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纵切口和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

2017-06-24 11:51林伟玲林蓝江树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3期
关键词:腹壁术式剖宫产

林伟玲 林蓝 江树娜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汕头 515800)

腹壁纵切口和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

林伟玲 林蓝 江树娜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汕头 515800)

目的:研究分析腹壁纵切口和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产妇98例,按照产妇首次剖宫产切口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所有产妇按照首次剖宫产分娩切口术式作切口,即对照组采用腹壁横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腹壁纵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盆腔粘连情况。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产妇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的进腹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粘连率为3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壁纵切口术式进行剖宫产手术粘连程度低,有助于减少再次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对于可能再次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建议首次剖宫产选择腹壁纵切口术式。

剖宫产;纵切口;横切口;临床效果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分娩方式之一,是解决宫内窘迫、臀位、难产等不良妊娠最为直接、有效的救治手段[1]。近年来,由于产妇个人意识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临床剖宫产分娩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随之而来的瘢痕子宫问题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2]。为进一步探究合理剖宫产手术术式,本研究选取了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采用腹壁纵切口和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产妇98例,按照产妇首次剖宫产切口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9.3±1.2)岁,平均孕周(39.1±2.3)周;观察组平均年龄(29.9±1.1)岁,平均孕周(39.3±2.3)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产妇剖宫产手术适应证明确;(2)产妇以及家属手术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会论证并批准。

1.3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肝、脑、肺、肾等重症器官系统疾病以及慢性病急性发作者;(2)机体免疫功能障碍以及药物过敏者;(3)存在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不适于进行试验者。

1.4 方法所有产妇术前准备相同,硬膜外麻醉。所有产妇按照首次剖宫产分娩切口术式作切口,即对照组采用腹壁横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腹壁纵切口手术。剔除周围多余皮肤瘢痕,逐层进入腹腔,按手术流程进行手术。详细记录相关手术指标,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指标及盆腔粘连情况。

1.5 评价标准粘连程度评价标准[3]:(1)子宫、膀胱、肠管存在严重粘连,腹腔不易进入,组织分离困难为“重度”;(2)子宫、膀胱粘连或子宫、腹膜广泛粘连为“中度”;(3)子宫、腹壁、腹膜部分粘连或者部分网膜、子宫粘连为“轻度”;(4)无粘连。粘连率=(重度+中度+轻度)/总例数×100%。

1.6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进腹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n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进腹时间(min)胎儿娩出时间(min)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P值49 49 40.2±3.2 53.1±3.9<0.05 230.5±15.2 285.4±14.5<0.05 7.2±2.1 12.5±3.5<0.05 2.6±0.5 3.9±1.5<0.05 18.2±3.2 25.9±4.5<0.05 4.3±2.4 7.5±1.6<0.05

2.2 两组的盆腔粘连情况比较观察组的盆腔粘连率为3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盆腔粘连情况比较

3 讨论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我国剖宫产率为46.2%,部分地区剖产率甚至高达60%[4]。不可否认,剖宫产手术在解决难产等不良妊娠,提高母婴存活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剖宫产手术并发症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仍需要得到重视,尤其是随着我国开放“二胎”生育政策,首次剖宫产带来的瘢痕子宫问题等对再次剖宫产手术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目前剖宫产手术方式以横切口手术和纵切口手术为主,横切口手术方式有进腹快、手术瘢痕较小和术后恢复较快等优势,一直是多数临床医师和产妇首选的术式[5]。但首次采用横切口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再次剖宫产手术时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1)首次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时,钝性分离腹直肌前、后鞘形成的机械创伤以及暴露面积较大,术后易发生腹膜、腹直肌粘连,解剖结构不清不利于再次剖宫产手术;(2)瘢痕子宫切口肌纤维挛缩会导致再次剖宫产手术时切口张力不足,胎头高浮导致娩头困难,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的风险。相对于横切口手术,纵切口手术方式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因而缝合腹壁、腹膜术后粘连程度较低,且再次手术时组织分离走行与切口方向一致,解剖结构清晰分明,但术后易形成明显瘢痕。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进腹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盆腔粘连率为3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应用腹壁纵切口进行剖宫产粘连程度低,有助于减少再次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笔者认为,再次剖宫产手术应由高年资的医师或者技术娴熟的产科医师进行操作,术前应充分完善相应检查,术中应谨慎操作避免伤口扩大以及伤及邻近脏器。综上所述,采用腹壁纵切口术式进行剖宫产粘连程度低,有助于减少再次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对于远期可能再次剖宫产手术者,应做好产前健康教育,了解手术适应症,建议首次剖宫产选择腹壁纵切口手术。

[1]李立红,韩利红,乔爱琴.首次剖宫产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3):472-474

[2]王晓彤.剖宫产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7):98

[3]张尊梅.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7):179-180

[4]王科娜,王良飞,袁爱娟.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3,39(10):1186-1187

[5]林进,杜莲芳.3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方式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2):6661-6663

R719.8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080

2017-02-11)

广东省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0406)

猜你喜欢
腹壁术式剖宫产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