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记者要解三道题

2017-06-21 08:05杨林聪
新闻世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练习题

杨林聪

【摘 要】天气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纸媒版面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过去几年里,金华晚报不断强化气象稿件写作,创新写作手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好看、有用、准确、及时”的“金晚风格”。如何写好天气稿?结合金华晚报这几年实践来看,跑气象的记者要会解三道题:做预习题、答练习题和解附加题。

【关键词】气象记者;预习题;练习题;附加题

“气温上蹿下跳,阳台上的衣服,薄有短袖,厚有棉服,是不是已经准备撸起袖子好好清理一番?不过,冷空气已经在路上了,今天下午起又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市,将有一次降温和风力增大的过程,23日前后还有一次明显的冷空气影响我市,所以,棉服先别收起来。”

“这个冬天,老天爷就没按常理出牌过,该冷的时候不冷,该暖和的时候不暖。据市气象台统计,上周市区2月17日的最高温为23.3℃,突破了历史同期纪录。这一波升温有没有让人有一种进入春天的错觉?连金华各地百花都被忽悠得提前开放了,不过,错觉就是错觉,这是一场‘假春天。”

这是金华晚报上刊发的一篇天气预报,题目叫《冷空气频繁 气温“一波三折”》。“假春天”、“一波三折”、“突破历史同期纪录”,这样的天气稿看起来,是不是让人觉得轻松愉快又实用,而且还增加了不少气象知识?

“好看、有用、准确、及时”,过去几年里,金华晚报不断强化气象稿件写作,创新写作手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晚风格”。

天气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纸媒版面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都市报来说,很多忠实读者拿到报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一翻天气——可见,天气对媒体、对读者受众来说,有多重要。

为了强化气象稿件写作,金华晚报安排笔者联系市气象台,刚开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几年跑下来,对天气稿件的写作逐渐上手,听到的肯定声音也多了起来。

笔者和市气象台强化了采编协作,气象部门专门指定4名预报员成立了“专家顾问团”,其中有长期在一线的资深预报员,也有农业等领域的专业预报员,帮助提供气象动态,负责后期校对等。

笔者尝试把这几年来对天气稿件写作的一些思考,结合印象深刻的案例,整理成文,和大家一起探讨,以期让我们的气象版面更加活起来。

做好“预习题”:

“天气”不仅仅是说刮风下雨

“今天天气怎么样?”、“看样子不会下雨吧。”

生活中,但凡聊到天气,大家脑子里的反应大多就是下雨或是放晴,很冷或是很热,但对于跑线记者来说,“天气”两字包含的东西绝对不是这么简单。

写天气怎么入门?结合个人经历,笔者觉得首先要做好“预习题”,这道预习题有三大块内容:

第一步,要转变对“天气”这一概念的认识。天气不仅仅是说阴晴雨雪的气象变化,还包括为什么变化、怎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并给出专业的建议。比如气象预报说到“有雨”,记者脑海里起码要连问六个问题:为什么有雨?什么时候有雨?雨会下得多大?哪些地方会有雨?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该提醒市民注意些什么?这样的天气稿件才会“有用”。

此外,和天气有关的习俗、趣事、动植物变化等等,也应该成为记者笔下的内容。比如二十四节气,立春、清明、立夏等节气里,金华各地都有哪些有意思的习俗,这个时节里什么有趣的活动,田间地头、公园草地里现在是一幅什么景象,看桃花是不是早了,赏油菜花是不是迟了等等信息,都可以充实到稿子里来,让稿子“有用”的同时,还“好看”。

第二步,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气象常识。金华市气象台有条不成文的规定,但凡接受媒体采访,不管是报纸还是电视,都要记者本人到现场,原则上不接受电话采访。为啥?怕记者是门外汉,听到的翻译成纸上写的,变成了两回事。

所以,写气象稿的记者首先也得是“小专家”,没法做到很专业,但起码要能和预报员交流。心里有了底气,人家就会尊重你三分。

比如有一次,一家媒体在立秋之后发了篇大标题稿子“秋老虎来了”,结果就闹了笑话。在气象学上,秋老虎是指處暑节气后连续5天最高温度在35℃以上,所以不是立秋以后的高温就是秋老虎。

再比如,大家说的夏天和气象学上的夏天不一样。气象学上,“必须要连续5天稳定达到22℃以上”才算入夏,入春、入秋、入冬也都有各自的标准,这些基本的常识要弄懂。

还比如,天气预报的流程是怎么样的?记者也得心中有数。像市气象台的气象服务中心,每天值班的分正班、副班、领班、服务班、网络监控等,市气象台每天早上采集的观测数据会上传到中央气象台,这些数据全世界共享,和成千上万个观测站一起汇总,然后由中央气象台以及欧美等气象机构计算出最新的气象资料,再加上来自金华各自动站的实时观测资料,以及雷达和卫星云图资料,预报员才能做出综合判断,每天的预报还要进行多次会商。

