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生课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2017-06-20 15:07杨忠爱
东方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外评价课程

杨忠爱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本课程要通过评价的诊断功能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的实施情况和学生的问题所在,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鼓励教师积极摆脱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全面地认识评价的发展功能,尊重学生自身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其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作用。评价本身还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正是由于评价标准具有指导和激励作用,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开始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阶段。在他们幼小心灵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种子已经发芽,正待有效引导、浇灌。对于成年人而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于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故而,如果教师能发挥好评价的功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该如何对学生作出评价呢?以笔者多年教学实践角度出发,略作以下几点阐述:

1.正确的评价,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

具有明确目的性的评价,可使学生了解自己对于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唤起学生新的认知需求,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犹如诗句所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那样,准确、及时地给予学生以恰当的评价,促使他们正确地走向健康成长的方向,并为之而努力。

2.正确的评价,是具有激励性质的。

具有激励性质的评价,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自动力,帮助他们开启思维的闸门,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鼓舞他们积极向上的勇气。能够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学生将内在的需求外化为积极的行动。

3.正确的评价,是客观且有针对性的。

客观且有针对性的正确评价,能够使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差距,进而产生完善自我的心理,去努力追求更好的发展。教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能使学生准确及时地了解自己的情况,自觉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不足。

4.正确的评价,要把握好夸赞的尺度。

教师恰到好处地夸赞学生,既能营造课堂教学的激励氛围,激励他们不断产生新的追求,又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期望,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获得成功,还能避免泛泛赞扬造成学生迷惘的反效果。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一、立足课堂,春风化雨。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

但整体社会风气客观环境使然,此课程相对于语数“主科”, 被称为“副科”,不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由于不可能像“主科”那样有个精确判分,自然也就不可能受到学生、家长的重视了。

例如,课程进行到《温暖的家》这个单元时,针对每一主题,我都布置了相应的课外任务,意在启发学生对健康、安全生活,对愉快、积极地生活的初步概念。其结果是,有去认真完成的学生,不过四五人;略作思考、稍稍完成的,占据全班人数一大半;压根就不当一回事的,足有三分之一!

面对这样的情况,相信每个授课教师都是一股徒唤奈何的无力感,甚至是产生愠怒的冲动。即使是强制压制好自己的情绪,恐怕也会着重强调下不为例什么的。

于是,我没去深究这笔糊涂账,而是灵活运用前述四点,对认真完成的学生以热切的赞扬,对部分完成的学生以恰当的表扬,对于那些不以为意的学生以殷切的鼓励、激发,明确地给他们传达一个信息:认真完成的同学是对的、值得学习的,部分完成的同学是很棒的、再认真一些就更好了,没有完成的同学其实也可以像认真完成的同学一样很好、很棒!

如此一来,认真完成的同学由于受到高度评价而兴高采烈,有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动力;应付式的同学,因为自己的付出得到赞扬的同时,对于自己敷衍态度造成的落差也有了认识,具备了迎头赶上的目标;而那些完全不当一回事的学生,如同站到两个高低不同的标杆下,有了奋起直追的迫切感、自觉性。

情势的发展,确实也向我所预期的方向逐步好转!

至少在之后的单元、主题课程学习中,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很好地完成課外任务的学生越来越多,敷衍了事的学生日渐减少,压根不当一回事的学生已是基本没有。

通过实践,我利用好每节四十分钟的课堂,以不断优化的评价为媒介,潜移默化地促成了学生对品生课从茫然不知、不以为意,到课堂上积极发言、热烈讨论,课后认真完成任务、细心感悟生活细节、感受道德规范的成功转变。

二、延伸课外,见缝插针。

课堂短短四十分钟,弥足珍贵却犹显不足!

因此,我们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更要关注课外。

比如,课外时间在校内看到学生不利于团结、有害身心健康等等举动时,不是简单地喝止了事,更不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视而不见的心态,而是和颜悦色地制止之后,再结合他们已学过的课程耐心讲透、细心纠偏。而每当看到学生学以致用,像模像样地身体力行品生课言行举止要求之际,不吝以和煦春风般的赞扬。以此逐步培养学生对善恶美丑、是非对错的清楚认识,达成品生课的教学主旨!

又如我们学校每一年都有组织春游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实践活中等,可以结合这些活动对学生在活动中自我保护、活动安全、交通安全、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等各方面的表现对每个学生进行公平公正的有效评价。

印象最深的是,带着学生到泉州森林公园春游的那次!

全班同学不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而且出人意料地人手一个可降解塑料袋,把各自的零食包装、果壳垃圾装好,到了有垃圾桶的地方还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投放;甚至有部分同学,还十分积极地提醒一些粗心的同学要注意公共场合秩序,不可大喊大叫,而那些粗心的同学则煞有介事地表示:哦,是的,是的,要注意!

这令我心中一阵惊喜:把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直观、实用的形式穿插前述四点评价方式,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教师的评价,孩子们竟然具有自我评价意识了!

三、教学互动,触类旁通。

基于如此惊喜,我更进一步思索品生课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方式与更好地作用。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它是激发人向上进取的内在的动力,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往往起始于小学阶段。

小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小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对自身表现或自身在群体中的表现的价值判断。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注意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故而,不论是课堂还是课外,授课教师除了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之外,还需格外注重教(师)学(生)的互动,尊重学生自我评价的“稚嫩”,触类旁通地做好引导、培养的工作。

这就关乎到学生成长环境氛围了!

涉及小学生成长环境的,除却他们自己、授课教师之外,还有其他科任老师、家长。授课教师在自己正确做好对学生的评价以外,还要注重与各科教师、各位家长形成合力,努力争取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创造一个具备正确地评价学生的、浓厚氛围的环境,甚至是鼓励学生之间开展有益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而事实上,我也是这样做的。不论是在与教学班其他同事的交流中,还是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时,我都会着重强调:注意对孩子们的评价方法、方式,正确的评价方法、方式,能够促使孩子们更好地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众人拾柴火焰高,或说环境造就人,相信孩子们在如此氛围中,一定能够不同凡响!

总之,教学是艺术,评价更是“好雨巧润百草活,冰雹乱打千苗毁”的巅峰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方式方法有很多,要因课而定,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灵活地使用评价的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课外评价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小满课外班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我的“课外老师”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