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六年级作文教学“三法”

2017-06-23 07:36杨秋淦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六年级农村小学

杨秋淦

【摘要】本文论述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教会学生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六年级习作教学初步探索培养学生学会分类积累材料,并注重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注重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指导,注重习作篇章结构修改的指导,确保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节,让作文为学生的学习生活锦上添花。

【关键词】农村小学 六年级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053-0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但农村学生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不善于表述。以那楼镇中心校为例,学生阅读量非常少,不少同学除了课本外没有阅读过其他课外书,阅读面窄、语言积累少,再加上有的教师没有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做到读写结合,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语言贫乏,内容空洞无物,不知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大多数学生缺乏写作自信,总觉得别人的东西都是好的,平时不抄袭就担心作文得重写,不敢写自己的真实经历。为此,笔者初步探索培养学生学会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分类积累材料,注重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注重习作篇章结构修改的指导,确保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节,养成乐学、愿写、乐写的习惯,让作文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

一、引导分类积累素材,确保习作言之有物

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量的积累到达一定程度才能导致质的飞跃。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中常常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等要求,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摘抄材料的过程中进行积累,而后内化成自己的写作素材。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是由教师来指定阅读材料。课外,笔者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多读书、读好书,摘抄书中的优美词句、段,以此加强知识储备,要求学生分类积累,批注自己的理解,提高写作的灵活性。

(一)课内积累材料的指导

在景物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对景物描写方法和素材的积累。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一课时,学生合作探究汇报索溪峪的山、水以及山上的野物、游人如何“野”之后,教师适时提问点拨学生积累、运用语句。

师:索溪峪好美,你有摘抄优美语句的冲动吧?你喜欢摘抄哪一句或哪一段?

生1:我喜欢摘抄的优美语句是:“索溪峪的水是野的……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师:为什么呢?

生2:先总写水是野的,再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索溪如何调皮,好生动。

师:摘抄后,你想如何运用?

生3:我们家乡有很多山,又有一条小溪,下大雨时可以描写溪水的流动……

在人物描写类文章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心理活动等描写的积累。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时,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之后,引导学生积累语句。

师: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想积累哪方面的作文素材呢?

生1:我想积累关于心理描写的素材。

师:你想摘抄哪一段心理活动呢?

生2: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没什么可抱怨的”。

师:你想如何运用到作文中?

生3:我可以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描写,从侧面称赞我爸爸、妈妈勤劳的品质。

师: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4:我在阳台收了全家人的衣服,在帮爸爸妈妈折叠衣服时想:砍甘蔗的季节到了,爸爸妈妈起早摸黑开着拖拉机去地里砍甘蔗、运甘蔗,好辛苦!

(二)课外作文素材積累的指导

针对学生喜欢阅读童话故事书,却不喜欢摘抄的现象,笔者通过公开表扬勤于归类摘录的同学,提高学生摘抄精彩句段的积极性。例如黄XX同学阅读了《白雪公主》这篇童话时摘抄句子“她长得水灵灵的……她的皮肤像……又透着血一样的红润……”,并批注“水灵灵、透着血的红润”写得真生动。黄XX同学把这段抄录归到人物个性描写类中。笔者指导学生积累好文佳句后,每双周安排一节课开展读书交流会,选用好的素材在班级《作文园地》内更新、拍照存档,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材料,提高学生积累的兴趣与自觉性。

二、指导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确保习作言之有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授之以关爱,得之于帮助。笔者提倡学生留心观察家庭、学校、社会及大自然里发生的事情,无论大小,只要以感恩亲情、友情,感恩生活的美好,感恩大自然的赏赐,用善意的心态去仔细观察身边最熟悉的人或事,这样容易发现事情或人的积极因素,做到说真话、吐真情,发出心底的本能呼唤,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充实,既锻炼文字的叙述能力,也培养了语言运用能力,既提高文学素养,也能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利身心的健康成长。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习作环境。如在万物生长的春季,笔者组织本班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山上春游,学生身在其中,深深体会大自然的美。观察春景时,笔者打开录音机,播放轻松的音乐,组织学生坐在草坪上抚摸小草,或是闭着眼睛嗅一嗅花香,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发。笔者提问道:“猜一猜可能闻到了几种花香?”接着让学生站起来张开双臂,感觉清风与身体的接触,再让学生以小组自由组合的形式,选择周围自己最喜欢的一两种动植物仔细观察欣赏。以下是观察桃花的小组成员对现场的描绘。