第三步,要熟悉本地的气象规律。举个例子,民间的冬季以“立冬”节气为开始,但实际上,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金华的实际情况对不上号,每年的立冬时节,金华只能算是晚秋,也就是说,金华有自身的气候特点。

金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丰富,干湿两季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气温变化不定,春末夏初雨水集中,时有冰雹大风;夏季长而炎热,且雨热同步上升,常有干旱;秋季凉爽,空气湿润,时间短;冬季晴冷干燥,大气层结稳定。年度总的光热水条件优越,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垂直差异。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

具体到山区,或者是北部的浦江、兰溪等乡镇,以及南部的武义、永康等地,通常又有各自的小气候,像冬季的大雾天气,武义、兰溪就比其它县市要多发、易发,这些情况,记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答好“练习题”:做个有心人

对天气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就相当于入了门,但要做到专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功课要做。笔者的体会是做个有心人,创造条件去学习,做好几道“练习题”。

一是向专业人士学习。最直接的当然是向市气象台的专家们学习。比如在金华市气象台,两名首席预报员都是拥有几十年预报经验的气象专家,金华气候状况、往年气候特點他们都了如指掌,而且根据规定,市气象台向外发布气象预报,必须要从首席预报员的口径出去。多和他们交流沟通,记者在气象报道方面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

还有,气象学方面的专著也是向“专业人士”学习的一条途径。比如我国气象学方面的老前辈竺可桢先生,一生关于气象的著作非常丰富,像《中国气候区域论》《中国气候概论》等等,都是花费他大量心血的著作,时至今日都还是气象学专业的教材,给人启发很大。

再有,向专业人士学习,还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和微博。比如中央气象台、浙江气象台的官方网站,还有@中国气象爱好者、@新浪天气、@科学松鼠会等等实名认证的微博,经常会有一些气象知识的介绍、最新的气象动态信息,这些都是拓展记者视野的途径。

二是和同行交流。笔者发现,在微博上,不少纸媒、电视的天气栏目、跑线记者都开设了实名认证的微博,这些都是我们之间交流互动的途径。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其本人就是气象学专业“科班”出身,而且长期在中央气象台从事天气预报工作,是典型的专业记者,他的微博上有很多对气象动态的判断和预测,准确度很高。

还有《扬子晚报》的气象记者于丹丹的@丹丹说天气、《都市快报》记者的@天蓝不下雨等等,大家都可以和他们互粉、互动。

三是翻阅历史资料。一个地方的气象观测,一定有其数据记录,像金华就是从1953年开始有气象记录的,至今已有60多年。这60多年的历史记录,其实就是一本气象教材。从这本教材里,我们可以知道很多信息:历史最高温是多少?武义是不是比永康热?最冷的地方和最热的地方通常出现在哪里……还有,历史记录往往能够告诉我们很多气象规律,比如通常是什么时候入春、一年高温天有几天、下雪的日子常见不常见等等。

此外,有一种历史资料也要经常去翻阅,就是关于气象灾害的记录。气象经常是和灾害联系在一起的,台风、降雪、暴雨、高温……比如市防指办编撰的《金华水旱灾害志》,这些资料也要经常翻一翻,写稿子的时候经常能够引用。

这里笔者有一个运用微博和气象资料的实际体会。有一年冬天,一股强对流云团从江淮一带自北向南移动,笔者从@丹丹说天气的微博上得知,南京等地普遍出现雷电。冬天打雷,这是极为罕见的天气现象。看到后笔者就在想:按照这个速度,对流云团两天后说不定会移动到金华,到时可以写一写。之后笔者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了解到12月份出现冬雷在金华更是少见,距离最近一次12月份打雷已经有15年了。两天后的凌晨,金华果然开始打雷,早上一起床笔者就赶紧写了《今天凌晨的雷声你听到了吗》,当天刊发:

“今天凌晨一点,网友‘沫沫夏日发了条微博:紫薇和尔康可以分手了!因为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乍一看不知所云,仔细想扑哧一笑。汉代古乐府诗中有一首叫《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女子列举了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来表明对爱情的忠贞,在风靡一时的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痴情的紫薇姑娘就曾用它来作为誓言。

让人惊奇的是,‘冬雷震震这一现象,今天凌晨来了。

今天凌晨0时55分,市气象台发布强天气预警信息:受强对流云团影响,未来两小时我市有强雷电和短时强降水。

在监测上,气象部门用dbz作为单位来代表雷电强度,今天凌晨我市各地都出现了冬雷,其中武义的强度最高,达到了64dbz,要是在夏天,这个强度足以出现冰雹。

‘12月份出现冬雷,金华很少见,像昨天这样强度的雷电,更是少见。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项素清查了气象记录,金华最近一次12月份出现冬雷,是在1997年。”

报道的最后还科普了一下冬天打雷的气象原理。从凌晨听到雷声,到下午就知道是什么情况,这篇报道被网友发到了微博上,好评不少。

解好“附加题”:稿子要把握好四个度

天气预报说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好却也并非易事,很多时候,你无法避免出现一些差错:时间数据失误、预报判断失误,还有一种情况是对读者的需求把握失误。

