显示,大一高职生比大二高职生的学习体验更消极。实际上,适应教育绝不仅仅是在大一阶段,狭义上是指低年级新生的适应教育,广义而言,适应教育应随大学学习生活需要而贯穿整个大学阶段,适应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为高职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学校的设备设施和校园环境基本上决定了其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相对于综合类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国家投入的人力财力相对较弱,校园规模相对较小。但学校仍然有必要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图书馆资源、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室、住宿条件、安全设施保障、体育馆场地、实训楼设施等,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加强教学管理,真正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专业课程的安排计划要合理,遵循循序渐进和高职零距离上岗的原则,充分考虑实用性和操作性,适量减少研究学术性质的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如举办新老生交流会,让优秀的学长学姐为学弟学妹进行大学学习生活方面的经验介绍;结合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开设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给同学们讲解专业的心理知识,指导高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有针对性地对高职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进行疏导,帮助高职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以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2.专业教师多下班,从知识层面和育人层面关心学生

大学老师不像中学老师那样与学生联系紧密。中学老师会时刻监督学生学习、很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学老师除了上课外,其他时间很少露面,经常与学生接触的是班级辅导员。专业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和动手,更像是一个领路人,负责引领学生上路,学生少了压力、多了自由。这种学习模式可能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较为适用,但部分高职生本身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能力就不强,他们对这种学习方式的适应需要相对更长的时间。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专业课教师应该经常下到班级,从专业角度给学生多方面的支持与鼓励,不仅从知识层面,更多的是从育人层面给学生最需要的帮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高职学生对学校、对专业、对职业教育的适应速度,提高他们的学习主观幸福感。

3.分专业开设多种形式的讲座

高职生在整个三年的高职学习中应该接受系统、及时的专业发展指导。新生入学时,为了加深新生对专业的了解、培养对专业的兴趣,以更快地适应学习,高职院校应当安排行业人力资源专家和学校专业老师共同开设讲座,向新生介绍本专业的基本情况,让新生全面了解专业方向、学习内容、专业发展、就业前景,让新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从而对专业产生认同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实际上,很多学校在新生入学阶段均开展此类讲座,但到后期认为学生已经了解或适应了,就没有持续的专业发展指导。然而,学生入学之初懵懂地了解专业和他们已经开始学习并且有概念的情况下再次进行专业指导,实际上指导的内容、方向和深度都是发生变化的,中期阶段举办专业形势讲座对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目标更有必要,可以让他们在迷茫中进一步明确目标,产生学习幸福感。

4.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

心理輔导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给予新生学习辅导、就业指导、生涯规划指导,指导新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能帮助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又能让新生在大学期间感到更多的温暖与关心。心理辅导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针对团体性的问题开展咨询,能够有效提高心理辅导的工作效率,如以“我的大学我的家”、“携梦起航”、“相亲相爱一家人”等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咨询可以针对个人性的问题开展一对一的深入咨询,根据个人不同的个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等进行生涯规划,也可以根据个人的人际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咨询。

二、完善神经质学生的个性,发展外向性性格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紧密相关,两者之间有着诸多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国内,唐洁、孟宪璋、王极盛、丁新华、郑雪、王玲等曾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所得结论较为一致,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相关,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我们对中国大五人格与大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做的相关研究显示,人格中的神经质和外向性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其中,神经质对学习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外向性对学习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有关学习倦怠与大五人格的相关研究显示,当“神经质”得分越高时,学习倦怠程度越严重。这应该是因为外向性的人相对乐观、善于交际,对学习有热情,有学习倦怠会向朋友倾诉并且乐观对待[4]。

神经质是一种具有某些神经症基调的人格特征,也可理解为神经过敏的特殊气质。神经质的人对于消极事件有体验上的偏好,神经质往往会对个体的事业、爱情、生活、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最终导致神经症或其他身心疾病的产生。而外向性的人则为人热情、豪爽、好沟通、善交流,情感上比较主动,心态积极向上。

由此可见,完善神经质学生的个性,发展外向性性格对于提高高职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极为有益。所谓个性,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个性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个性的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在于长时间的磨炼。“行为成习惯,习惯成性格,性格成命运”。内向的学生要发展外向的个性,与外向的人多交往,主动结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神经质的学生可以多采取积极自我暗示方法,放松绷紧的神经,坦然面对各类事情,不求十全十美,只求凡事尽力而为,在心中多进行积极暗示,告诉自己要快乐、健康,情绪激动时学会自我心理放松,如深呼吸或想象最高兴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等。

三、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亲密度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个体发展和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和主要场所之一,良好的家庭氛围不仅可以维持家庭和社会的稳定,还可以促进个体保持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家庭氛围的重要体现便是家庭亲密度,主要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具体表现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亲相爱、融洽和谐的关系。家庭亲密度对个人发展的意义重大,父母的教育思想、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气氛等会影响人心理方面的发展[5]。许多心理治疗师或研究者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家庭对个体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巨大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特点和交往方式,甚至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问题,都是为适应家庭整体的这种情感模式而自然形成的[6]。诸多研究表明,家庭亲密度与社交焦虑显著相关,与人际信任、职业价值观、学业情绪、大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均显著相关[7][8][9]。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也得到类似结论,即家庭亲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家庭的亲密度水平,改善学生的成长环境,减少其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提高其学习主观幸福感,就成为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这其实就是家庭关系的问题。

实际上,亲密关系是没有捷径的,没有可以瞬间打开亲密关系的开关,家庭的亲密关系需要在朝夕相处中,花时间用心培养。家庭成员通过日常行动获得信任,父母遵守对孩子的承诺,与孩子一起外出,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能够理解他,一起购物,一起乘车,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效引导孩子面对每一个挑战。团体心理辅导、家庭咨询往往对关系有问题的家庭比较有用。

四、提高自我效能感

学习是高职生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的评价与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主观感受。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主观幸福感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学习自我效能感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在学习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这种较高的自信心会使个体产生积极情感面对学习,从而增强学习主观幸福感。高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完成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能够勇于面对困难,富有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而具有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在活动遇到初步失败和挫折时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半途而废选择放弃,幸福感较低。

目前中国的高职教育还很难让学生及家长在高考中自主选择报考,高职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学业困难或高考失利而来到高职院校的。高职学生因为一直以来的学业挫败感,自我效能感偏低。那么,高职学校可以在某些方面做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工作。比如结合专业,开展校内技能比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使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反馈学生,以增强其自信;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团队学习,适当采取翻转课堂的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生涯辅导、心理咨询指导学生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在实现近期阶段目标的情况下提升自信心,从而靠近远期目标;辅导员加强对班级学生的沟通,引导学生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失败进行正确归因。

从大而言,高职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小而言,它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学校、家庭、个人都应该为之努力,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洪岩.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马俊,王伟,郭彩琴,李然.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与人格关系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

[3]唐秋萍,程灶火.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1):16-20.

[4]栗丹,凌辉,全宥艳.衡阳地区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大五人格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9):22-27.

[5]梅松丽,于洗河,寇长贵,等.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家庭环境特征调查[J].医学与社会,2009,22(6):54-56.

[6]曾文星,徐静.心理治疗:理论与分析[M].北京:中国医科大,中国协和医科大联合出版社,1994:118-127.

[7]冯现刚,王青.大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11(7):75-78.

[8]张艳.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学业情绪与心理和谐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9]曲媛媛.大学生家庭亲密度、职业价值观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一般课题“高职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研究”成果 XJK014CXL002。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高职教育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浅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