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6-24 11:51杨保华刘亚玲李小敏李艳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3期
关键词:心梗循证心肌梗死

杨保华刘亚玲李小敏李艳贺

(1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 舞钢 462500;2河南省舞钢市中医院 舞钢 462500)

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保华1刘亚玲1李小敏1李艳贺2

(1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 舞钢 462500;2河南省舞钢市中医院 舞钢 46250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定情感指数、健康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变化。结果:护理后SAS、SDS评分,治疗组平均分别为(37.82±5.84)分、(40.52±4.03)分,对照组平均分别为(42.44±3.93)分、(44.33±4.49)分,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情感指数、健康指数和生活满意度治疗组平均分别为(9.66±2.19)分、(9.84±3.51)分、(10.28±2.21)分,对照组平均分别为(8.27±1.96)分、(7.45±1.83)分、(8.73±1.86)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急性心肌梗塞;循证护理;临床效果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常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等表现,严重时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1]。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急症,发病较急,变化迅速,并且死亡率很高,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如果能及时有效地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治疗,对于缓解病情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医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女15例,男28例;疾病发作时间1.5~8.5 h,平均(4.17±2.36)h;年龄40~78岁,平均(60.68±13.58)岁;发病部位:前壁心梗15例,下壁心梗8例,前壁并侧壁心梗6例,下壁+右心室心梗9例,后壁并下壁心梗5例;并发症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疾病,分别为8例、10例、7例;学历技校、高中、大专、本科以上,分别为15例、12例、8例、8例。观察组女17例,男26例;疾病发作时间1.5~8.0 h,平均(4.04±2.16)h;年龄42~78岁,平均(61.18±15.36)岁;发病部位:前壁心梗13例,下壁心梗9例,前壁并侧壁心梗8例,下壁+右心室心梗10例,后壁并下壁心梗3例;并发症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疾病,分别为7例、9例、10例;学历技校、高中、大专、本科以上,分别为14例、13例、9例、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肌梗死部位、发病时间、文化程度和并发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即卧床休息、低脂、低盐饮食、少吃多餐、避免便秘,面罩或鼻导管吸氧、褥疮预防、心电监护以及保持电解质平衡等。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详细护理方法如下:(1)首先成立循证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核心,以责任护士和副主任护师为组员,小组成员都具有查阅外文文献和临床科研资料的能力。护士长负责本次研究的分工、讨论、指导等工作,小组成员负责检索文献、实例筛选、护理干预、数据统计等。(2)循证问题: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依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确立如下循证问题: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质量;精神状态;心理健康。(3)循证支持与评价:将上述循证问题输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检索近3年文献资料。小组系统评价文献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筛选出最佳护理实证[2]。(4)循证应用:基础护理:应该为患者提供舒适、清洁的病房环境,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根据患者爱好布置房间设施,使患者有置身于家的感觉,夜晚为患者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减免没必要的护理操作,降低监护仪声响;病情护理:保证抢救设备、物品齐全,溶栓过程中绝对卧床休息、吸氧,严密监视心电图、神智、穿刺部位、大小便颜色变化,防止出血、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现有室颤或异常心律马上报告医生,按照医嘱给予抢救药物或除颤;心理护理小组成员应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用诚挚的关心和爱护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患者耐心地聊天、握手,帮助患者用按摩肢体、听音乐等方式减缓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全程提供细致、周到的个性化服务;健康指导小组成员要向患者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护理知识,叮嘱患者多吃蔬菜、五谷杂粮,防止便秘,病情稳定后适当参加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不能剧烈活动,指导患者家属适当探视,给予亲情关怀,提高患者身心健康。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变化。心理健康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表示,分数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定情感指数、健康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3]。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健康SAS、SDS评分护理前两组心理健康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s)

SDS护理前护理后治疗组对照组组别nSAS护理前护理后43 43 48.18±6.87 46.86±6.12 37.82±5.84 42.44±3.93 48.28±4.69 49.13±4.28 40.52±4.03 44.33±4.49

2.2 生活质量健康指数、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评分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健康指数、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s)

生活满意度护理前护理后治疗组对照组组别n情感指数护理前护理后43 43 5.28±1.61 5.55±1.69 9.66±2.19 8.27±1.96健康指数护理前护理后5.93±1.52 6.30±1.61 9.84±3.51 7.45±1.83 7.16±2.15 6.94±1.89 10.28±2.21 8.73±1.86

3 讨论

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心肌对缺氧十分敏感,当堵塞严重,持续缺血达30 min以上时,即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4]。如果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护理干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循证护理已成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护理模式,它的概念可定义为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以及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该定义已获得普遍认可[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SAS、SDS评分,治疗组分别为(37.82±5.84)分、(40.52±4.03)分,对照组分别为(42.44±3.93)分、(44.33±4.49)分,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情感指数、健康指数和生活满意度治疗组分别为(9.66±2.19)分、(9.84±3.51)分、(10.28±2.21)分,对照组分别为(8.27±1.96)分、(7.45±1.83)分、(8.73±1.86)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郭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5,8(4):66-67

[2]朱竹华.循证护理预防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感染的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4,23(8):436-437

[3]牛芳荣,李丽,唐丹,等.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5,28(2):118-120

[4]王凤蛾,刘玉侠.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护理[J].天津护理, 2010,18(1):28-29

[5]王旖磊,胡雁.循证护理能力的概念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 (11):971-974

R473.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090

2017-01-15)

猜你喜欢
心梗循证心肌梗死
《循证护理》稿约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