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7-06-23 07:11赵梓淯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直腿痉挛腰椎间盘

赵梓淯,姚 鸿,张 堃*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陕西 西安 710054)

本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多变,中医认为[1],本症病因病机多属于寒湿、湿热、淤血、肾虚,结合辩证论治。治疗的方式颇多,但是,总的来说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通过针灸配合传统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来自陕中附院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均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其中患者病程最短2天,最长为3年;腰3-4椎间盘突出13例,腰4-5突出29例,腰5-骶1突出12例;单侧突出32例,中央突出22例。以上54例患者均以排除脊椎器质性病变。

1.2 诊断依据[2]

腰痛,下肢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感觉麻木。

直腿抬高、屈颈、挺腹试验均为阳性。

影像学显示椎间隙变窄。

1.3 治疗方法

1.3.1 针灸治疗:取腰阳关、肾俞,环跳、承扶、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昆仑、阿是穴及腰臀下肢后外侧。应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缓解疼痛,同时可促进神经根水肿和炎症的吸收,是中医疗法的重要手段。对于本病,但单纯应用针灸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尤其对脊髓压迫有明显的症状者。

1.3.2 推拿治疗:当配合针灸治疗后,医生用滚、按、揉拨等方法松解腰背部肌肉群、臀大肌以及犁状肌肌群,松解粘连,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然后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做强制直腿抬高扳法,以增加盘外压力,减少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

1.4 疗效标准[3]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痊愈:腰腿痛消失,椎体两侧无压痛、放射痛,腰背部活动不受限,直腿抬高80°以上;有效:腰腿痛大部分症状缓解,腰椎两侧无压痛、放射痛,腰部活动无明显不适,直腿抬高试验达到70°;好转:腰腿痛轻微减轻,椎旁两侧压痛和放射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直腿抬高试验达到30°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善[2]。

2 结 果

见表1。

表1 临床治疗效果

3 典型病例

刘某,女,32岁,教师,2014年12月17日就诊,自诉左侧腰臀部疼痛三月余,近两周疼痛加重,严重影响工作,活动症状加重,不能正常睡眠,查体:腰5、骶1旁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经MRI检查:腰5、骶1椎体旁突出(偏右),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在针灸治疗基础上配合推拿,三天一疗程,两个疗程后,疼痛明显减轻,可正常生活、工作,基本痊愈。

4 病因分析

中医认为[4],腰痛是由于“肾经虚,风冷乘之”,肾虚血虚,加之风寒侵袭,血气相博,故而腰痛。可见本病与风寒湿邪,腰部急、慢性损伤等因素有关,而根本原因在于肝肾亏虚,本病的病因病机是肝肾亏虚,加之外感风寒湿邪,气血阻滞,不通则痛。

5 作用机理

5.1 缓解神经根压迫引发的肌肉痉挛

肌肉的痉挛和神经根的突出及异常占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因突出物压迫了神经根,神经兴奋性提高,则肌肉保持在较高的兴奋状态,从而发生痉挛,继而感到剧烈的疼痛,使腰肌出现疼痛性痉挛[5];采用手法推拿可调整突出物的位置,使受压迫的神经根不会向后顶起,此为,还可松解局部肌肉黏连[6]。此外,当仰卧位时,直腿抬高动作可使坐骨神经受到牵拉,对黏连的松解有一定作用[7]。

5.2 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

配合手法推拿,使肌肉直接受到力量的作用,从而有松解的效果。手法力度适当,可传达至肌肉组织,可解痉镇痛,清除肌肉组织中有害的代谢物[8]。通过手法推拿,缓解肌肉痉挛,提高椎体旁肌肉的兴奋度,加速局部组织的代谢,缓解对神经、脊神经、背根神、窦椎神经的刺激[9]。

6 结果分析

综观本组治疗结果,发病以腰3-4、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居多,这是由于由于L3- L4、 L4-?L5和 L5- S1这几个运动节段的椎间盘,发现该组节段负重大、劳损严重、退变程度重。传统针灸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有效率可达96%,由此可见,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良好途径。

7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祖国医学中“腰痛病”的范畴,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一般将本症分为湿热、寒湿,淤血和肾虚四型,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中医认为人体经络与脊椎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选穴时常取夹脊穴,膀胱经背腧穴、委中穴、承山穴及肾经的太溪穴,每次取主、配穴10~12个,采取平补平泻法,温经通络,补益肾气、止痛瘀。配合手法松解腰背肌、臀大肌、梨状肌解除压迫,通过侧板手法恢复腰椎小关节稳定。临床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舒经活络,宣畅气血,止痛宣痹,恢复小关节紊乱,消除压迫,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临床可普遍推广。

出院后嘱咐患者卧床休息、适当步行,减少坐立时间,从而巩固疗效。其次,患者应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及保健常识,采用正确的姿势参与生活和劳动,不应长时间弯腰,不坐低板凳,勤锻炼腰背肌,以免病情复发。

[1]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98.

[2] 宋柏林.推拿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4-11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7-48.

[4]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96.

[5] 倪家骧,樊碧发,薛富善.临床疼痛治疗技术[M].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01.

[6] 毕 胜,李义凯,赵卫东.腰部推拿手法生物力学和有限元比较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9):525-528.

[7] 庞建荣.复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J].河北中医,2005,27,(5):368-369.

[8] 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7.

[9] 李 勇,张 仁,刘家勇.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新进展[J].中国骨伤,2001,14(8):473.

猜你喜欢
直腿痉挛腰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直腿坐强腰肾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