生1:哇,我刚才闭眼时就闻到花香了,原来这里有一棵桃树开花了。桃花多极了,红艳艳的,就像一把红色的大花伞。

生2:桃花真美,一朵紧挨着一朵,把枝条挂满了。有的桃花只有一层花瓣,有的有三四层花瓣,风一吹来,感觉花朵在翩翩起舞。

生3:好多小蜜蜂!你们看,花的中间停留着一只小蜜蜂!小蜜蜂一定是闻着花香赶过来采蜜呢。花谢后,桃树上一定挂满桃子,我想到硕果累累的样子就要流口水了。

師:同学们要像这个小组的同学一样,先仔细观察桃花,再把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具体说出来,写出来的作文更加真实、具体、生动、传神。

师:下面同学们自由活动,注意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自由活动,有的同学忙着拍照,也有的放风筝,还有的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这样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叙述出来。春游结束,笔者布置了《记一次春游》的作文训练,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写出了高质量的作文。

三、师生合作修改习作篇章结构,确保习作言之有节

人们常说“文章有法,文无定法”。而在小学阶段,应更多注重“文章有法”。让学生学习掌握作文框架去构思,写出相对完整的习作。如记叙文的结构,一般有开头、事情发生的经过、结尾三个大部分。六年级学生一般掌握了作文开头的方法,但写得不理想的多是事情的经过,也就是习作的主体部分。主要问题是写事情发生的经过不完整,语言表达的跳跃性太强,语言文字前后不连贯,词不达意等,这些现象在习作测试中尤为突出。针对这些毛病,教师要在大量积累和比较熟练描写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纠正,使学生懂得不仅文章的开头如“凤头”,还要使事情发生的经过(正文)如“猪身”那样丰满,结尾如“豹尾”,成为一篇佳作。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而不能唱独角戏。教师充当作文讲评的组织者,把表演的舞台还给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各抒己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展示自我、发表观点,接受不同意见。以最近一次作文训练为例,笔者让学生们写一篇《我的小伙伴》作文后,先让学生在作文小组中自由交流,评一评、改一改,再进行师生互动。以下是评赏教学片段。

师:哪个小组先来与全班学生交流评议的情况?

生1(投影仪展示习作):我们组选黄××写的《热情的她》进行评议。

(生朗读:有一天,天十分昏暗,外面正“哗哗”下着大雨。一个约七八岁的胖嘟嘟的小女孩正站在校警室门口皱着眉头,不时跺着脚,焦急地四处张望,眼睛不时瞟着手表。)

师:你能说一说写得好在哪儿吗?

生1:作者运用环境描写,写出天气恶劣,为下文写小伙伴的热情作铺垫。

师:对极了,描写天气起铺垫作用。小组长很厉害,评得到位。还有谁补充说说好在哪?

生2:小女孩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具体。

师:对,作者写出的神态动作很逼真,看了文章容易使人产生同情、关爱之心。

生3:我们觉得另一段也写得好。“我的小伙伴微笑着对小女孩说:别焦急,姐姐看见你胸前的学生证下面贴着你家的电话号码,等会儿雨小了,我们就去老师办公室打电话叫你家人来接。你看,现在马路上没有车辆来往,因为天暗雨大,看不见路况,为了安全,车辆不开了。”

师:谁能说一说好在哪儿吗?

生4:通过语言描写突出了文章重点,也就是小伙伴的热情和善解人意的特点。

师:真棒,从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黄××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或者是她亲自经历过了,写出的作文很朴实、生动、具体,这篇习作可以推荐到学校校园广播室,评委点评也很有水准,能上电视当小评委了。

师:在用词或语句上,谁有什么建议吗?

生5:文中写小女孩眼睛不时瞟着手表,“瞟”的意思是斜着眼睛看,很不在乎的样子,我觉得用“盯”字比较好,反应了小女孩着急的心理。

师:平时喜欢阅读的人就是厉害,用词很准确。

……

学生台上、台下互动,气氛非常活跃,接着采用“毛遂自荐”法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们欣赏或评价,最后八分钟,师生共同总结“写人记事”类文章的写法,总结作文规律。小组里互评改作文后,学生重新抄一遍,教师进行最后一次批改。这样评比,既鼓励了全班学生写作,又培养了作文新秀,极大地鼓动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细心体验,从而找到教给学生观察体验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这样才能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成为习作的主人。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六年级农村小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方法的探索
纵观全局 把握细节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方法探讨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