笔者觉得,要尽可能的避免失误,把天气稿子写得好看、有用,要在稿子写作时解好“附加题”,把握好四个度,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要准确,难以精确。对于读者来说,自然是希望天气预报越准越好——你既然告诉我本周有台风、明天会有雨,那最好也告诉我明天几点几分开始哪条街道会下多大的雨,这是很多读者对天气预报的心态。

笔者认为,天气预报可以“准确”,但还做不到“精确”。“天有不测风云”,天气变化本身就很复杂。而且,气象科学也很年轻,以金华为例,目前的城镇预报时效为7天,也就是7天之后的天气状况就很难判断。而且,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还不到85%,现有气象监测根本做不到“精确”。

所以,记者在下笔时,一定要牢记一点:要告诉读者“准确”的信息,不能把下雨预报成天晴,但一些具体的预报数据,有时确实需要模糊处理,只能预报个大概,不然肯定会被读者批评我们“乱报”、“不准”。

当然,如果手头对未来天气的精确预测可以做到确定,那也可以大胆去写。

二是要及时,不能延时。这一点是结合晚报自身特点来说的,在金华城区,晚报一般都是早上投送到位,但截稿是在头天晚上,记者写稿一般都是下午,或者是头一天晚上,这个时候你不能以稿件写作的时间点为准,而要考虑报纸投送到读者手里时的时间点。不然等送到读者手里,就是“延时”的信息。

像冬季经常会碰到的下雪,为确保发出的是最新预测,笔者经常是晚上写稿,但也一定要考虑到第二天早上报纸送到读者手里时,一个大概的雪情:今天上午要回浦江或者去永康的读者们,高速可不可能封道、途经的路段有没有可能已经积雪以及需要注意什么等等。

再有一点,以预报夏秋季节频繁的台风为例。台风的强度、路径变化是存在很大變数的,这时的“及时”至少就有三层含义:一是要在台风影响金华之前发出预报,让大家有所准备;二是预报当天最新的信息,杜绝将头天晚上的情况发布;三是要告诉读者看到报纸的那个时间点,台风可能的活动路径。否则,所有的消息对读者来说都是没有用的“延时”消息。

三是尝试卖萌,不能太闷。气象知识很专业,气象预报要求要准确,一不小心就容易写得太专业,一些专业术语连记者自己都没弄懂,要翻译成大白话就容易失去准确性闹出笑话,所以为了图保险更愿意把预报直译。但事实上,气象预报很好玩,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可以经常卖卖萌,调侃调侃。

比如以下几段:

有关台风。“台风‘小伙伴送清凉,杭州人直呼不习惯。随飞燕北上的台风‘小伙伴——热带扰动93w,它于今天凌晨登陆广东汕头,并成功阻挡副高东进,还将东南风引入浙江、上海,带来意外清凉。然而,今天只是个意外而已。”

有关高温。“南方地区集体铁板烧,7省市手拉手肩并肩,昨天集体迈进40℃。如果说这是一壶烧开的水,浙江就是水泡最大的那个——杭州昨天最高气温41℃,1951年以来史上最热。新昌以43℃笑傲全国,4个县市超过42℃。这还不算,今天,或许又会把昨天,拍死在沙滩上……”

当然,我们也不能为了调侃而调侃,泛泛而谈,而要言之有物,好看、好玩的同时,一定要“有用”。

四是要广度,也要深度。如上文所述,气象往往和生活很多细节以及灾害联系在一起,天气只有写出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还有经常拿出来和历史记录作对比,才能让稿子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比如在2012年,第11号台风“海葵”过境金华,金华无人员伤亡,损失不是很大,领导布置写一篇报道总结、解读一下。结果笔者翻阅灾害记录后,发现在15年前也有一场第11号台风过境金华,两者强度、路径相似,结果却截然不同:15年前损失惨重,15年后金华“只伤了点皮”。

参考历史资料,晚报刊发了《解读海葵过金零伤亡报告——金华何以只伤了点皮》,分四个部分进行解读:两场台风——相似的“11号”,不同的结局;步步为营——四次会议,全市戒备防御“海葵”;以人为本——一条微博,牵动省市县三级领导;未雨绸缪——一条短信提醒着有待完善的细节。

这稿子里的资料、案例、会议材料,都是在防御“海葵”报道的过程中整理、储存在脑子里的。最后,分管副市长在看到报道后,专门写了近200字的批示高度表扬了《金华晚报》。

也就是说,天气稿子的写作,要求记者必须是个有心人——对天气变化要留心,对变化带来的生活影响要关心,对群众如何评价天气以及天气稿件要上心,还对历史记录要用心。

(作者单位:金华日报社金华晚报)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练习题
高考语法考点专项练习题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短文改错练习题
条形磁体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
练习题参考答案
暑假趣味练习题(三年级)
暑假趣味练习题(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