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农业综合开发促进禄丰县畜牧业发展思考

2017-06-23 00:46刘秉福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业

刘秉福

摘 要 禄丰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畜牧业发展项目以来,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载体,坚持规模开发、产业开发,不仅在改善畜牧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畜牧业基础地位中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对畜牧业的促进作用以及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农业综合开发畜牧业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对策,以期促进禄丰县畜牧业平稳快速发展。

关键词 农业;畜牧产业;综合开发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06.039

畜牧产业化是禄丰县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三农”工作不断加强,禄丰县迅速建立起一批以生猪、肉牛羊养殖生产基地,畜牧养殖规模化有了较大发展,养殖户收入有了较大增长。但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存在农业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增幅较慢,资金投入不足、规模效益不明显,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保护农业、支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针对以上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1]。禄丰县在2015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10 000头绿色商品猪养殖基地续建设项目、2014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秸秆养畜项目、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禄丰县2 000只努比亚基础母羊繁育基地改扩建项目基础上,通过积极培育现代经营主体,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支持和引导合作化组织、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牧场参与项目建设,吸引具有投资实力的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强化科技服务,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经营转变。

1 项目实施概况及成效

2014年秸秆养畜示范场建设项目的任务:扩建连排式青贮池2座,合计8 000 m3;牛舍3 000 m2;粪污处理池500 m3,场区道路硬化1 000 m;草料库房300 m2;购置秸秆切碎机6台、大型秸秆收获机械2台、小型饲料加工设备1台、变压器1台等仪器设备共10台(套);购置青贮膜2 t、牛场人工授精改良细管冻精2 000支;农户培训800人次。

2015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10 000头绿色商品猪养殖基地续建设项目:在2013年项目实施的基础上,续建育肥猪舍4 000 m2;饲料房200 m2;配套业务用房

200 m2;建设排污管道400 m;硬化厂区道路1 200 m2;建设围栏800 m;建设沼气及沼液池600 m3;建设发酵床1 000 m2;安装防疫消毒剂生产设施557件套。通过项目实施,引进种猪300头,达到常年存栏生猪6 500头,年出栏绿色商品猪10 000头。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禄丰县畜牧业的促进作用

2.1 加速畜牧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鼓励和支持养殖场开展标准化建设,能够起到示范引导、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作用,进一步加快禄丰县畜禽养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2.2 促进新技术的应用

集中资金办大事、突出重点抓关键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一贯的原则,也是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2]。禄丰县在抓农业综合开发畜牧产业化项目建设时,集中资金重点扶持畜牧业发展基础设施、防疫消毒及生产配套硬件设施。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有限的培训经费与科研院校和上级业务部门合作开展新技术培训推广应用改进了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畜牧业养殖新技术的普及,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3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规模小、项目申报门槛高

禄丰县畜牧产业的发展虽然逐步推进,但总体看来,产业化项目企业都存在规模不大、实力不足、整体带动能力弱等情况。而贷款贴息这种方式又门槛过高、管理要求更严,不利于禄丰县项目企业多渠道、更广泛地争取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资金[3]。

3.2 项目企业监管难

与土地治理项目不同,畜牧产业化项目每年由不同的项目企业来组织实施,由于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各种因素,加之没有一个很有效的监管体制,使項目监管难度加大,对项目企业缺乏必要的掌控。

4 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1 扶壮龙头企业,强化企业带动作用

鉴于全县大多数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要适应农发政策调整新形势新要求,要按照效益原则,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界限,通过政府引导、协调、支持企业联营合作,重点扶持大龙头、培植催生新龙头。在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时,要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规模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要集中扶持、连续扶持,促其发展壮大,使其强者更强,优者更优。

4.2 加强项目监管

一是严把立项关。在确立产业化项目时,一定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完善专家评估论证,审核项目的必要性,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投资估算和项目预期效益,审查项目申报条件及资料的完备性、真实性等。同时加强实地调研考察工作,把拟申报项目企业平时的经营情况、带动农民增收的情况吃准摸透,并据此作为项目立项的外部补充条件加以考虑[4]。对批准立项已实施的项目,督促企业严格按照项目批复计划进行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成达产达效。要加强中期检查和严格竣工验收。

4.3 完善体系,创新机制

在继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基础上,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与中介组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扶持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改善龙头企业发展环境,帮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企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产业发展意识,推广和普及农业实用技术。通过示范带动,企业引路、全程监控、订单约定、技术支撑等方法,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推进全县畜牧产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EB/OL].(2008-12-31)[2016-12-28].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9/content_1220471.htm.

[2]李存才.农业综合开发调整扶持方式 加大贴息力度[J].北京农业,2009(13):6.

[3]徐世明.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8(10):31-33.

[4]刘大军,王解新.新田县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8(11):37-38.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农业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研究
简析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张北“未来农业”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周末逛逛莱比锡农业展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